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兰电影观后感(承载着昌平人的回忆)

由导演朱丹执导的电影《九兰》于今天(9月16日)全国公映。电影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三陵水库建设真实事件进行创作,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兰花又开”为主题,传达出“九兰精神”所代表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现实意义。其中,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珍贵彩色影像资料,也将首次通过大银幕和观众见面。

九兰电影观后感(承载着昌平人的回忆)(1)

电影《九兰》就是以当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九兰”的事迹为故事原型,由水库建设三代人的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冲突,来呈现为祖国建设而薪火相传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新时期年轻建设者们如何不忘初心勇于奉献的新风貌。

在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上,由九个名字都带“兰”字的年轻姑娘组成的打夯小分队“九兰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十三陵水库建设中。她们名声享誉中外,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正是因为十三陵水库建设过程中,无数个‘九兰’身上发扬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祖国建设者们忘我建设、努力奋斗,才有了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电影《九兰》的导演朱丹表示。

九兰电影观后感(承载着昌平人的回忆)(2)

据悉,主创团队为了精准把握历史建设时期的鲜活面貌,特意寻找到50多年前的施工设备,极具时代特点的服装、场景等素材,耗费大量资金和物力进行了真实还原。剧组还走访了健在的“九兰组”老人们,搜集整理出大量从未面世的珍贵历史素材,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法,将“九兰精神”再次挖掘出来。

此外,主创团队还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片库中,找到大量的珍贵彩色影像资料,通过艺术再现的方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亲历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的火热风貌。

电影《九兰》由北京市昌平区融媒体中心、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欢乐祥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永安城影视传媒中心联合摄制,被列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影视艺术委员会重点项目,将于9月16日全国公映。

文/向凌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