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

齐桓公与管仲这对君臣,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明君能臣的典范了,两人倾力合作,不仅缔造了强大的齐国,还让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然而可惜,公元前645年管仲死,两年后齐桓公死,齐国便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迅速从天际滑落……

仔细探究齐国衰落的原因,竟与齐桓公的怪病有关。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1)

(齐桓公)

一、齐桓公的怪病

齐桓公有什么怪病?这要从“三奸”说起。所谓“三奸”,指的是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位齐国奸臣。

易牙是齐囯人,因为菜做得好而进入齐囯后宫,专门侍候齐桓公用膳。齐桓公在吃的方而且很挑,总喜欢吃些新鲜的东西,易牙都可以满足他。有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他尝遍天下美食,唯独未吃过人肉,引为憾事。易牙听后,回家就将自己4岁的小儿子杀了,熬成汤给齐桓公喝,齐桓公由此重用易牙。

竖刁本是齐国的大臣,因一直得不到重用而直接将自己阉了,去给齐桓公当贴身太监,负责管理齐桓公的起居。说白了就是侍候齐桓公起床、梳洗、穿衣、如厕、睡觉,包括按摩保健等事宜。因为竖刁侍候得好,齐桓公让竖刁做了齐国宫内的大管家。

卫开方本是卫国公子,齐国攻打卫国,卫国大败,作为卫国国君的儿子,卫开方表示臣服,然后自愿到齐囯做官。卫开方的特点是忠诚,对齐桓公无比的忠诚;仕齐15年,一次没回过家,连父亲、母亲去世了,也坚持不回家奔丧。

此三人,尤其是前二人易牙和竖刁,齐桓公都特别的喜爱,喜爱到离不开的地步。尽管包括管仲在内的很多大臣都劝齐桓公远离此三人,齐桓公也认识到此三人让自己陷于玩物丧志的泥潭中,但齐桓公就是上了瘾,离不开。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2)

公元前645年,齐国的参天大树管仲倒下了,遵照管仲的遗言,齐桓公不得不将“三奸”撤职并赶出朝廷。齐桓公这次是理智战胜了感情,是下了大决心的,是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了个人享乐之上的。

可是,“三奸”离开后,齐桓公的日子却过不下去了。没有了易牙,其它厨子做的菜他根本吃不下去,色、香、味都不合他口味,厨子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了竖刁,他的生活起居乱了套,以前他一耸肩,竖刁便给他揉搓肩头肌肉;他一躺下,竖刁便给他盖被子、关门窗;他一伸手,竖刁就把正确的东西送到他手上。现在呢,根本没人懂他,他成了真正的“寡人”。

齐桓公度日如年,他想念易牙、竖刁、卫开方,又怕召回三人不利于国家,于是强迫自己不去想念三人。但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越是想得厉害,齐桓公像得了大病一般,饱受着痛苦和煎熬……

最后,齐桓公扛不住了,召回了三人,召回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次年齐桓公生病,“三奸”原形毕露,禁锢齐桓公于内室,拥立齐桓公庶子吕无亏为王,造成二大严重后果:一是齐桓公被禁于室内,无人照顾,无人供食,活活饿死,67天后,臭气熏天了才被收尸。二是齐国由此陷入无休止的内乱中,先是齐桓公五子争位,旷日持久,强大的齐国开始衰落,被晋、楚赶上。之后40年,齐国宗室子弟每逢王位交替便互相残杀,导致田氏家族迅速崛起,后来田氏杀尽姜姓宗室子弟,取代齐囯。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3)

二、管仲努力给齐桓公治病,但失败了

其实,齐桓公的怪病,管仲一直在治疗着。

管仲懂得,易牙、竖刁、卫开方相当于3颗病毒,一直存活在齐桓公身边,要治好齐桓公的病,就必须清除这3颗大病毒。可是,齐桓公已对3人产生了依赖,清除有一定难度。于是管仲采取了保守疗法,就是允许3人呆在齐桓公身边,但不允许3人越界,也就是不许干涉朝政。

管仲活着时,这种保守疗法是有效的,因为在齐国,朝中大事基本由管仲说了算,易牙为代表的“三奸”在朝中毫无用武之地。可是,管仲总有死的那一天,他死了,齐桓公的病怎么办?

谨慎的管仲自然想到了这一点,管仲临死前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

首先,管仲直接告诉齐桓公,易牙等3人是奸臣。易牙烹儿子讨好君王,没有人性,是假忠心;竖刁好好的官不做,自宫以侍候君王,定有所求;卫开方父母死了都不回家尽孝,不能信任。此举是想让齐桓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次,管仲要求齐桓公在他死后赶走三人,也就是彻底隔断与3颗病毒的联系。这样最保险。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4)

另外,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隰朋为相,替代管仲,隰朋是“桓管五杰”之首,与管仲政见同,私交好。这是管仲为齐桓公和齐国设置的又一道防火墙,专门对付“三奸”的防火墙。可惜,隰朋在管仲死后的同一年也死了,并没有起多大作用。还有,管仲为避免齐国发生内乱,早早地为齐桓公确立了吕昭为太子,并将吕昭托付给宋襄公。后来齐国果真内乱,吕昭逃入宋国寻求帮助,宋襄公帮助吕昭回国坐上王位。

应该说,管仲在临死前把齐国的事都安排得好好的了,相当于一个良医,为他的病人开出了最好的方子。可谓尽心尽力。

只是可惜,齐桓公过不了“奸臣”这一关,好不容易将“三奸”赶出去,却又忍不住寂寞,将3个祸害接回来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由此可以判定:管仲对齐桓公的治疗,是失败的。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5)

三、齐桓公的病,所有人君都爱犯,神仙也治不好

齐桓公的怪病,实质上是奢侈享乐之心作祟和进取心的丧失。

晚年的齐桓公,早已不是当年志向远大、励精图治的齐桓公,他觉得霸业已成,齐国承平日久,他应该享享清福了。齐桓公离不开易牙,说明他口腹之欲大涨,非精美的食物不能满足;齐桓公离不开竖刁,说明他迷恋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及奢华而周到的服务;甚至他离不开管仲,也说明他不愿陷入繁琐的朝廷事务的管理中,贪图清闲与自在……

如果一个年轻人或普通人产生这样的思想,或许有救,因为他们还有事业须奋斗,还有家庭要担责。可是齐桓公既不年轻,又不普通,他的事业到了头,他的家庭尊荣已极,他没有了奋斗的方向与动力,所以他一旦染上此病,就是癌症,而且是癌症晚期。因此可以说,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齐桓公。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6)

(唐玄宗与杨贵妃 )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缔造了大唐盛世,后期荒淫腐朽,使大唐走向衰落。当李隆基晚年进取心减退,享乐心上升时,谁能阻止他坠入心魔?谁又能让他重拾雄心壮志?

又比如后唐开囯皇帝李存勖,最初凭着一腔热血,发誓要为已经灭亡的唐朝报仇,一年内灭后梁,替唐朝报了大仇,又一年灭后蜀,国力达到极盛。可惜,后梁、后蜀灭亡后,此君一头扎入到声色之娱中不能自拔,导致君臣离心,兵变爆发,死于流矢下。很多人慨叹李存勖因宠信戏子而误国,其实不怪戏子,怪李存勖自己。正如欧阳修总结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李存勖不想“忧劳”了,只贪图“逸豫”,才招致灭亡。

齐桓公什么病去世的 是所有人君都爱犯的病(7)

(李存勖)

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像宋徽宗宠信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堕落,太平天国诸王定都天京后的腐化,都是同类问题。这类问题的背后是人性,人性是不容易由外力改变的,所以你治不好它,只能靠病者自身的克制力和坚韧的毅力来纠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