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0后非遗传承人(河南8个非遗传承人记录项目获评)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8年支持项目验收结果,共计90个项目中19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其中,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实施的12个记录项目中有8个获评“优秀项目”,占到2018年全国优秀项目总数40%以上,另外4个项目验收合格,成绩令人瞩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河南80后非遗传承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河南80后非遗传承人(河南8个非遗传承人记录项目获评)

河南80后非遗传承人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8年支持项目验收结果,共计90个项目中19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其中,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实施的12个记录项目中有8个获评“优秀项目”,占到2018年全国优秀项目总数40%以上,另外4个项目验收合格,成绩令人瞩目。

2018年河南获得优秀项目的分别为:王西安(陈氏太极拳)、朱天才(陈氏太极拳)、雷恩久(南阳三弦书)、吕延芝(心意六合拳)、范应龙(宛梆)、毋启富(苏家作龙凤灯舞)、王朋草(灵宝剪纸)、孟玉松(汝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自2015年起实施至今,我省已有1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其余项目全部一次性合格。下一步,省非遗保护中心将对这些项目记录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展公共传播,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既是记录活态文化、保存历史文脉,又是锻炼队伍、培养非遗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记录工程重在保护,根据非遗活态化特点,将传承人作为特定保护对象加以记录,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存珍贵资料和历史档案。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2019年,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

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开展传承人记录工作目的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通过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剪辑制作综述片、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浓缩展示展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