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

看到一个让人“笑到头掉”的热搜,不能独享,必须分享给大家。

#妈妈骂人真的很有一套#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全是妈妈们平时骂娃时的段子~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1)

@微博热搜,侵删

全篇不带脏字儿,可骂得是相当精辟,果然天下段子手归来还得是妈妈!

“我妈说我走路像老鳖伸着头!”

“我喜欢穿新买的衣服,我妈说狗窝藏不住新馍!”

“我夹菜总夹得少,我妈说我大口夹菜能把菜吓死!”

还有这些听起来就好扎心:

“我妈一生气,就说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

“我妈说要不是不能乱丢垃圾,早把我丢了!”

忍不住翻看了这看都看不完的无数条【妈妈骂人语录】,真心好奇,妈妈们都是怎么想到这些骂娃狠话的?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2)

下面评论区有位网友一语道出真相:

“有没有可能是,妈妈会骂你是因为你姥姥也是这样骂你妈妈的?这大概就是妈妈的传承吧!”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尤其是咱们这辈儿,好像大部分小时候都被妈怒怼过吧?再回想小时候,姥姥也会这样骂妈妈......

01

妈妈的话,黑洞VS发光体

综艺《少年说》里有个片段,13岁的女孩当众吐槽妈妈:“妈妈嘴那么毒,生活一定过得很苦。”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3)

综艺《少年说》,侵删

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女孩,已经学会怼人于无形,随着女孩的展开诉说,原来这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

有一次女孩打电话告诉妈妈自己考试没考好,妈妈马上就开启了挖苦模式: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4)

综艺《少年说》,侵删

女孩哭着说,妈妈的“毒舌”,让自己特别受伤。

但是在无形中,孩子在父母的毒舌教育下,也学会了用犀利的话语去保护自己易碎的内心,而心中的伤痕,一点也没少。

《增广贤文》里有句很经典的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记得有位心理专家说过:“可能我们没有在意过,但恶语确实是一种暴力,会引发精神系统的痛苦。”

语言的力量,往往就在无形不知处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轨迹与心理世界。

在心理学理论里有两个词汇,名为「黑洞」「发光体」

● “良言”就像是一个「发光体」,照亮孩子的心灵;

● “恶语”则就是那个「黑洞」,吸走人身上的精气神儿。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5)

有这样2组妈妈与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A组:孩子兴冲冲地给妈妈展示自己用彩泥捏成的小兔子,妈妈忍不住吐槽:“哎哟,你这捏的是啥啊?歪七扭八的,丑死啦!”

B组:同样是孩子给妈妈看自己画的“大作”,尽管看起来“四不像”,但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哇,宝贝你画得太有想象力了,真好!”

两组妈妈与孩子的互动,可以看出:

A组妈妈说得话,语言焦点是偏向负面,看见的先是缺点;

B组妈妈则偏向正面,话语也很温暖激励。

给人的直观感受也很明显,A组妈妈的话让人难以接受,B组妈妈的话听着就让人感到高兴。

所以,不要小看父母的一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是难以置信的深远,你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决定孩子走向光芒,还是坠入黑洞。

02

妈妈说我笨,我就是笨

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当父母骂孩子时,孩子不会停止爱你,却会停止爱自己。

在某平台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从小生活在父母“毒舌”阴影下,小时候最常被父母骂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你是不是傻啊?”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6)

尽管他知道,这可能就是父母的口头禅,但每次听到心里,会一次次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就是笨、就是傻、我一文不值!”

如今,这位网友已经结婚生子,也依旧延续着父母骂自己的方式,去骂自己的孩子,他说:

“小时候的烙印让我无法认同自己,我的孩子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有人会说,咱们小时候都是被父母骂大的,怎么现在的孩子心理这么脆弱了?

我只想说,时代不同了,如今的教育观念在进步,更注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虽然我们以及父母那辈儿大多都是这样过来的,但不意味着,我们也要像父母那样的教育方式去对待现在的孩子,这其中的痛,既然都懂,为何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再承受一遍?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一位妈妈的教育观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有个片段,嘉宾傅首尔夸奖了小男孩徐进凯,小进凯第一反应竟是:“我没你说得那么好!”

因为他的妈妈在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没有快乐童年,他需要一个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7)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侵删

具体是如何严格的呢?小进凯在节目中吐露了心声:

“妈妈总说我这不好,那不好,别的男孩子女孩子都比我好。”

“所以你别夸我,我不配!”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8)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侵删

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父母否定下的孩子。

父母正在用带着“刺”的爱一针一针地将原本天生自信闪亮的孩子,“扎”得体无完肤,黯然无光,让孩子越来越无法认同自己,爱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防御机制的说法,叫做【投射性认同】

无论父母开玩笑也好,言辞俱厉也罢,只要是负面评价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照单全收,当成对自己的“审判”。

在《原生家庭》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解释:

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一定是。

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所以请相信,别人的十句好话,都比不上父母的一句轻蔑与否定,你的所有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行为反应的指南针。

03

父母会说话,孩子才幸福

好好说话,是打开对孩子良好教育的第一扇大门。

但养育孩子,怎么可能不带情绪地和孩子说话呢?

当孩子真的表现糟糕的时候,怎么和孩子说话才能温和有效,还不伤孩子心?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9)

语言焦点,放在正面

普通的“彩虹屁”大家都会说,但是浮于表面的夸赞并不能说到孩子心坎儿上,达成相互认同,更主要的是,咱看着孩子表现不好时,也夸不出口啊~

这里提到一个「语言焦点转移法」

当我们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时,我们的目光、思想和语言都会整齐划一地传导给大脑:“熊孩子表现太差劲了,必须骂他!”

这就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此时更要做的是保持冷静,试着扭转焦点去找寻孩子的正向表现(当下的优点所在),然后再用语言强化孩子的行为。

举几个例子~

做作业磨蹭→“今天作业这么多,妈妈看你一直在写,特别努力,如果能在吃饭前写完就更厉害了。”

在墙上乱涂乱画→“你这个想法挺有创意,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真希望你能画在纸上,妈妈就能收藏起来了!”

挑食不吃蔬菜→“我看你每次吃肉肉吃得都特别香,真好,如果蔬菜也能吃光光,那就是吃饭小能手!”

总而言之,养孩子就是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如果将指出孩子缺点的话这样去说,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

自然也会想要回应父母的期待,变得更好,为之努力。越努力,越自信,越幸福。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10)

难免责备,音量要小

一个家庭,不出现责备的声音也不太正常,毕竟大家都不是机器人,况且有时孩子不说,真不听话。

但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不听话,那么也请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放低音调

李玫瑾老师提到:“当孩子一件事做得不对时,家长不要大喊大叫地去纠正,否则他就会强化这个事情的印象。”

有一个关于声调对教育影响的研究发现:当对孩子的责备声音越小时,孩子越能认真地听进去,教育的效果越强。

高贝声调的责骂,会让孩子的脑激素水平升高,变得无法冷静思考,情绪低落郁闷;

降低声调的话语,能让孩子保持大脑理智,情绪稳定,善于思考。

妈妈的名言搞笑(妈妈的骂人语录)(11)

口出伤娃,及时补救

最后一点,做父母的,都不是“神仙”。

外界压力因素和内部情绪影响,往往很容易因为孩子一个调皮捣蛋和犯错,就刺激到一触即发的怒气,这很正常

如果吼骂了孩子,也不用一度陷入自责情绪里,及时补救,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个词叫作【南风效应】。指的是南风吹来时,就像是温柔地轻拂,让行人感到很温暖,于是解开御寒的大衣,接受南风的拥抱。

忍不住骂了孩子后,一定要主动抱抱孩子,蹲下来诚恳地告诉孩子:“对不起,妈妈刚才情绪不好,说的那句气话让你伤心了。”

这会让孩子理解,妈妈刚才凶我只是因为我的行为做错了,但是她还是爱我的妈妈。

“灾后重建”对孩子的内心就是一场温暖的愈合,让孩子感受自己的一切感受都被父母看见,自己值得被爱。

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有时就在于父母的一句话,好好对你的孩子说话,TA才会拥有幸福的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