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

文:李伟

授权首席农业知识官发布

近年来,我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迎来迅猛发展,一大批新品种涌现市场,其中尿囊素就属于其中需要布局的市场热门品种。对于植调剂选择的新方向品种,尿囊素在市场上并不为更多人所知,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优秀的潜在产品的耀眼。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尿囊素的前世今生。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1)

尿囊素原药

尿囊素的概况

尿囊素又称为脲基海因、脲咪唑二酮、5-尿基乙内酰胺等,是一种乙内酰脲衍生物,纯品外观为白色晶体,水中结晶为单棱柱体或无色结晶性粉末。尿囊素无毒、无味、无刺激性,溶于水,微溶于丙三醇和丙二醇,难溶于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在非水溶剂和干燥空气中亦稳定;在强碱性溶液中煮沸及日光曝晒下可分解。尿囊素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医药、化工、日化、农业、生物工程、科研等领域,目前农业、医药、化妆品是尿囊素三大需求领域。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2)

图一、尿囊素之结构式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3)

图二、尿囊素合成反应式

在农业领域,尿囊素可刺激植物生长,对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尿囊素也可作为原料添加在缓释肥、稀土肥料、微肥中;在医药领域,尿囊素可作为愈合剂、抗溃疡药剂,用于缓解和治疗皮肤干燥症、皮肤溃疡等;在化妆品领域,尿囊素具有抗氧化、保湿功能,是粉刺液、牙膏、护发剂、香皂等产品的重要添加剂。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4)

尿囊素生产工艺

根据来源不同,尿囊素可分为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途径,其中天然尿囊素主要来源于聚合草、山药、烟草种子、紫草的根、叶和荒漠肉苁蓉中,由于天然提取法含量低、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化学合成法是目前尿囊素主要生产工艺,其又分为草酸电解乙二醛氧化法、乙酸钙盐酸溶解法、尿素二氯乙酸加热法等。

尿囊素在农业上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尿囊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作为植物生长剂,尿囊素不但具有促进生长、增产、固果、催熟、生根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加速伤口愈合、抑菌抗病、抗氧化和促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还可以自发启动ABA合成,诱导植物体内免疫基因表达,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2020年,96%尿囊素成为首次被登记的农药四大原药之一,登记证号为PD20201131,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登记有效期内的企业。

在农业方面,尿囊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植物生长、对小麦、柑桔、水稻、 蔬菜及大豆作物确有催熟作用,另外还用做生产各种复合肥、微肥,缓释肥及稀土肥的添加剂。经有关部门试验,用微量的尿囊素用于小麦、柑桔、蔬菜、大豆等作物,具有固果,促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它又是开发各种复合肥,微肥,缓释肥及稀土肥必不可少的原料,促进农作物增产,在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5)

1.尿囊素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尿囊素有促进小麦增产的作用。经过尿囊素处理后,可提高种子活力,使出苗整齐,壮苗早发;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对土壤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还可调节小麦体内的酶活性,加强体内生理生化进程,为苗期生长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尿囊素还能显著促进土壤中细菌、防线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增长,抑制霉菌增殖,活化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并通过促进固氮菌增殖而改善土壤供氮水平;尿囊素能协调作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起到促根保叶的作用,使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提高,从而提高光合强度,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使麦苗生长加快,达到增产的目的。

据研究报道,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提高其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9.5—12.7%,提高ATP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小麦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同时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强度,促进小麦体内的干物质累积。

尿囊素还有提高早稻抗旱的能力。用复方尿囊素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增加谷芽鲜重;利用复方尿囊素浸种加喷施能提高秧苗素质与成秧率,提高秧苗束缚水、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光合效率,增强秧苗抗寒能力,从而促进秧苗生长。有试验用尿囊素300mg/l浸种,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可促进水稻幼苗生长,提高水稻苗期的抗寒能力。

玉米幼苗喷施尿囊素有利壮苗的建成, 特别是增强根系的吸收与合成活力, 提高伤流液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

在大豆的开花期到成熟期喷撒尿囊素,以供大豆的生殖生长的需要,起到生殖生长素的作用,从而达到大豆增产的目的。

2、尿囊素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

尿囊素喷施在荔枝叶面上,作控梢促穗尝试,取得了初步进展。适当浓度的尿囊素有保果效应和增产趋势。在早、中熟温州蜜柑春梢萌发至初花期,喷施尿囊素,获得了明显的控梢保果增产效果,可使春梢生产长度缩短,并提早4—5天转绿,把原来春梢转绿成熟与幼果稳果期同时进行时间的错开,从而缓解了梢果矛盾,不需要人工末梢保花保果,既节省劳力,又避免了抹春梢对树势的损害,有利于持续丰产。

尿囊素在烟草移栽后15—20天喷施,可促进烟草幼苗根系生长,有效减少烟草花叶病、黑胫病的发生;在烟草旺长期,喷施尿囊素,可使烟叶落黄更好;上等烟叶比例更高;提高烟叶烘烤特性;烘烤后烟叶油分足、色泽好、韧性高、品质好。

尿囊素对茶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新梢的萌发都有明显的化感作用,而且作用效果与尿囊素浓度有直接关系,低浓度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6)

3、尿囊素在蔬菜上的应用

用尿囊素浸种或在幼苗期、开花结果期进行喷施,能显著提高茄果类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并促进提早开花结果,促进转色,增加产量。

用尿囊素在豆类作物(如:豌豆、豇豆、四季豆等)幼苗期、开花结果期进行喷施,植株长势健壮,能显著提高花果数量,提早开花坐果,豆粒饱满、豆荚品质好,增产明显。

怎样让尿囊素变好(植调剂选择新方向)(7)

尿囊素的未来展望

从资料查证来看,国外自20世纪40年代已开始用化学法生产尿囊素,到70年代在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国内的尿囊素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年产量有1500吨左右,国内年总需求量为14000吨。

尿囊素作为一款优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国内的生产成本偏高,市场应用没有完全打开。据了解,目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产品登记证总数约占农药登记总数的2.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量在整个农药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与国际市场占比4%-5%比要低得多,未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量、使用量和出口量仍有上升空间。尿囊素,植调剂选择新方向,也必将在未来植调剂市场兴起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本次的市场调研沟通中,笔者也了解到,陕西出发点作物有限公司通过生物活性、植物亲和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多次筛选对比,开发出植调剂选择新方向—巨保露(20%的尿囊素),是国内独家拥有尿囊素原药登记证和制剂登记证的企业,并已经在云南、四川、山东、河南、新疆等部分区域推广实践。

相信更多的人对于尿囊素的认知了解,在农业上更多的去应用推广,未来植调剂的新品种—尿囊素,必将在农业上大放光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