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

#头号解忧馆#如今的父母经常听孩子说:你生我的时候经过我的同意了吗?是你强制性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所以你要养我一辈子?

开个玩笑吧!爱是男女生理的本能需求,但结出的果未必全是甜蜜的小天使,也同样有可能会有令人头疼的小冤家!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1)

听到孩子说出如此如雷贯耳的话,不仅仅是天打五雷轰顶的令人震撼,很多父母也可能被孩子们发出的神逻辑直接洗脑的同时,也陷入环环相扣的焦虑重灾区而痛苦不堪!

对于很多人的直接反馈,有可能都是在内心里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到底上一辈子自己究竟造了什么孽,竟然能生出这个不懂事的熊孩子!

可是也同样会有很多家长,很高兴,很振奋自己的孩子竟然能提出这么严丝合缝,令人无法反驳的问题感到惊讶?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2)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呢?

为什么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感到焦虑与怀疑,而有些家长却感到喜欣若狂如获至宝的兴奋呢?

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您究竟是喜欢自家的孩子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暖宝宝,还是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才思敏捷,持有不同看法的天才宝贝呢?

相信很多家长,对于这个问题,几乎都是不约而同地抛出,如出一辙的答复,这两者其实我都喜欢!

可能太多的人都会做出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的天然性选择,但却无法平复孩子们给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激荡出叛逆性中伤所带来的本能性抗拒!从而陷入爱与恨的自我冲突之中无法自拔!

因为不管是谁,人最惧怕的就是,偏偏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至亲至爱的人,在背后里,给自己毫无防御的状况下,最致命最无情的一顿爆击!

在这里我把它称作父母对于孩子防御体系的全面崩溃,所以才会在孩子们反应出叛逆时,家长们自然而然展现出愤怒,焦虑,痛苦的本能性无能反馈!

幼儿叛逆期,自我意识苏醒

倘若我们能够对孩子们的叛逆举动换一种看法,也许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也会同样与孩子冰释前嫌,从归于好,这样难道不好吗?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表现出的叛逆行为不仅不会怪罪,反而欣喜若狂,感觉如获至宝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说起,为大家解释这个问题?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3)

其实每一个小孩,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在母亲的子宫里经过十月怀胎,孕育而出的生物性高级动物罢了,几乎在出生后的两年左右里,他是几乎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这个时候也是家长们最喜爱的时刻,因为他们就好像一个特别可爱的小玩偶,给父母带来无限快乐与生而为父为母的成就快感!

可是,突然间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抗拒特别不听话,学会了给爸爸妈妈说“不”,给他们吃个水果,或者剥个鸡蛋,他们在情不自禁的用手往外推,或者故意打翻!这个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很奇怪,他为什么小孩会变得如此不听话,他会突然变得叛逆起来?

这是因为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有了激活的征兆!从最本能的需要变得越发喜欢与讨厌的真实情感表现!这个时候他们的口里说出的“不”,不再是最基本的生理的需要与不需要,而是喜欢或者讨厌的意思!

还有更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以前你会发现,孩子特别小的时候,见了陌生人不是那么抗拒,可是如今遇到类似情形,会天然性地躲避,可是有时候他们却很会迎合他人,其实这也是喜欢与讨厌的自我感情流露!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2岁左右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期,就是因为小孩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形态的初始化!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看法的表达符号,最明显的特征就情感上的表露符号:喜欢和讨厌!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您的孩子,终于从一个生物体的高级可爱的动物玩偶,变成一个更为高级的有意识的小人,正在向世界表达自己对于外界的看法与观点啊!

孩子6——7期间进入少年成长性叛逆

其次,也就是当小孩6——7岁左右,孩子们会出现明显的成长性叛逆,他们有时说出的话,仿佛会感觉,好像一个小大人,我同事有个小孩,也正处于这个年龄。他的爸爸妈妈说,可不可以把你的玩具,拿给你舅舅家的弟弟玩。孩子说:不行,因为那是我的,他要玩,那就要他的爸爸妈妈去给他买!我的天哪,这简直成了小人精。

还有一次,他妈妈说,周末放假了,我们一起去姥姥家好吗?孩子说:妈妈不好,你不是上个礼拜给我讲过,这个周末带我去游乐场吗?我同事对我讲:天哪,现在面对他,看来还真的不能小瞧,简直不是一星半点的不听我的话!我对他说,孩子长大了,人家有自己的想法啦!你得尊重他的意见才对!可是我同事说:“本来是不回老家去的,可是我母亲生病住院了,趁着周末,赶紧得回家看看啊!帮她做点可口的饭,洗洗衣服之类的。”“哈哈,那你得好好和你家小神兽商量了”我笑着说!

这个阶段的小孩,我把他总结为可爱型叛逆期,因为他们的看法总是那么可爱,而且不断向父母强调,您得说话算话啊!

14左右——到20多岁进入青春叛逆期

第三个叛逆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性讲的14岁左右,孩子们在青春期的叛逆爆发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家长们为此头痛的时候,经常性听到自己的同事,或者亲戚讲,我家那个神兽,你就别提了,简直无法理喻!跟我与他爸简直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周末我说,我们一起去爬山,他说不去,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去游泳,你们自己去吧!哎,仿佛就感觉这个孩子白养了,和他的同学们亲!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4)

我对他们说:“你家孩子,还没告诉你,你们生我的时候都没经过我的同意,凭什么现在什么事都让我顺着你们啊!您觉得这样做合理吗?我家表姐给了一嗓子,你侄子人家说的更气人:你生我的时候经过我的同意了吗?是你强制性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难道就不允许我强制性干自己喜欢的事吗?我表姐生气对我说:你不知道,听到这话我都快气炸了,感觉自己就生了个冤孽,专门来跟自己讨债的!

嘿,话赶话,就这样来了,孩子进入青春期,成为了家长话题矛盾的重灾区,几乎所有家长对于自己的小神兽都痛苦不已。特别是现在阶段,正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们都在拼尽全力,不计血本,挖空心思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可是神兽们毫不例外,思维敏捷,想法各异,理由充分,却与父母针锋相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与恨的博弈成了现实中抹不去的烦恼标识!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5)

我表姐说,这可怎么办呢?

我说:“姐,你在高中的时候就跟我姐夫谈恋爱,气的我小姨经常性以泪洗面,你都忘了吗?现在嘛!是不是很蹊跷,报应来了,是孩子给他姥姥替天行道好吗?我姐听了,打趣的说:“我当时瞎眼了,能看上你姐夫,他们父子俩,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我说:“哎,自作孽啊!”

好了,玩笑开完,言归正传,我们再来说说.青春期时的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在成长阶段,也是从不完全期到完全意识认知期迈进,也就是说,孩子正在从一个法律上所讲的不完全行为人,向着一个完全行为人的成年转变,而此时他们的意识发展,也是从对父母的依赖性——迈向自我独立性的过度期,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成长的最烦恼期。

简单来讲,这个时候的小孩从生理方面,慢慢向着成年人成长进化,女孩有了例假,形态特征更趋于成年女性,男孩子雄性激素分泌,还长胡须,体毛开始旺盛,生理反应开始成熟,脸上长青春痘,进入青春期!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6)

个人感情方面不仅仅再是少年时的喜欢与讨厌,或者承诺性依恋讨要,而是更为复杂的感情符号表达,甚至上升到爱的层面,但是由于自我认知的缺陷,自我意识往往还很不成熟。这个时候对于同伴的渴望与相关预期的独立性表达需求,高出了对于父母的依恋需求,正在形成属于自己的专属感情通道。

孩子们从对自己父母的依恋性的亲子关系上,表现的也更为突出,从依恋性到独立性的挣脱表达,最经常听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妈,你怎么那么唠叨,难道看不出我已经长大了了吗?”,但是又不得不受制于家庭中父母的约束,因为生活费从哪里来啊,自己还没有能力挣钱!对他们来讲,想依恋父母吧,但是成长让他们独立,想独立吧,但现实又得让他们依懒,你就说说,对孩子来说是不是也很苦恼!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7)

这个时候,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争夺表达上,经常性口出狂言:我那样做是我的个人权利,是我的隐私,你无权干涉,妈妈,请尊重一下我的个人隐私好吗?又例如:我难道不能自己决定我自己喜欢干什么嘛,为什么你和爸总是指指点点,偏偏给人无故泼冷水呢!

这个时候,父母总是担心他们还是个孩子,不够成熟,怕出个什么叉子,可是他们总是说,我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尊重我的个人权利,陷入无休无止的自我挣脱与父母管束的权利博弈当中!两者相争,因为无论谁赢了,或者谁输了,其实都是不被对方理解的彼此伤害,最终没有赢家!

比较倔强,有韧性的孩子,坚持己见,最终赢了这场与自己父母之间的权利性拉锯战,变的越发独立,拥有自己的主见,虽然表面上与自己的父母意见相左,但是内心里也会偷偷的想巴结父母,晚上做梦都想说通爸爸妈妈,获得他们的支持,向他们证实自己有能力!因为独立很重要,但对他们的认可更重要。

然而,比较懦弱的孩子,性情没有那么强韧,也有可能在这场拉锯战中,被自己的父母压倒式战胜,从此表面上看孩子很顺从,但是潜意识里却埋下了抹不去的抗拒感,当你回过头来,说你都20几岁了,也不出去找个工作,总是在家里啃老,你看人家谁谁谁的孩子,多出息。可是他/她会报复性的告诉你:“你生我的时候经过我的同意了吗?是你强制性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所以你就活该养我一辈子?”他们说出这句话,也许令您很难过,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他们的愤怒报复性表达呢?

生我的时候多么辛苦呀的歌(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吗)(8)

亲爱的家长们,小编今天之所以写出这篇文章,是想告诉诸位亲们,孩子的叛逆期,其实是成长期的本能性反应,大人们不应该与之采取对抗,而是应该充分理解和认知孩子们成长期的自我意识形成过程,懂得排解他们在成长中的烦恼,他们的不同意见,并不是我们经常性理解的不听话,或者叛逆,而是自我意识形成的看法与观点的正常表达,需要家长们给予认同与合理化疏导。

其实养孩子最共赢的方式,是家长们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去关注和记录自己孩子长大的心路历程,也同样是一场最可爱的人生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