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

2022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3月3日下午召开的湖南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6件建议。6件全团建议,件件硬核。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1)

3月3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湖南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赵持 摄

6件全团建议涵盖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包括《关于进一步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湖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湖南牵头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的建议》《关于推动中部欠发达县“比西政策”全面落地的建议》《关于支持岳阳乙烯项目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建议》。 全团建议是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上接国家方针政策的天线,下接湖南发展实际的地气,凝聚着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

其中,《关于支持湖南牵头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的建议》,事关种业振兴、芙蓉发展。

以湖南牵头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

提高我国生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强调要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2)

湖南是农业大省和农业科技强省,拥有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及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少军、刘仲华、柏连阳、单杨、吴义强等8位院士为代表的4000多位种业科研人员,杂交水稻、鱼类杂交育种等技术国际领先,种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区位优势独特,具备建设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特别是2021年印发的《岳麓山实验室建设方案》计划2022年至2025年在长沙总部集聚区投入100亿元,建设40至50万平方米以上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大功能研究部、9大公共创新平台、15个品种创制中心、6个成果转化中心和一批科研试验基地,到2030年集聚3000人以上的高水平人才团队。

《关于支持湖南牵头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的建议》提出,希望中央明确以湖南岳麓山实验室为总部,以海南、甘肃、湖北、河南等为基地,以全国各研究机构为网络,构建覆盖全国的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国家种业创新战略科技力量,为提高我国生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隆平“种业硅谷”目前是全国生物育种科创资源和种业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岳麓山实验室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将集聚区布局在芙蓉区,隆平“种业硅谷”建设迎来了进一步崛起的时代风口。当前,芙蓉区正全力服务好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板块聚力赋能,构建“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的种业产业生态,以种业振兴之为助力长沙走向世界。

马力十足,“种业硅谷”企业备战春耕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3)

华智生物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检测筛选育种材料。通讯员 周琼 供图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春耕好时节。记者走进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从育种、繁种、市场推广三个环节,走访了华智生物、利诚种业和隆平高科3家企业,了解长沙种业企业备战春耕的生产场景。

记者采访发现,长沙现代种业产业链从上到下都处于马力十足状态——华智生物接收的分子标记样本数以万计,利诚种业高产优质基地繁种工作稳步推进,隆平高科种子卖得火爆,部分品种甚至销售一空。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4)

华智生物

种企育种需求日益增加

在华智生物分子育种技术智创中心,资深研究员叶昌荣博士拿着样本放入仪器中,随着他按下启动键,仪器快速运转起来。

这是叶昌荣的日常工作之一。随着全国春耕备耕陆续开始,育种的需求日益增加,每日对接科研单位和种企,拟定分子育种技术方案,他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一方面通过分子育种技术自己创制优异中间材料,给育种单位作亲本进行品种改良或杂交制种;另一方面也通过分子育种技术为育种单位检测筛选育种材料。”叶博士介绍着自己的工作内容,育种家在种子以及幼苗期就可将育种材料送到华智生物实验室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对目标基因或遗传背景进行鉴定,在移栽前完成目标个体的筛选。

“最近,华智生物又收到来自云南的2万多个水稻样品和来自海南的1万多个玉米样品,都是需要进行目标基因的快速检测。”叶博士说,华智生物每年要收到像这样的样本以百万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完成了40余个物种、88万余份样品、近400万数据点的检测,大大提高了育种和生产的效率。”

比起传统育种,分子育种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更精准。华智生物作为国内最大、国际先进的分子育种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正积极融合“BT DT(生物技术 数据技术)”,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分子育种技术服务, 推动了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5)

利诚种业

落实生产繁制面积约1.2万亩

一个水稻品种育种成熟后,就要提前一年到田间繁种,满足来年春耕市场的种子需求。

一直以来,利诚种业坚持不断地提升种子质量,以高标准种子保障春耕生产,目前公司上市种子都超出国家和行业基本质量标准,如出库种子发芽率超过83%、种子纯度97%以上。

当前春耕正忙,利诚种业各地的繁种工作正有序地开展,其位于湖南邵阳与郴州、福建建宁的高产优质基地正逐一落实今年繁种面积,包括季节安排、隔离条件、技术措施等具体工作。

“今年我们计划落实种子繁制面积1.2万亩左右,确保繁制产出200万公斤以上的优质种子。”利诚种业副总经理易鹏飞介绍,“这几年灾害天气频发,对繁种造成了较大影响,数量不足的晚稻品种,利诚种业通常采取在海南加繁补充。”

目前,利诚种业还配套提供标准化、轻简化的“DMC育秧技术”——干籽定位播种(D)、泥浆旱育秧(M)和双层覆盖(C)相结合,帮助种植户增产、降本增效。

2月25日,在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当地种粮大户在育秧大棚内清棚、翻耕,忙得汗流浃背,筹备DMC育秧。

“这是我们今年首次在平江县合力试点推广的育秧新技术。”易鹏飞介绍,新的育秧技术采取精准播种泥浆育秧方式,播种均匀、省种壮苗、节时省钱。按当地规划,该技术今年将有望试点推广3000亩。

湖南代表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湖南代表团提出6件全团建议)(6)

隆平高科

多个重点品种卖到脱销

春耕来临,正是水稻种子销售高峰期,隆平高科举办了订购会等一系列春耕农资服务活动,让好品种、优品种“抢先入户”:

2月19日,隆平高科在合肥召开超级稻品种“玮两优8612”生产预约会,现场预约近百万公斤。

2月20日,在常德津市新洲镇,“隆晶优1212”品种受到追捧,在订购会上,当地农户纷纷下单。

“春节前后,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种子推广,重点品种的入户比例,节前占三成多,节后春耕占七成左右。”隆平高科水稻产业管理部部长李步勋介绍,作为国内种业龙头,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得到了众多种粮大户的认可和欢迎,市场推广表现不俗。

“从今年的市场来看,有几个特点:大品种、好品种更受欢迎,隆两优、晶两优、玮两优等重点品种部分卖脱销,种子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李步勋解释,这几年,水稻种子正经历种业周期,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低谷期,如今正在缓慢复苏。

除了保障种子市场供应,隆平高科今年也将进一步推动再生稻品种的试种面积。“主要是针对湖南、江西等传统双季稻地区进行推广,增加当地播种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李步勋说,随着再生稻栽培模式越来越被行业接受和认可,占比将越来越高。

来源|综合湘伴、长沙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