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

今年颇受好评的抗疫剧《在一起》中,重症患者江浩的母亲许清如,曾被网友称为剧中最令人心疼的角色。

在儿子生病时,这位母亲不顾个人安危,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儿子去世后,她又主动找到院方,要求捐赠儿子的遗体供解剖研究。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

《在一起》许清如

这位母亲的扮演者,曾活跃于话剧舞台和小荧屏大银幕近60年,被喜欢她的影迷称为“吕小姐”,她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吕中。

动荡童年

1940年,吕中出生于陕西宝鸡。父母刚结婚时想着,如果以后生四个孩子,名字就取“中、平、正、直”,希望孩子以后能做一个中平、正直,在平平常常中成长的人。吕中是老大,名字就取了第一个字“中”。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2)

《武则天》魏国夫人

吕中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5岁那年,日本投降,吕中随父母迁往重庆,4年后,他们一家又定居北京。她至今还记得,北平解放时,她和家人混在城门口热闹的人群中,一同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情景。

后来,父母离异,父亲受审,母亲性格极端、无暇顾及子女等事情,又给吕中的成长过程留下了重重阴影。从10岁起,吕中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做饭、洗衣服、照顾妹妹。在妹妹眼里,姐姐就是她的天,姐姐走到哪儿,她就像个小影子似的跟在后面,就连磕了碰了摔倒了,她叫的都不是妈妈,而是姐姐。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3)

《三国演义》董太后

唯一带给吕中些许安慰的,是文学和艺术。很小的时候,她便开始偷偷读父亲书柜里的中国古典名著,上中学以后,她又读了很多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莫泊桑等文学巨匠的作品。那时在北京女三中,吕中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除了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还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与广播剧的播出。

1958年,18岁的吕中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初试、复试表现都很不错,却在最终录取时因政审不过关被刷掉。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4)

《母亲》母亲

在中学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吕中考进了河北省话剧院的学员班。

话剧舞台

在学员班学习了三年,毕业后,吕中留在了河北省话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5)

《人间正道是沧桑》瞿母

吕中形象突出,文艺气质浓厚,一般饰演知识分子型的角色。但由于河北省话剧院是冀南冀中文工团的前身,属于部队文工团,作品中的工农兵形象很多,因此剧团里的演员都要下乡劳动。

“我们常年在农村生活,有时候就住在老乡家里,白天下地跟他们一起干农活,锄草、割麦子、劈棒子、间苗、种菜,我样样都会,说句心里话,我还是很留恋的。”

“我还到海河工地、岳城水库,和他们一块儿抬河泥。一坨泥有几十斤重,我们两个人抓着布绷子的四个角,就这么抬。”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6)

《牟氏庄园》牟大奶奶

那时候的吕中,并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把每次下乡劳动,都当作为自己的表演积累满满的经验和素材。慢慢地,她成为了剧院里的台柱子,经常到台上为其他人做示范。

从18岁到33岁,吕中在河北省话剧院一待就是15年。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7)

河北省话剧院《雷雨》繁漪

北京人艺

1973年,33岁的吕中被调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昔日的台柱子,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人艺,只能再次从小角色演起。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8)

吕中旧照

吕中在北京人艺舞台上饰演的第一个角色是《茶馆》里的小太监小牛儿。这个角色是庞太监的书童,没有一句台词,甚至连谢幕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为了演好这样一个小角色,吕中读了许多关于太监的书,努力剖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甚至写了长长的人物小传。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9)

《茶馆》小牛儿(右)

每次上台前,饰演庞太监的童超先生都会扶着吕中的手,晃悠——晃悠——晃悠,就好像坐在车里,一直到要上台,跟吕中说一句“牛儿,咱们该上场了”,然后两人带着人物的感觉上场。

这让吕中更加了解了人艺的老先生们对待舞台的敬畏与认真。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0)

《茶馆》剧照 (左起:张瞳饰唐铁嘴,吕中饰小牛儿,童超饰庞太监)

1979年,北京人艺复排《雷雨》,吕中饰演繁漪。这个角色成为吕中在话剧舞台上塑造的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

这部戏整整排了八个月,而且不是在排练场里排的,是胡宗温、于是之、张瞳、谢延宁等这些曾经演过《雷雨》的老演员们,利用在各地巡回演出以外的业余时间,一个角色对一个角色,手把手地教给年轻演员的。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1)

《雷雨》繁漪

那时,吕中最喜欢的就是听老先生们聊天。“演出完了,大家还在兴奋之中,于是之、英若诚、朱旭等老先生,提溜一瓶酒,端着夜宵,找块儿地方,喝上一口,一喝酒精神就来了,天文地理、山南海北就开说了。于是之有些结巴地讲:‘今儿你那场戏,特——特——特棒!’对方就说了:‘我当时就感觉了,你给了我一个反应。’就和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演员之间全接得住。我们端着饭在旁边看着,真是过瘾。”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2)

《原野》焦母

老先生们对戏剧的热爱,也影响着吕中,她像这些前辈一样,默默地在舞台上耕耘着,“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接触影视

1987年,吕中第一次出演影视作品,在电视剧《便衣警察》中饰演一个女富商。

尽管在荧屏上初次亮相便颇受好评,那时的吕中,仍然有很多顾虑。因为人艺向来不提倡演员外出拍戏,老院长曹禺先生也曾说过,“演员出去拍影视,拍出一身毛病回来,演舞台戏水不拉几的,不认真”。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3)

《便衣警察》海报

直到1990年,吕中才接拍了人生中第二部影视作品《武生泰斗》,并开始受到关注。

1991后,吕中凭借电视剧《你为谁辩护》获得飞天奖优秀女主角提名,声名大噪。随后,她出演的影视作品几乎都很经典,《三国演义》中的董太后、《邓颖超和她的妈妈》中的杨振德、《武则天》里的魏国夫人柳氏等角色,至今仍令观众念念不忘。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4)

《你为谁辩护》海报

《邓颖超和她的妈妈》中的邓母杨振德一角,更是令吕中获得了之前遗憾错过的飞天奖优秀女主角奖。这一年,吕中已经56岁。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5)

《邓颖超和她的妈妈》杨振德

2003年首播的《走向共和》,是吕中演艺生涯中另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为了这部剧,吕中提前一个月来到剧组,与导演、编剧以及对手演员一起研读剧本。从2001年10月初到2002年7月底,十个月的时间里,吕中每天凌晨4点起床做造型,一拍就是一天。整部戏在北京大兴一个废弃的工厂里拍摄,冬天没有暖气,年过花甲的吕中几度冻感冒,甚至还有一次在剧组晕了过去。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6)

《走向共和》慈禧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作品在豆瓣获得了9.7分的高分,与《大明王朝1566》并称为“国产剧两大巅峰”。

尽管有刘晓庆、斯琴高娃等人塑造的形象珠玉在前,吕中饰演的慈禧,丝毫不逊色。有网友说,吕中把慈禧这一影视形象人性化了,在她的诠释下,这个角色首先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女人,最后才是一位女政治家。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7)

《走向共和》慈禧

最年长影后

2013年,73岁的吕中在王小帅导演的电影《闯入者》中饰演女主角老邓。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入围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吕中也凭借老邓一角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8)

《闯入者》老邓

尽管最后未能获奖,吕中仍然非常高兴。“在威尼斯电影节首场放映结束之后,几乎过了十几分钟,观众都没有散去,我和王小帅就坐在影院二楼,看到这场面特感动,这说明从人性这个角度,观众还是看懂了、理解了。所以说得不得奖无所谓,真正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他们能够从这部片子里吸取教训,这才是拍摄这部作品的目的。”

随后,吕中凭借这部作品,获得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长的影后。

八十年代电影吕四娘(她是影迷口中的)(19)

《闯入者》老邓

现在,80岁的吕中仍然活跃在荧屏前。希望吕小姐,能够爱惜身体,并为我们带来更多难忘的角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