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

童年读物,在中年后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四部是《牛虻》。这也是我本人童年时期读得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我的英文名是亚瑟,就来源于本书主人公亚瑟。

虽然对情节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因为年纪渐长,再读此书,还是有很多新的感悟和发现:

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1)

1、《牛虻》中的主要人物蒙泰尼里,真的很邪恶吗?

童年看的版本,都是把亚瑟的生父、神父蒙泰尼里当做十恶不赦的人,可能童年也是这样的“愤青”,认为这个世界上,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

现在再读《牛虻》后,我才理解到,即便是作者丽莲·伏尼契本人对这个人物也是抱着同情的心态。蒙泰尼里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你可以认为他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反派,但是这样的反派,并不是脸谱化的,他有他的个人魅力,否则不会被亚瑟当做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人物看待,也不受到许多人的尊敬,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挣扎,一如他早年抛弃亚瑟和其母亲,又如他在亚瑟被捕后的“大义灭亲”。

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2)

他很少真正表露自己,说话只说一半,但是站在“上帝视角”,又能理解他的“欲言又止”,他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又好像什么都在不言中。平心而论,这种反派是很难让人咬牙切齿去痛恨的,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性的弱点——我们的精神世界,可能就是这样的复杂难辨。

值得一提的是,重读后发现,《牛虻》原来还有中国元素,蒙泰尼里在抛弃亚瑟后,就是去了中国,然后再回来的。

2、亚瑟是一个非典型的英雄,但这恰恰是他的魅力所在。

《牛虻》这本书位列世界文学名著,是比较有争议的,因为这是被苏联挖掘出来的文学名著,后来被中国推广,在欧美主流的文学界,这部19世纪末撰写的小说,早就被人遗忘。

《牛虻》被挖掘出来,有给当时苏维埃革命找一些英雄榜样的宣传意义,不少苏联知名英雄和作家,就深受《牛虻》的影响,比如我们熟悉的保尔·柯察金,就是亚瑟的粉丝。我想这或许是欧美主流文学对这部作品不予认可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细看《牛虻》,就会发现,这可不是一个主流价值的英雄人物,他依然是19世纪文学创作才会出现的人物。

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3)

比如,亚瑟的私生子身份,比如亚瑟是被人蒙骗后,又被女友琼玛痛骂,遭遇重大心理打击,选择去“假死”,又比如他娇美的容貌,又比如他和蒙泰尼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又比如他和琼玛等人暧昧不清的情史……

亚瑟并不是那种后世文学中的典型英雄,他更像一个人,而这或许恰恰是他能够激励更多典型英雄前行,能够在一众脸谱化英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因为作品的主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脱了为了理想牺牲自己的层面,而是进入了人生哲学的探讨,虽然《牛虻》的结局也是牺牲,一如19世纪不少文学作品的主旨(《双城记》的结尾,不也是这种牺牲吗?),但是亚瑟这类人物是很难在其他作品中复刻的,在20世纪如雨后春笋般推出的英雄文学中也找不到,或许也不被允许写作。

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4)

作者丽莲·伏尼契的寿命很长,活到了20世纪后半叶,1960年在纽约去世,享年96岁,在人生末年,她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中国寄来的5000美金,还帮助了她改善生活。她看到了整个欧洲革命的蓬勃,二次大战的喧嚣,足够幸运的是,她的高寿,让她在人生中年(30多岁创作《牛虻》,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作家,这是创作的鼎盛时期)得以完成这部作品,不用背负压力和后世的岁月变迁,所以才让我们看到这部后世英雄文学的鼻祖级作品——当然,既是鼻祖,也同样难以超越。

3、不要随便对陌生人说贴心话。

如果说《牛虻》这部作品,还有什么教育意义,那么这一条是非常关键的。亚瑟之所以会遭遇人生的坎坷,与他轻信他人有关,是那种:虽然口口声声说不会告诉别人,口口声声说支持年轻人,但是转身就把你给卖了。

虽然作品有批判当时欧洲那些道貌岸然的卫道士之意,但是年轻人读到这里,又怎能不引起足够的警惕?

这种人难道现实中就没有了吗?

保尔读牛虻(三十五岁再读牛虻)(5)

不脸谱化正面人物,也不脸谱化反面人物,这才是一部绝世作品的基本要义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