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有什么东西泡脚(泡脚不仅没益处)

健康养生有什么东西泡脚(泡脚不仅没益处)(1)

编辑/排版VV 责编:Sady 审核:李云

在中国,热水是万能的……

感冒喝它、经期喝它、胃疼喝它、手脚冰凉喝它、还能烫脚助眠、蒸汽敷脸……

小红我没有说热水不好(懂得都懂),像现在冬天,一个人的被窝总是冰冷刺骨,晚上睡觉前用温热水泡泡脚,不仅暖和还能助眠,也是件不错的事儿~

但是近几年刮起了一阵特殊的风,很多人泡脚的时候喜欢加点“料”,美其名曰能减肥瘦身、美容养颜……

听着就让人很心动哇!

转念想想,如果说泡脚就能让人“焕然一新”,那令人掏不出腰包的热玛吉、皮秒等项目难道是噱头而已吗?

所以小红今天给大家掰扯掰扯,泡脚(打自己脸)那些事儿

泡脚能预防疾病吗?

不能,但泡脚对人体还是有好处滴~

尽管“泡脚养生”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常识”,但目前多数的试验研究样本太小,无法表明泡脚能预防/改善身体疾病的效果。

健康养生有什么东西泡脚(泡脚不仅没益处)(2)

那“泡脚包”有用吗?

没有。

年少无知,常搜某书,大把文都在推荐“泡脚包”的神奇功效,然后去某桃上面买,不看不知道,一看销量都是10万 ,还各种“健康养生”“某某女星推荐”,一番操作下来,总是让人好感度骤升并觉得效果肯定好。

但实际上,所谓的泡脚加“料包”有效果的原因,其实就与皮肤科医生常说的药液湿敷或药膏封包原理是相同的~

总结下来都是为了阻隔皮肤与空气的接触,在皮肤局部形成一个湿度高的环境,促进皮肤吸收水分和成分。

人的皮肤想要吸收泡脚包里的药物,需要先渗透角质层细胞或是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再经表皮其他各层到达真皮层才能被吸收。

而人体的角质层(死皮),是最可靠的抗渗透屏障,可以提供80%的阻力对抗大多数离子以及水溶液的吸收。

虽然加料的泡脚水是能有一定的渗透作用,但需要兼具脂溶性、水溶性,同时分子量较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穿过皮肤的层层屏障,被真皮层吸收,皮肤吸收传送门-皮肤不吸收护肤品?那我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不论是熬煮还是炖煮出的液体泡脚包,它们的成分几乎都是溶于水的,缺少脂溶性,基本上吸收不了多少养分。

这里小红想劝一句:泡脚包能不能被皮肤吸收是一回事,如果用得过多或泡的时间过久或料包的材料源引起皮肤敏感,只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得不偿失。

重点是人每个部位角质层的厚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的吸收和渗透率也是有差异的。

还有哦,不要觉得把死皮清洁了就能吸收更快,如果过度清洁,会传达给皮肤一个错误的指令,然后再源源不断地产生更多稚嫩、未成熟的角质细胞。

这些稚嫩、未成熟的角质细胞,又难以担当保护皮肤屏障的重任,所以才会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引发各种皮肤问题。

健康养生有什么东西泡脚(泡脚不仅没益处)(3)

泡脚有好处吗?

还是有的。

泡脚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是因为在冬天低气温下,身体的供血和温度会优先保证核心器官运行,所以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手脚就会顾不上,容易引起手脚发冷。

这个情况看似问题不大,但是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对人的精神影响较大。

而泡脚的时候,脚部这个位置的温度在增加,会引起身体动脉扩张、血管软化和体温升高,所以温水泡脚对血管和体温的调节类似于中等强度的热身运动,能促进人更好的入睡。(适量合理的运动对身体也是有很好处哒~)

所以泡脚更多的益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泡脚合适?

大部分人温热水就行,让双脚感觉到温热但不至于烫脚的程度;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10-20分钟即可。

但有一些特殊人群泡脚时就需要格外注意,如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低血压患者、容易头晕的人等。

用糖尿病患者举例:泡脚需要特别注意水温和时长,因为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会使手足对触觉、振动、创伤、温度的感知异常迟钝,容易感觉不到温度出现烫伤问题。

〔参考文献〕

[1]詹晓平. (2007). 经皮给药系统中控释膜的制备和表征.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交通大学).

[2]Guy, R. H. (2010).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In Drug delivery (pp. 399-410).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31] Hu, Q., Zhu, W., Zhu, Y., Zheng, L., & Hughson, R. L. (2012). Acute effects of warmootbath on arterial stiffness in healthy young and older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2(4), 1261-1268.

[4]Kräuchi, K., Gasio, P. F., Vollenweider, S., Von Arb, M., Dubler, B., Orgül, S., ... & Stutz, E. Z. (2008). Cold extremities and difficulties initiating sleep: evidence of co‐morbidity from a random sample of a Swiss urban population.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7(4), 420-426.[5]Bailey, T. G., Cable, N. T., Miller, G. D., Sprung, V. S., Low, D. A., & Jones, H. (2016). Repeated warm water immersion induces similar cerebrovascular adaptations to 8 weeks of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training in fema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7(10), 757-765.

[6]关子安. 现代糖尿病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12月29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意来源:网易浪潮工作室

封面设计:blurr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