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1)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说,说话,意思表达到位就可以了,不必去追求文辞。

前面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胜文则野”,如果你的质超过了文,质有余而文不足,那么就跟乡野之人一样,不能服人;

“文胜质则史”,如果你的文超过了你的质,花样很多,本质修养不足,那么就跟掌文书的史官一样,文采飞扬,但没有自己的东西。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2)

君子文质彬彬,文和质刚好般配。

孔子这番话啊,放到今天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不说人话”,他觉得,如果说了人话,就暴露了自己是一般人,凸显不出自己的内涵与品味。

所以,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极力去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一定要绕弯,越让人捉摸不透越好。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3)

话到底要怎么去说呢?《仪礼·聘礼》里写道,“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

“孙而说”,“孙”,通“逊”,谦逊,也有人理解为“顺”,通顺,还有人解释为“通逊”,道理都在里面了,说,同“悦”。言辞顺达,态度谦逊,让人舒服。

史,是“史官”,史官是以书面语在书写,而不是口语。“言多则史”,有点像现在人说的“不说人话”的意思;“少则不达”,是在说一个人他话说得太少,不足以去把意思给表达清楚。

正确的做法,是“辞苟足以达”。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刚好把意思表达清楚。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4)

0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论语·卫灵公十五》

师,是乐师,掌乐之官;冕,是他的名字。古代乐师多用盲人,因为盲人对音乐最为敏锐,所以这位师冕,其实是一位盲人。

师冕来见孔子,孔子亲自迎接并引导他进屋。

走到台阶边上,孔子对他说:“这是台阶”,走到席边上,孔子对他说:“这里是坐席”,等到大家都坐下以后,孔子又和他挨个介绍,“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这里”。

师冕走后,子张问老师孔子:“这是同乐师相处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别人的方式。”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5)

从孔子他对师冕的接待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他是一个心里随时随地装着别人,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别人的人。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

比如,和对方约好了见面,准时准点出现在对方面前的,那就是心里有装着别人的。反之,一个人他如果不仅迟到,而且还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推脱,那么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太能考虑对方感受的。

这些事情虽然都是生活里很小的细节,却反映出了一个人他内心的修养,我们若能经常有意识地去这么做,待人以诚,人缘自然也会越来越好的。

孔子说文采和内容都很重要(辞藻不用太华丽)(6)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卫灵公十五》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