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

来自公众号:柠檬会

创巴仁波切说,禅修的目的在于消灭基本的焦虑,使我们平静,回归一种澄明之境。在与学者们对话中,他提到所谓的放下,就是认真,认错,甚至是认输,特别是认知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真实的人,而非一个超人,一个自己虚构的超人,这样就找到了自缚的原因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

首先,打坐练习的有缘禅定,就是练习专注力,所谓的定,就是练习注意力。 而密宗的升起次第————观想坛城,本尊神则是练习无缘禅定,所谓无缘就是定在虚空,而这个观想的缘——本尊或空行母,则在自己的心中,即虚空。 而圆满次第则是练习这个无缘禅定的消解与整个身体与精神的放松。 当这个定所导致的放松起作用时,即使用一种特殊的观想技术,则会在肉身中产生一种大乐,幸福感.....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2)

在禅与大圆满共同的奢玛他(止)的核心,就是练习专注与认知,练习并认知觉性(Awareness,或觉知),并将这种止与观融摄进入生活中,形成一种自律与正常的生活模式,即对待一切“认真”的态度;这是著名的《阿赤大圆满十五步》(本教,吕阿查德)中次第修法的第一到第九步,被称之渐修顿悟。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3)

西方西藏学的创始人——朱塞佩·图齐

所谓禅修的目的,就在于去证悟一个“真我”,在大圆满称之彻且—即切断“自我(ego)”强大刚性,回归一个不虚伪的“真我”状态——即没有主观,没有对象的不二状态,这在禅定时,是可以短暂体验到了。认知自己生命的等持(=平等)状态,即有了一种澄明之镜,即有了爱与慈悲,此称之方便,这里包括各种成就法。体验到这世界,与人性中平等中,又有差异性,包罗万象,并认错,甚至认输,这才叫放下,这是真正的修智慧,而修智慧的过程更难,时间更长,需要累世的修行。

智慧的累积是一个见地发展与证悟的过程,这里包括很多哲学,宗教知识,社会学认知的问题。朱塞佩·图齐(Giuseppe·Tucci,1894—1984,他将南开诺布仁波切介绍给西方)说,“西藏的伏藏传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变化与自我进步的过程,从莲花生大士,到隆钦巴,吉美林巴,再到蒋扬钦哲旺波,这是一种人类智慧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4)

傻瓜只适应有序,天才们可以对付混沌(无常,混乱)

人类的天才都是对于时间、空间感卓越,对于混沌(混乱,无常)的能掌控的人(《创巴—坛城观想的原理》)。根据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智商达到160以上(爱因斯坦168),对数学,物理,逻辑有超强感知能力的人,大概占人类的万分之五,此被称之天才少年,被称之“出生就被上帝吻过的人”,这种人有很大一部分有自闭症。

人类科技、哲学的进步大部分的初始发明靠此类人,例如任正非口中说的俄罗斯天才数学少年,解决了5G信号分发处理世界性难题。但是这个人在外表看起来是个自闭症。像世界顶级的MIT,加州理工,北大等数学系,物理系,没有一定的天才,让你读也读不下来,就算能读下来,也就是做一个中学或差一点大学的教书匠。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5)

丹增汪杰仁波切的弟子加州伯克利计算系前主任库尔特-库茨说了个故事,每年数学系开年会,带夫人参会,餐桌上没有一个说话的,除了这些夫人们。这些人都有交流、沟通障碍问题,这是他对于密宗大圆满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高考(科举)成绩优异的人,都是空间感差一点,但是对于语言感非常优异的人,这些人往往都是最后的成功者。 因为,语言是人精神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创巴—交流与沟通》)。像白居易十七岁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绝句,就是具有天生的超越想象力。

唐代禅宗已经不仅仅是用“经验的眼睛”看天地,而且是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你拿一个“风烟”来给我看看?其实是拿不来的。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6)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日本史家宫崎市定曾说:“唐诗发现了无限。”以前这种无限并不太明显,唐诗开始自觉了。“风烟”便是这样一个词语,不是用“经验的眼睛”,而是用“想象的眼睛”去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己膝”,“纳千里于眼底”。风烟不可以用于小景,一定是用于大景。王维“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杜甫“衢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树秋。”从人间遥望瑶台,自长安远眺巫山——这种万里“风烟”之外的景象决不是经验的眼睛所能企及的,而完全是由想象的眼睛才能把握得住的。这就是“发现了无限”。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7)

坛城—身体——被边界所包围

大圆满专有名词龙竹,就是浩瀚,圆满,空间感与浩瀚感,按照创巴仁波切在《坛城观想的原理》中说:“我们被(空间的)边界包围了,变得幽闭恐惧症(=基本的焦虑)”,所以,密宗的观想有本尊神,有空行母,让我们进入一个无限的想象世界——去"发现了无限".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8)

咕噜咕噜佛母——行动佛母:开悟的“ Diva” 空行母;女巫将诱惑转化为“智慧的成因”

当我们突破某种界限,有超越概念层面的存在状态或经验方面,就有了一种坚固感和一种基本的存在感,一种开放(浩瀚)感以及一种智慧与理智感。这就是佛陀的成佛家族,与最基本的形态形式相关;【进入一种等持状态】

当唤醒的心态的坚固性,并带来浩瀚感,智能浩瀚感,如各种触手或触角,并开始行动。您开始非常清晰,完整而彻底地与关系域建立关系。这与惹那(行动)佛家族有关。【=修炼的融摄状态】

下一个是冲动与激情,它与白玛(莲花)家族有联系,因为它的敏锐性和敏捷性,同时又愿意将外界引诱到你的参考点并与你建立连接。即使处于此原则的觉醒状态,也有沟通的意愿。【明白了什么是欲望】

第四个是概念,它与业力家族有关。 这个原则非常积极有效地发生。 在你的存在状态下发生的任何活动或效率都与业力过程相关。 我们正在从海洋深处崛起。【=去除掉知识封印】

第五个是意识,这就是金刚家族。这里有一种智慧和智力,它以非常微小的精度和眀性运行,因此整个事情变得异常可行。一旦您浮出水面,就会知道如何与现象世界联系起来,并且知道现象世界的运作基础是什么。【大手印】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9)

这里创巴仁波切将整个觉醒(开悟)的过程完整地与五方佛与五方佛母家族完整地联系起来。对应奥修说的,在密宗,禅宗成佛需要打破四个印:

第一,是业力印,这很容易理解,即累计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第二,是知识封印,这个最难;(修智慧资粮,各种成就法)

第三,时间印,禅坐实修,安住打开即可,进入三摩地状态。称之,打破极其秘密的障碍;

第四,大手印,进入您自己的实相与真实(=真我),就恭喜您了。。

第三,第四不是我们的境界,是初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不用语言说了(无可言说);

而超越概念层面的存在状态或经验方面,就是要求我们打破我执,认错,甚至是认输,这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一般人都是智力平平的人,在童年的时候,都有一个“真我”;可是,由于受到家庭业力的影响;父母、老师,外界对我们有各种喜爱、偏心,歧视,有太多的应该与不应该;允许与不允许,甚至是打骂教育,这就形成了我们的“基本的焦虑”。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虎妈,强制孩子干这个,干那个,当你做不到此时,就产生了伪装,虚伪,甚至隐藏心里“真我”,“本我”;而努力去成为一个在别人心里的“超级我”,这是造成心里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父母对于灵性世界的了解基本是白痴级别的。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0)

“调皮捣蛋”学生们——都是有创造力的人

“越是贫穷的人越是要证明自己富有”,“越是智力不行的,越是努力,去证明是卓越的”。在最好的大学里,考试成绩最好的有时也是最努力的,这也证明“认真”的必要性,但是,他们沟通与创造力就十分地差,往往是有自闭的,不与别人交往的学生。

区别一个好的大学与坏的大学的差别,就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差的大学,学生提不出问题,自然老师就没有上课的激情;而在最好的大学,到处都是调皮捣蛋,老师与学生斗智头勇,自然就将知识最精髓,最实质的东西传播出去了。在理工科,因为传授的都是不变的知识,影响不明显,但是,在经济,哲学、心理,人文,艺术等领域,传授的是知识的感觉,即禅宗的传心,若无激烈的心灵碰撞,则无法将知识的精髓,即宁玛说的将宁提传播出去。这里差别就大了。

很简单,对于理工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对于人文学科,人的情感等,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传递的理念与知识只是一种感觉,经验甚至是智慧,这就需要人的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1)

美国一流大学问答方式教育——类似禅宗

我个人认为清华、北大等与美国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在于“调皮捣蛋”学生们(=创造力,狂者)都出去工作,出国了。而有“乡愿”的学生流下来读博士,最后留下来做教师,很少有狂者的老师,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的“宁为狂人,不为乡愿”; 乡愿多容易呀,做个好好先生,受人爱戴,但是没有创造力。

在人成年以后,这种“真我”,“本我”与理想的我造成了激烈的冲突。形成了(1)妥协—对应稳重性人格;(2)反抗——叛逆性人格和(3)逃避—压抑性人格。很多人歪曲现实、只认结果,或者随意选择,这都是“基本的焦虑”造成的。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2)

死不认输是我们的执着

而这种“基本的焦虑”是由人幻想的“理想的我”造成的;自我实化(ego)就是过分自尊,或极度自私,而自我虚化则是自卑。而放弃这种“理想的我”的幻觉,只有认错,甚至是认输。

只有接受自己是个平凡者,普通人,正常地活着,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而非生活在幻觉,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3)

这也是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 《内心的挣扎》《神经官能症》所讲的全部内容,她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与禅修的目的在于认真)(14)

大圆满秘密前行“荣申”(rushen)的金刚杵,也被称为轮回与涅槃的分离,就是练习“认错,认输”。

根据南开诺布仁波切介绍郑达摩的修法,就是观想OM字,以此练习,反复,直到身体、心理崩溃,然后,继续,直到放弃。

也许,在你认错,认输,才能超越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我这也是胡扯,自己也没有体验,只是根据我得到的宁玛与本教的仁波切们讲课文本,而蠡测,而瞎写。

这只是我的读书笔记与备忘录,分享一些不常见的资料与观点。

2020年8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