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俗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器”指的是什么?老祖宗告诉你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国风·郑风·风雨》,它讲述的是一个饱含爱意苦苦等待心爱之人的女子的心路历程。

“君子”一词,在先秦的古籍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它多指代的是“君王的儿子”,着重表现的是地位崇高的男子。后来,君子这个词就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他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品行良端的男子。

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1)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具体说明最早是从孔子开始的。“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人格,他曾提出了很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而这些论述后来被他的弟子们收录到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论语》中。在《论语》一书中,所记载的最多的莫过于对于君子的论述了。

“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这句话出自于《周易·系辞下》,它的意思说的就是:君子是那种即使是有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领也不会到处去卖弄自己,以此作为自己炫耀的本领的人。他只会在那种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把自己的才能或技巧展露出来的。

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2)

“器”,指的是用具,这里被引申为才能,比喻身怀才能等待施展的机会。笔者觉得这句俗语是只有生长在神州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才能总结出来。在这里笔者并没有自大或者是瞧不起其他的文化的意思,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行就是谦逊,引而不发,用一句比较俗气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这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被总结出的俗语道理。

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3)

真正的君子在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常常会隐忍待发,等待时机。这不是窝囊也不是没种,而是识大体,能屈能伸,是符合君子的德行的。

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4)

那些不管眼前的条件如何,不藏拙、只知道“冲”的人,不是坦荡荡而是“愚”的另一种表现。正所谓“潜龙勿用”,而是在时机成熟,一切具备的时候果断行动不拖泥带水。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藏”是讲究时机的,能够把握好这个度也是君子和常人的区别之一。

“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不仅仅是要求君子不卖弄自己的才能不将其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还要求君子“有器可藏”。

君子藏剑忍小而不论大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5)

“不发”不只是君子可以做到,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所以重点还要聚集在这个“器”上。作为一个君子,毫无意外他必须有良好的品行,有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领。这是一个君子的内涵,是他可以作为“器”来“藏”起来的资本。

笔者觉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有些人的确有才能,但他却将次作为卖弄、炫耀的资本。而有些人的却低调,知道“藏”,但是他没有。这两者是都不能被称为君子的,各位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