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

“一将功成万骨枯”,顾名思义,在将领临敌指挥的背后是无数士兵们用白骨铺出来的一条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但往往有时候,一个优秀且成功的将军,除了要面临在战场上无时无刻都会痛失同胞的悲痛,他们在生活中遭遇“忠孝如何两全”的选择时也会变得顾此失彼、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生于1900年的徐海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授予大将军的军衔。论资排辈,在十大将军中名列第二,可谓是荣极一时。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1)

但所谓“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们的大将军为何不荣归故里?难道他不想跟族人和同胞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在别人看来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旁,如此简单的一件小事,对于徐海东来说却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一个愿望,也是他心中一根永远无法拔除的刺。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鄂豫皖地区,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往事。

在徐海东的故里,人们都不敢说自己姓徐,一群群的特务暗哨,在街上直接光天白日的抓人,抓姓徐的,男的拉着就在街口枪毙,女的就随手卖给人贩子。

后来徐海东的儿子,徐文伯在回忆起这段悲痛的往事时说:“死了,都死了,大伯,伯父,都死在蒋介石爪牙的枪口下,一共66口人啊,近亲27人,远方亲戚39人,等到后来解放的时候,父亲(徐东海)已经找不到一个同辈的人了。”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2)

这到底是什么仇恨,又是多大的怨气,江湖行事还讲究一个“祸不及家人”,到底发生过什么事,能让一代大将早年间遭到几乎满门被屠杀的厄运?此事,还需慢慢道来。

黄陂“臭豆腐”要革命

说起来徐海东,小时候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主。

1900年6月17日,徐海东出生于湖北的黄陂徐家桥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原名徐元清。

徐海东小时候就是妥妥的孩子王,拉帮结派上房打架的事没少干,小小年纪就知道组织一帮小子们打架,自己在后面指挥。

他还特别喜欢抱打不平,有一次一个地主家的儿子欺负人,小伙伴们都敢怒不敢言,徐海东跳出来:“就算是天王老子欺负人,老子也要揍他。”

于是带着人给地主家儿子一顿乱揍,因为这件事原本上的私塾,教书先生也不敢收他了。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3)

因为家里生活窘迫,十四岁的徐海东为了填饱肚子就不得不去当窑工,就是在窑厂里和泥烧砖做大水缸,也算得上继承家族手艺,徐海东祖上七代都是做这营生的。

那时候徐海东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经常光着膀子在窑厂里干活,回到家里就满身是黄泥,又脏又臭,哥哥嫂嫂们一见他回来都笑着说:“看啊,咱们家臭豆腐下工了。”

一来二去,徐海东就得了个“臭豆腐”的绰号。

当了11年的窑工,25岁的徐海东依旧是经常食不果腹的“窑花子”

但慢慢地长大了,饱受世间冷暖的徐海东也开始思考起来生命的意义,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在江湖这个大学堂里,徐海东也逐渐的开始去想,民主、阶级斗争、自由、革命,这些生疏却让人听着热血沸腾的词背后有什么深意。

1925年,湖北各地开始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革命运动。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4)

徐海东得知这个消息,立马选择加入队伍,他也要跟着共产党去革命。

随后经人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运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徐海东第一次改名,将父亲起的“元清”改为“少奎”。

他说:“要参加革命了,必须有个配得上气势的名字,元清叫起来太软,还是少奎听起来有气势。”

其实他不知道,家里乡亲们知道他要参加革命都很支持,只不过还是更愿意亲切地叫他“臭豆腐”。

徐海东加入革命队伍之后,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因为每次都是拼了命往前冲,把小时候打架那种不要命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性格又直爽,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先后担任书记、大队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位,在革命队伍里算得上风生水起。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5)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徐海东开始展现自己过人的军事天赋,虽然从来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但好像骨子里天生就会,在怎么带兵,怎么训练,怎么打仗这方面,徐海东仿佛无师自通,总是能发现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加上他那不要命的冲劲,总是能无往不利,有他的地方能打赢的几率就大很多。

后来问到这些,徐海东总是笑着回答:“哪有什么天赋,小时候打架打多了,不会打的时候就躲在后面看着别人打,可能是积累出经验了吧。”

惨遭灭门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徐海东逃过了敌人的搜捕,在党的帮助下,秘密逃离武汉,返回黄陂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回到黄陂后的徐海东很快组建了农民武装自卫队,自己担任队长,带着乡亲们一起“打地主”。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6)

但随即而来的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又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不得已徐海东只能回到徐家窑,用窑工的身份做掩护,继续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党的力量。

1929年徐海东又组织领导了“年关暴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有效地给予敌人重创,徐海东也为革命留下来一批批火种。

一次次的革命运动,当时已经惊动了蒋介石,虽然最终由徐海东领导的起义都被镇压下来,但每一次蒋介石的队伍都是损失惨重,且一次也没能抓住徐海东,气的蒋介石曾经大骂:“难怪人说徐少奎(徐海东)是臭豆腐,真跟臭豆腐一样,又臭又粘,黏上了就甩不掉。”

气是真的气,但对于徐海东的才能又不得不佩服。

徐海东整军打仗的确是有一手,在治军方面是出了名的严,他自己就曾经说过:“老子不是军阀,但就是有军阀的做派,不是在生活上,而是在战场上,我说什么,当兵的就必须听什么,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7)

有一次遭遇敌军一个师的火力,徐海东就只有2000人,挖战壕时将士们都很忐忑,徐海东就挥着自己的小马鞭挨个战壕视察工作,看见不对的地方立即小马鞭就挥上去,好像一点都不担心会输赢,就跟在演习的时候一样。

最终徐海东的2000人擒获了地方的师长,国民党师长自己输的是莫名其妙,战后问徐海东:“阁下治军打仗颇有才能,敢问是黄埔几期的。”

徐海东听闻笑答:“老子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没能抓住徐海东就算了,偏偏自己还损失惨重,这让蒋介石对徐海东是咬牙切齿,一度挂出悬赏要拿徐海东的项上人头,悬赏令上开出了25万的高价。

1930年前后,徐海东就像一根鱼刺,狠狠地扎在国民党高层的咽喉里。

蒋介石心想,既然抓不住,那就从家人下手吧,他多次派人去徐家老宅游说,希望说服徐家人能够策反徐海东。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8)

徐家也是一门忠烈,虽有预感即将有大祸临头,依旧不卑不亢地拒绝蒋介石每次派去的人,最终蒋介石也失去了耐心,下达了“灭绝徐家”的命令。

当初选择走上这条路,徐海东就知道“忠孝不能两全”,他尽量避免回家,不想给家人带来麻烦,谁曾想该来的也没能逃脱。

徐海东的母亲曾经对徐海东说:“儿啊,革命是光荣的事,娘支持你,家里人也都支持你,你放心去干吧。”

1930年蒋介石派人冲进徐海东村子里,遇见人就杀,男的枪毙,女的贱卖;第一次就有二十多条人命惨遭毒手。

随后还没完,持续地对徐家人进行搜捕,屠杀。接下来的几年里,只要是跟徐海东沾亲带故的,甚至周边只要是姓徐的,都没能逃脱蒋介石的魔爪。

因为一个人,差点灭了一门。徐海东之后收到消息后对着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大骂蒋介石:“你个枉为人的畜生,有我徐海东的一天,我就让你蒋介石不得安生一天。”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9)

英雄的辉煌与落幕

1930之后的一段时间,徐海东在战场上越发的拼命,一方面他想革命早日成功,还大家一个太平盛世。

另一方面,他想起无辜惨死的亲人们,越发的想为他们报仇。徐海东手下带出来的兵在他的带领下,也深受感染,打起仗来从不退却,一度让国民党一听见是徐海东带的队伍,就根本不想交手。

其中有一场在于家河的战斗中,敌人的子弹从眼窝穿进去,从后颈出来。警卫员看见了连忙上前拉下徐海东:“军长,您受伤了。”

徐海东当时就怒了:“谁受伤了,我一点事都没有,那是敌人的血。”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敌人退去,徐海东才跟着警卫员去包扎伤口。

其实真要论起来,徐海东最大的功绩除了在打仗方面颇有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带领了红二十五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一路打到陕北完成大会师的长征,这里的长征区别于我们所熟悉的跨雪山过草地的长征,但从对推进共产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上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下,中央红军,红二军,红四军被迫转移战线,开始了长征。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10)

徐海东当时带领的红二十五军已经跟党中央断了联系,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跟中央会合,北上,以及南下。

徐海东曾经说过,这是上中下的三条对策。

得知红一军与红四军在松潘会师的消息徐海东一路打到天水,但是没能迎接到中央部队。蒋介石这时候也下令“先灭徐匪,再剿朱毛”徐海东面临的压力陡增。

于是只能在南下跟北上中选择,在没有中央指示的情况下,徐海东跟政委吴焕先商量时说:“咱们现在就像是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当时的处境,身后有一条大渡河般的泾水,渡过去咱们就还有希望,渡不过去咱们就只能全军覆没。”

吴焕先也支持徐海东北上的提议,于是徐海东带着红二十五军浩浩荡荡的往川陕进军。

历经十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路打过去,徐海东终于在陕西跟刘志丹会师,并在一个月之后等到红一军成功抵达,宣告了国民党围剿的失败以及长征的胜利。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11)

在后来跟毛泽东见面时,毛泽东对徐海东长征进军陕西这一举动表示了赞扬,称赞徐海东为红军的有生力量做了保留。

后来毛泽东方面军经费紧张,战士们没有过冬的物资,找人跟徐海东开口。徐海东问自己的财务:“咱们账目上还有多少军费。”

财务官说:“咱们还有七千。”

徐海东于是命令到:“账面上留两千,拿出来五千给红一军的兄弟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海东更是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在皖东的周家口率领新四军与日寇激战了三天三夜,连日军也不得不屈服。

徐海东打仗太拼,身上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区域,前后17处伤疤,17处弹孔。正是因为积劳成疾,徐海东在1940年终究一病不起。

静养一段时间之后,依旧会时不时地发病,一发病就吐血。当时刚年仅40岁的徐海东,只能告别了驰骋多年的战场。

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徐海东都没能再重返战场。

在病榻上躺着的徐海东在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自嘲道:“我这个病恹恹的糟老头子终究还是熬过了小鬼子”,满是心酸,又让人听出无尽的落寞。

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后人(蒋介石有多恨徐海东)(12)

但纵使宝刀归鞘,新中国不会忘记徐海东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也不会忘记徐家丧生在革命进程中的66条人命。

1995年为了表彰徐海东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央授予徐海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的职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