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

蔡琰,字昭姬,后因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1)

▲蔡琰,字昭姬

在后世无数学者眼中,给蔡文姬的定位都是两个字:才女。

词曲弹唱的才华集于一身,她的成名曲就是一首自己作词自己谱曲顺便还自弹自唱的《胡笳十八拍》。

这要是搁现在,和她签约的娱乐公司绝对会把她打造成一个天才歌手的形象,然后死命拗人设,吸一大波情怀粉。

其实好像差不多也已经如此。

为了打造这一形象,后世学者把能翻的典故都翻出来了:听音辨弦,默写古籍……如今连月球上的环形山都用她命名。

国人爱才。历史上有才的女人不多,蔡文姬更是才女中的才女。不仅善文学,还通音律、精书法。

中华文化流淌到三国时期,在三分天下群雄逐鹿的大背景下,不乏豪气干云之作,可蔡文姬的作品却是满篇哀感顽艳。尽管其作多散佚,一首《胡笳十八拍》就已经足够奠定她的文学地位。

这首颇负盛名的曲子究竟表达了什么?

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我想回家。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2)

▲胡笳十八拍图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东汉末年,狼烟不休;黎庶相别,动如参商。

蔡文姬的父亲是蔡邕,蔡邕官很高,相当于现在国家部委部长,正省级干部。

那按理说,蔡文姬的一生,纵使不能娴雅高贵,锦衣玉食,至少也本该过着"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的小资生活。

可在那样残酷的时代威压之下,无论是谁,都不免输给了所谓"命运"。

何况一介女流。

"流离人不如太平狗",生逢乱世,饶你是千金之躯,也是能是流民之命。

天不仁,因为天不能仁。也只有在这乱世中,才人人平等。

国破家安在?她从此远赴异国他乡,前路未卜。

这第一拍,已唱尽了声声无奈。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3)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其实,外界的戎马倥偬从来是与女子无关的。

彼时的她们只需要静静地坐在深闺之中,吟风弄月、兀自清丽便可。

如今炮火四起,谁都有可能在下一秒就长眠不醒。

所以,命比面子重要。

蔡文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了活下去,什么节操、什么志气,她统统都不要了。

毕竟,只有活着才有未来的种种可能。

掳往匈奴的长路漫漫,足下是寒风凛冽,头顶是星夜苍茫。再多的志气,也早已被这漫漫黄沙淘尽了。

可她问心有愧啊。

良辰美景时的低吟浅唱,在流离失所中,终是变为了晓风残月下的悲歌断肠。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她要唱,呕哑嘲哳她也要唱,声声泣血她也要唱。

这第二拍,唱的是苟且中的不甘。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我到了胡人的领地。

漫天黄沙常常飞进我的眼睛,搁得我生疼。

这些蛮子把竟然皮毛当衣服穿,真是毫无人性。

我闻不惯那股子羊膻味儿,我听不惯半夜喧闹的鼓声,我水土不服,我想回家。

我好恨啊,回不了家不如死了。

可我要活下去。

活下去,有朝一日我或许真的能回家。

那我就活着吧,努力的活着,再艰难也要活着。

皮草我穿,羊肉我吃,鼓声我忍,因为我要活到回家的那一天。

第三拍,她在满腔愤恨与绝望中找寻希望。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异乡的日子不好过,可她不能让自己现闲下来。

因为一闲下来她就会发现,周围没一个能聊天的人。

她很孤独,昼夜劳作,入耳的只有声声蛮语。

在中秋节的晚上,她会背靠水井席地而坐,抬头看看满天繁星。

因为月亮被风沙和乌云遮住,看的不真切了。

这个时候,家里后院的桂花应该开了吧。倘若这时候坐在后院抬头看看,月色一定分外皎洁。

街坊邻居都在看月亮吧,只有我看不到了。

为什么今年的中秋这么凄惨呢?

四拍已成,阵阵歌声穿不透愁云惨雾。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

或许每个人都是不自由的,但天上的飞鸟却无拘无束。

蔡文姬看着雁阵排成一撇一捺的"人",一个来回她就老了一岁。

它们落脚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吧。

她多希望南飞的大雁能帮她捎去对家乡的思念,北归时带回能抵万金的家书。

可她只能看着雁阵从头顶飞过,一年又一年。

月已满西楼,雁字何时回?

五拍思乡情更切,却封不进三寸尺素。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晓看长城暮听泉,幽咽泉流冰下难。

那泉水冰寒刺骨又如泣如诉,却都比不上文姬此时心中的苦寒。

每每日出她都会眺望家的方向,可长城这么长,望家乡,杳然何处?

这一路西行,黄沙聚了又散,她的脚印早已不见。

六拍弹罢,她不愿再弹。

可这离别愁绪,未曾断绝。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4)

▲胡笳十八拍 第七拍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胡人是游牧民族,可汉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观念早已在蔡文姬心中扎根。

胡人像幽灵一样在西北广袤的黄土上游荡,哪里水草丰美就在哪里定居,吃干喝净就拍屁股走人。

在他们眼里,或许从不知道什么是"家"。

作为俘虏,她不得不跟这群豺狼虎豹似的人朝夕相处,不得不接受没完没了的迁徙。

远离故土也罢,竟然还居无定所。

她更想家了。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第八拍时,她压抑的情绪已然到了顶峰,无数的质问倾泻而出:

苍天无眼,让我独自一人飘零在这异国他乡!

倘若真的有神明的话,为什么不来拯救我啊!

我从未辜负苍天,为何如今苍天负我?

空旷的天地吞没所有声音,怨愤无法上达天听,回声也无法传来。

仿佛吸收了她所有的痛苦一般,让这个悲伤的女人,放肆地哭。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蔡文姬最美好的年华都葬在了那荒茫大漠里。

这样的境遇下,其实她是渴望被爱的。一个女人苦苦支撑,实在太难。

可是年华易逝,就像指间飞扬的流沙,随着滚滚云烟一同去了。

她本该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的。奈何明珠蒙尘,黯淡无光。

拍数有九,人难长久。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蔡文姬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深知边庭苦。

昨日那个埋在黄沙里的少年,也许家乡还有一个少女在梦中都盼着与他相见。

佛说有八苦,五苦爱别离,她已经很苦,又何必再让她看着别人跟她一样苦。

一场战事结束,王侯将相各有输赢。只是百姓,永远是输家。

十拍已全,人事难全。

其后还有八拍,写的都是同一件事。

相传蔡文姬被掳期间曾为左贤王诞下二子,朝夕相处

十二载光阴荏苒,年华流转呼啸而过。

那年春天来得分外早,阳光也分外温暖。

应是天地知晓汉家天子讲和了吧。蔡文姬这样想。

她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左贤王不舍得两个孩子。

夙夜故国梦重归,可真到了重归之时,又如何在骨肉亲情与家国故土间抉择?

胡马终是依北风,越鸟尚且巢南枝。

她只是想回家。

命运不公,她已经等了十二年,为何还要将如此大的代价加诸于她?

她选择了后者,北方的草原同儿女情长一起,在她身后渐行渐远。

星河渐落,骨肉分离,从此山长水阔,后会无期。

走着走着,她觉得眼眶好涩,脸颊好疼。

原来泪已风干。

胡笳本就是匈奴乐器,十八拍曲终,便散在那漠北的长风里,伴着她的思念去到孩子身边吧。

如果可以,她多希望从没机会写出这首曲子。

倘能长守故国月,肯教苦楚炼才情?

风冷冷地吹,一如十二年前那般。

故土一别十二年。

离人当归。

唐朝时期有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叫王昌龄,他写了这样一句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朝初年跟东汉末年一样,战乱频繁。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5)

▲唐末战乱

男儿纷纷披坚执锐,奋勇杀敌。

于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于私,若是凯旋归来策勋封侯,从此前程似锦,更是再好不过。

所以女子也大都为自己的夫婿能够上得战场为国效力感到无上光荣,甚至鼓励他们参军。

但这句诗却话锋一转:

你能提枪纵马、保家卫国实在是令我骄傲。

只是今天一个人站在阁楼上,看到春草又长了,柳条又青了,才忽然意识到你已经走了好些年头。这是我们错过的第几个春天,我也早已记不清了。

为你骄傲是真的,可我后悔也是真的。

今年的春草又绿了,远征的你归不归呢?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王昌龄以女子的口吻将这种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是个汉人,却也是个女人。

多少个寒冷的夜晚她独自一人守着更漏悠长,痴痴地盼着有朝一日那个人能随着边关的捷报一同回来,与她一起去看一看,曾经约定的山水万千。

千里黄沙英雄冢,或许昨夜梦中那个人,已经长眠。

可她只有日复一日的等。

即便当初她是鼓励相公参军的,如今也难免后悔。

更何况被掳走的蔡文姬呢?

如果我能一直待在家中,陪在父亲身边,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我宁可默默无闻一辈子,也不要当什么千古才女。

当这个才女的代价太大了。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6)

▲王国维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

这《胡笳十八拍》,正是以血写就!

可是她不愿写的,她本不需要写的。

就像卓文君在司马相如变心后写出一首"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的《白头吟》。

两情若是久长时,正是在朝朝暮暮。

如果能像凡尘中的野花一样与心爱的人朝朝暮暮,谁愿意当那夜月孤寒挂长空?

我得以写出这样一首人人称赞的诗,竟是因为你我的悲剧啊。

为什么要用你我之间这场荒唐的悲剧成全我才女的美名呢?

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结局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可我相信故事的主人公一定是宁愿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早上起床,我给你端上一桌热气腾腾的小菜;上午你读书耕田,我坐在屋门口晒着太阳给你缝衣服;下午一起手拉着手去集市上转转,兴许能碰上你喜欢的那个书商出来摆摊;晚上躺在草垛里一起看星星,累了就枕头而眠;无论何时睁眼,你就在我身边。

不要什么感人肺腑的地老天荒,不要什么超越生死的荡气回肠。

就是想跟你搭伙过日子,跟你调笑拌嘴,跟你烂俗地白头到老。

蔡文姬最爱的人(蔡文姬我不想当才女)(7)

就像沈从文看遍大好河山依旧对张兆和说世间始终你好。

就像胡适经历六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还是回到了大字不识的江冬秀身边。

就像林徽因走过徐志摩的炽热和金岳霖的深沉最终对梁思成说要用一辈子来回答他。

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些才子佳人的文学造诣,华星秋月值得我们世代仰望。

可是褪去文学家的光环后,故事中只是几个普普通通的男男女女罢了,像我们一样平凡。

所以请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小小的私心。

所以蔡文姬,用她最美的年华历遍沧桑后,只是想在故土默默地倾尽余生。

不必更多。

参考资料:《胡笳十八拍》、《后汉书·列女·蔡琰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