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哪个地名最好(乌鲁木齐老地名里承载的历史故事)

地名不仅仅是个名称,每个时代的街路名称都鲜活地显现出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民俗和生活方式,清代,迪化(现乌鲁木齐)的街路不超过10条,而现在有3000多条,名称也越来越丰富。记者走访了从事新疆地名研究40多年的解玉忠老人,听他讲述首府从清代乾隆年间以来主要街路名的历史沿革,以及这些地名承载的历史故事。

乌鲁木齐哪个地名最好(乌鲁木齐老地名里承载的历史故事)(1)

口述人:解玉忠,70岁,自治区地名学会理事长,乌市地名学会副会长

清朝

老百姓叫出“东南西北”门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迪化城,设4座城门:东惠孚、西丰庆、南肇阜、北憬惠。这是官方命名,老百姓觉得叫起来太拗口,渐渐就叫成了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上图)。1772年,清朝政府又在迪化城西北建了巩宁城,城内移驻满营官兵,所以人们称其“老满城”。老满城周边大多数地名是以开发屯田聚民点来命名,比如,头工、二工、中营工、三工、地窝堡等。

光绪十二年(1886年)迪化城开始扩建。清政府在如今的建国路一带建了“新满城”,与迪化城合为一城,并联通了在同治三年(1864年)毁于战火的老满城。当时,整个迪化城设7个门,当时道路建设无序,城内以大十字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4条大街。

巡抚衙门所在地就在如今的人民广场一带,周围街巷商业繁华,较有名的有铜铺街、衣铺街、荷花巷、留仕巷,铜铺街、衣铺街是卖铜器、衣服的地方,留仕巷则是旅馆较多,主要为地方官员来办事住宿等,这些街巷后来在民国时期都拆了。

那时也有了车市巷、马市巷、山西巷、南关、西关、北关、南梁、西河坝、二道桥子等街路和地片名称。如今的小西门当时被称为徕远门,就是如今的徕远宾馆附近,西河坝是指乌鲁木齐河以东到西大桥那一片。

清代时,如今的东风路西段叫参将巷,因为住着很多军队官员,中段是铜铺街,东段叫县正街。文化路当时叫汉城街,因为此处做生意的汉族人很多。现在的健康路当时有一部分叫西箭道子,因为它直、远、细。

清末迪化城繁华的市井气息主要在北门以南,直到二道桥子。很多从南疆来的人从南关要进城,但那时普通百姓不能随随便便进城,有些进不了城的人就在城外安顿做买卖,逐渐在城门外形成繁华的街市。

民国

江河命名道路成风

民国时迪化街路建设特点是:虽进行了扩建仍基本在迪化城内进行。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明德路,这个路名可以说是当时街路名中最有文化品位的一个。经过考证,这个路名是北洋政府时期杨增新主政新疆时由他命名的。明德路清朝时是布政司衙门所在地,老百姓一般是不能随便去的。

杨增新曾是清朝进士,有文化喜欢引经据典,明德这个词出自《大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个名称沿用至今,可见它的魅力。

民国时期,主要是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时期,迪化曾有较大规模的规划和扩建,范围主要是乌河以西(今沙区范围)。规划建设了一批街路并命名,扬子江路、长江路、黄河路、钱塘江路、黑龙江路、经一、二、三路都是那时命名的。除了以江河命名为主,有些街路用县名命名,奇台路、吐鲁番路、乌苏路、乾德路(现五一路,那时米泉名称为乾德县)。

有些街路也因人名而命名,比如,现在的和平南、北路命名为左公南北路(纪念左宗棠收复新疆,当时左公祠位于现天百附近)。

解放后

文革时期兴起改名潮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乌鲁木齐的街路建设有了大发展,特点是冲出了老城墙,朝四面八方发展,重点是向南、向北。

首先拓建的是光明路,这里以前是一片乱坟岗,一般很少有人去那里,兵团一来迪化就驻扎在那里,路也是他们建的,因为这是通往西大桥必经的路,取名光明。

后来又拓建了新华南北路、友好南北路、北京路、西山路、幸福路、五星路等。1953年,又把原来的旧城墙拆掉,在旧城壕里修建了红旗路。文艺路在老北门位置,也是城壕改造而成。

当时,有些街路的旧名消失或更改。大十字南大街更名为解放路,因为当年彭德怀同志从乌拉泊经这条路进入迪化,所以改名为解放路。原来的洋行街更名为胜利路。团结路从清朝到解放经过3次更名,分别为皇城街(清同治年),中训路(民国时期),团结路(解放后)。

文革时期兴起了改名潮,城市街路也不能幸免。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友好路上还有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等,友好路也因此得名,但在文革期间,友好路被改成了反修路,意为反对修正主义。如今的友好商场那时叫反修商场,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还在说“去哪!”“去反修商场。”

中山路被改为红卫路,路两边的商铺很多都改成了红卫命名,如红卫照相馆、红卫食堂等,因对市民的生活影响较深,现在50岁以上的人很多都记得。光明路改成了反帝路,不过由于路两边单位较多,所以老百姓叫得少。连明德路都改成了兴无路(振兴无产阶级)。和平南、北路改为革命路。

另外,大寨沟这个名字是农业学大寨时命名的,后来那个地方虽然没了,但因为公交站点的名称而被人们叫到了现在。

改革开放

路名少了政治色彩

1976年到1978年,政府开始重新清理城市街路名,很多都恢复到了文革前老百姓人人熟悉的名称,但路名承载的那段历史,却留在了很多市民的心里。

改革开放后,乌市主要向西、向北发展。街路命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以街路为框架,小区为地名的格局。以前以单位命名街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要说哪个单位在哪里,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但如果一说哪个大型小区,人人都知道。

虽然街路命名要避免以企业命名,但由于老百姓长期的习惯,一些企业名已经不代表企业了,而是转化成了地名,很难更改。比如,机械厂、二毛、二钢等等,现在这些老企业都不存在了,但名字作为地名被保留了下来。但也有正在逐渐改掉的,比如,BRT7号线西山塑料厂站改成了四道岔。

大寨沟站虽然广为人知,但因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在修建地铁时就把该站名改成了中营工站,中营工是清代时一片清兵屯田的地方,这种命名体现和继承了历史特色。

如今,很多老的街路早就消失了,但老名称却作为公交车站站名保留下来。如,八楼,大、小西门等,这些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就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公交站,几十年来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才沿用至今,为城市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