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问题为什么选择高职院校(高职单招如何挑选学校)

最近发现,大部分考生及家长在高职单招志愿填报时,对高职专科院校不太了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高职专科院校的类型和专业。

单招问题为什么选择高职院校(高职单招如何挑选学校)(1)

第一类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双高计划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为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首批立项建设有28所院校,第二批立项建设的有42所院校,第三批立项建设的有30所院校,共100所。这些示范性高职是一个省高职院校的典范,也基本上是一个省比较强的院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2019年12月10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正式发布,简称“双高计划”,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这是继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后,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设计。

在197所高职学校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A档26所、B档59所、C档56所)。

第二类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国内以“高等专科学校”命名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多了,很多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了。而师范类、医学类等这两年“高专院校”是占比最大的。这类院校许多是由各地的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等升格而来。

其他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

比如金属、轻工等专业类型,这类数量相对较少。许多该类专科学校都升格为本科院校,或者并入同城的其他大学了。

第三类其他类型院校

热门地区 热门行业院校

比如北上广、各类省会等城市的高职院校,以及就业需求市场较大的高职院校。

一般地区 一般行业院校

除去以上七大类型高职专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高职院校。

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单招院校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1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 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

第二个原则是兴趣。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单招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

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

接下来就是详细考察了。

填报志愿需谨慎

1、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整体实力尚可。但是不同地区的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少数热门地区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批投档线。另外,这些院校内部也有优势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差别,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报考这些院校的优势专业,一般就业前景看好。

2、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由于受本科学校的“品牌”影响,整体招生录取分数线较高。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校,这一档次的学校的整体科研学习氛围较浓。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尝试着报考该类学校。

3、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有志于从事教师、护士、工程技术员等岗位的同学可以报考该档次学校。但是由于本科院校的“降维打击”的原因,这类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可能会有一定的挤压。

4、其他类型院校——报考建议以“就业”为首要原则,坚持“专业优先” “地区优先”相结合来填报志愿。

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低分上名校,2022年职业教育这些知名院校春季招生正式启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