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

文/ 白手起家

(一)定居藕塘

宋未元初,我中原之主被蒙古人所取代,常年战乱,农民生活艰苦。食不饱肚,GF随意残害百姓,多人逃出村庄,躲避战乱,出逃别处开荒种地。

三世祖蒋惟许在隆回四都蒋家湾为了继续发展另选别地,赶五牛携二子,穿山过境。数日之后,到达藕塘峪老屋场一大池塘。此塘十亩有余有莲藕,风景优美,山青水秀。牛已疲劳,就塘滚澡,一直不肯前行,用力抽打牛背都无济于事。牛已流泪,惟许动心,既不走就此安家。

在老屋场太坪里结草为庐,养育子孙。藕塘峪里风水宝地,良田千顷,绿水青山。土地肥沃,继承一代又一代。从惟许公算起如今二十几代,五千多男丁。地灵人杰,数风流人物,大清例进士蒋富赏,岁进士蒋子玉,同治举人蒋起凤。

如今藕塘村五组蒋艳芳北京大学毕业,留学英美。藕塘三组蒋琦博士就职中科院。藕塘人民好客,欢迎大家旅游投资,造就藕塘峪里幸福美丽乡村。

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1)

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2)

(二)白手起家

由老屋场前行200米转个弯就到"玉厚大院"。玉厚大院建院二百余年,蒋玉厚(族名蒋富泽)有亲弟兄三人。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分家时玉厚公一间草房,一穷二白。

玉厚公勤劳苦干,生了六个儿子,二个儿子耕地种田。四个儿子做手艺,勤俭实干。数年之后,建造了一正二横加槽门的四合院。青瓦木房占地千余平方米。还乐捐一千五百铜钱修惜字塔。

乔迁新居时,例进士蒋富赏,岁进士蒋子玉,同治举人揀选知县蒋起凤一同来道贺。举人文采百里闻名,亲题〈白手起家〉四个大字,写在槽门大匾上。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有神,一气呵气,堪成佳作。这匾我见过一米宽,二米长保存至今。

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3)

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4)

(三)事业有成

曾祖蒋昌秀是玉厚公第四代孙,生有三子传籍(别名蒋魁元〉1919年出生。身材高大,习过武。当时日本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爷爷传籍二十岁同堂弟入伍从军。加入国民革命军,首长胡宗南。开赴抗日前线,抗战中堂弟被炮弹大腿炸了个洞,爷爷也受伤。抗战胜利后回家结婚生子。

曾祖昌秀去世时,请了有名地仙看地。曾祖坟地后倚九龙山,前方是龙山村水库风水好。地仙说前水后山,富贵中间。这句话真验证了,爷爷三兄弟数二爷爷家最能干。二叔蒋河清,八八年组织一批人去乌鲁木齐淘金,几月下来赚了二万多成了万元户。回家修了二座红砖房。二叔小儿子德海青出于蓝胜于蓝,有生意头脑,三十多岁在岩口岔路口开了家批发部,人际关系好,会做生意,三年赚了几十万。

钱赚钱。2008年在岩口开发区,大观市场连开两家大商场。占地几千平方米,过年时生意最好进帐上万。胆大心细注定他的人生。前几年在镇政府旁买了块地建成佳兴商贸城成了总经理。我们生活会越来越好,携手同进,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美满,事业有成。

藕塘风景(隆回岩口镇藕塘奇闻趣事)(5)

作者:蒋德奎,藕塘村人,在《邵阳风土》、《隆回民间文艺》发表散文多篇 来源:高平峪.罗洪人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