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悲凉晚年(著名诗人杜甫一生潦倒)

杜甫的悲凉晚年(著名诗人杜甫一生潦倒)(1)

杜甫真的一生穷困潦倒吗?非也,他出生士族,自小生活优渥,即便日后家道中落,也能勉强养活一家老小。

杜甫的悲凉晚年(著名诗人杜甫一生潦倒)(2)

唐代长安城南杜氏和韦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名将、宰相辈出,连杜甫自己都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杜甫的生活想必不会太差,更何况他的爷爷杜审言和父亲杜闲都在朝为官,就连他的母亲都是李世民孙子义阳王李琮的外孙女。

不过杜甫的母亲早亡,他的父亲又续弦卢氏,他便寄居在姑母家中。虽然寄居在姑母家中,杜甫仍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的熏陶,比如幼年在河南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又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歌声,连画圣吴道子的画作都仔细观摩欣赏过。

若说文化熏陶为杜甫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唐代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都曾夸赞过他的习作,说杜甫有汉代班固和杨雄之风。

被名流夸赞习作不算什么,连李邕、王翰都前往杜甫的家中作客,为的就是看看这个少年人的风采。

杜甫的悲凉晚年(著名诗人杜甫一生潦倒)(3)

被名流赏识,就足以让人艳羡了,这可是当时多少诗人心中渴求的事情。杜甫因出生于士族大家,就已经先人一步了,更何况他结交的好友都是朝廷贵胄,如驸马郑潜耀和剑南东川节度使严武。

有士族出身、被名流赏识、与朝廷贵胄是知心好友,连老丈人都是司农少卿杨怡。杜甫的人生看起来前途光明,可惜他屡次落第,直到天宝十四年才得了一个小官河西尉,而后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无论是河西尉还是右卫率府兵曹参军都无法让杜甫前进一步,此时他已经不像少时那样有优渥的生活环境了,只能勉强地养家糊口了。

仕途坎坷又加上安史之乱,杜甫四处漂泊靠着亲友的帮助,在全国各地都购置了房产,成都的杜甫草堂,附宅之地就有数十亩,怪不得郭沫若说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是过着“地主阶级式的生活”。

杜甫的悲凉晚年(著名诗人杜甫一生潦倒)(4)

弃官后的杜甫投靠好友严武,直到严武职位调动,杜甫才又开始自己的流浪漂泊之旅一直到大历五年(770年)病死在船上。

纵观杜甫一身,出生名贵,享受优渥。即便年长之后,遇李林甫玩弄朝野从而仕途不顺,接受亲友接济,辗转在全国各地,但他仍有财力购置房产、船只,雇佣船工为自己服务,可见杜甫也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一生为贫穷所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