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

嘿!您猜怎么着?这才是正宗的老北京!

你就是个土包子,我是正黄旗的!

以上两句话,分别出自部分向广大网友推荐北京美食的视频博主和一个与外地女孩在公交车因座位而吵架的北京阿姨口中。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1)

说句实话,如果小编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的心脏,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个超大的国际交流中心,是个集齐了众多因为的超级都市,小编也会因为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感到自豪。但是好像从短视频平台开始兴起之后,一些不好的现象被揭开,放大然后再网友间流传。时间久了之后,就像连续三个星期都吃臭豆腐一样,香,然后香,然后觉得索然无味,然后“臭不可闻”。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2)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部分网红,为了宣传北京美食的所作所为了。戴着晚清那个屈辱时代人们喜欢戴的小圆帽,后面耷拉这一个不知真假的小辫子,起床之后第一句:“嘿!给沏壶高哒!”服装上也是尽量往晚清时代靠拢,好像没有这些符号,自己就不是北京人一样。喝豆汁要如何转碗,吃炒肝要如何溜边,涮羊肉要从哪个方向涮几秒……且不说姿态如何,但是观看的人,就像被强行灌了一碗北京豆汁一样,突然之间根本无法感受到其中韵味。甚至在之后都会对其敬而远之。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3)

对于美食来说,北京可能没有中部城市那么厚的底蕴,但是它胜在这个城市汇聚了整个国家的精髓。在小编的老家,一个安徽的小城市——六安。可能吃不到北京炒肝,但是绝对可以在北京买到六安的茶叶或者其他产品。网红时代,为了出圈,搞点看点和议论性无可厚非。为了自己的城市而文化输出本来是正能量且且受鼓励的。故意抹黑商家接受商家“充值”然后“改头换面”也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固守“老北京”三个字甚至把晚清的那股味道都给搬出来,真的会迎来掌声吗?目前来看,好像不是。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4)

前文说过,如果小编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的首都,小编也会有由内而外的荣誉感。小编的荣誉感,来自于这个城市的发展,这个城市走在整个国家的前沿,甚至还能带领兄弟城市一起发展。而不是自己祖上是某某旗某某王爷。要记得,那个朝代虽然兴起过,但是却是记载国家屈辱最多的时代。我们不能把那个时代人们的抗争和进取精神忘了,而去固守一些那个时代不可不称之为玩物丧志的种种符号。还把这些符号作为自己是北京人的特征。用一上午的时间去遛鸟,喝茶梳小辫来表达自己是个老北京。这样的文化输出,大可不必。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5)

目前,老北京三个字基本上都是与美食和部分“行为艺术”挂钩,但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安利和自身尝试之后,好像很多人甚至北京本地人都不买账。尽管如此,部分人还是为了实现商业利益去凸显和过分的描绘“老北京”三个字。也许小编见识浅薄,但是在小编看来,老北京可以是美食,可以是北京四合院,可以是巷道,也可以是热心的北京阿姨们。是一道道在小巷里溜走的夕阳,是大冬天里想怎么涮就怎么涮的涮羊肉,是戏曲,是北京老一代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个充满红色希望的年代故事,是传承下来的各种经典技艺。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6)

相信很多人都对北京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没去的,都会想着有机会去一去。很多人还会把自己去过北京当成自己人生旅途的一大亮点。那么,我们到底会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讨厌一座城?就目前来看,网络上大众能接收到的关于老北京这三个字的所有信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北京,应该是前卫,是创新,是有着深厚韵味的城市。而不应该暮气沉沉,携带着不好的符号让人觉得“臭不可闻”。网上那些略显做作和夸大其词的老北京的确能够迎合一部分人的趣味,但是更像是一种在自我拘束中产生的自我满足。

老北京为什么那么讲究(三个字是怎么被)(7)

人们希望看到的,二字而已——真实。

本文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