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收购东芝可行性(美的收购东芝背后的冷思考)

3月15日,日本品牌东芝(Toshiba)决定在今年年中,以数百亿日元脱售其业务,其中有关总名称为“Life style”的家电部门准备出售给中国美的集团,彻底退出与中国在亚洲家电业的竞争。

似乎是为了促成这笔国际化收购,日本媒体《日本经济新闻》也高调介绍:中资美的集团在世界白色家电领域中表现突出,总销量排名全球第二,尤其是在冷气和洗衣机方面表现出色。它收购东芝,对美的今后拓展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业务有一定帮助。此消息传出,国内媒体也是一片欢呼,对日企巨头的“沦陷”和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土豪”表现,纷纷鼓掌叫好。

美的收购东芝可行性(美的收购东芝背后的冷思考)(1)

以这次美的或将收购东芝为例。我们需要厘清的是,美的收购的并不是东芝的整个品牌,而只是一个“Life style”的家电部门,是在中国市场难以为继的白色家电业务。日本共同社表示,东芝希望通过出售亏损严重的白色家电业务,努力改善经营业绩,争取在2016财年恢复为正收益。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在维系核心的高科技方面有着很高的防线,东芝这次出售家业也坚守“高科技不外流”这一潜规则。此次收购交易,东芝仅考虑把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外资,但电脑和医疗领域都保留给日本厂商,如佳能和富士通等。

因此,尽管美的在本次收购中,能够对其国际化战略有所加速。但需要注意的是,东芝此次抛售的白电业务,并不是一块诚意十足的日本“香饽饽”。花钱买过来之后,如何良好地进行消化,也许才是美的接下来更应思考的问题。

思考二:收购之后又怎样?

与东芝类似,在2014年度,IBM为了缓解硬件业务的下滑压力,将旗下x86低端服务器业务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为了收购x86低端服务器,联想方面足足掏了23亿美元的巨资。对此,在收购的那段时间,业内(包括联想自己)都认为联想未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服务器、云计算及大数据市场充满机会。尽管理由很多,但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理由的根基几乎同出一辙,就是原有IBM X86服务器业务与联想现有自己服务器业务市场份额的叠加。

美的收购东芝可行性(美的收购东芝背后的冷思考)(2)

但谁都清楚,真实的商业市场竞争中,远非仅用市场份额叠加来衡量一起并购就算成功这么简单,其中的挑战不言而喻。事实是,在联想收购X86的第一季度,IBM在中国X86服务器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5%,市场份额从18%骤降到11%,是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排名前7大厂商中降幅最大的。同样,在全球服务器市场,IBM X86服务器业务在其宣布被联想并购之后,其市场份额也遭到了惠普、戴尔的蚕食。

2016年3月14日晚间,通过美国反垄断审查之后,全球白电行业最大并购案——青岛海尔战略性收购GE家电又有了最新进展:并将于本月底召开股东会审议,标志着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然而,据财经人士分析,在业务并表的层面,相比联想集团对IBM的业务并表,海尔在成功收购GE之后,业绩并表的难度也更加的大。首先海尔是人民币计价的资产,GE家电美元计价的财务数据并表后,本身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敞口,特别是现阶段正处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极其敏感时期,不论是收购的美元贷款计息问题,还是今后的税项等,都存在极大的汇率风险。海尔拟收购GE家电业务资产不假,但是随之带来的可能是短期压力较大的财务报表,以及长期是否能成功融合品牌文化。

美的收购东芝可行性(美的收购东芝背后的冷思考)(3)

思考三:追求体量还是质量?

因此,无论是联想收购IBM、海尔对GE的成功收购,还是美的即将收购东芝,这些买卖是不是真的划算?这些企业的收购战略是否足够明智?都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和后续的论证。

当然,小编在这里并非否认中国企业收购外资品牌的价值和机会,只是想提醒企业要多考虑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对竞争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

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收购可能意味着股价的飙升和体量的迅速增大,然而收购重组失利告吹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比如,日本索尼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曾因文化冲突、管理不善等问题亏损30多亿美元,再比如盛大文学,其成立后陆续收购了起点中文网、榕树下等7个原创文学网站,然而内容生产和品牌、渠道建设的对接不畅,最终导致大规模离职事件发生,上市计划也曾因此搁浅。

若想实现增值,企业整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采取收购手段之前,企业需谨慎思考该收购行为是否可以和公司的战略发展结合,要有清晰的规划。经过战略分析之后,如果认为收购是实现公司战略的必要手段,就要制定收购计划,搜集信息、选择目标、设计交易。企业的收购战略购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模板,不同的收购对象和目的需要不同的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的文化融合和人才保留两个方面。

如果中国企业们想只是通过烧钱和“蛇吞象”的简单方式,来获得野蛮生长的登天捷径或者一口吃出个胖子的“增肥偏方”,怕是到头来只会消化不良,甚至反过来能把自己噎得够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