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六大宠臣(雍正首辅并非张廷玉鄂尔泰)

向敬之

1

雍正在清朝最大的政治变革为设立军机处,将内阁基本排除在朝廷核心决策之外。龚自珍在《上大学士书》中写道:“军机为谕之政府,内阁为旨之政府;军机为奏之政府,内阁为题之政府。”雍正帝命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鄂尔泰入军机处协办机务,而只在内阁的大学士所职掌范围被明确限制为日常政务处理。

因而,很多人认为雍正内阁首辅,为张廷玉和鄂尔泰。张、鄂为内阁首领不假,但论内阁首辅,该是马齐。马齐自雍正元年三月由武英殿大学士改任保和殿大学士起,直至雍正驾崩后一月卸任,都是名副其实的保和殿首席大学士。

张廷玉于雍正六年三月、鄂尔泰于雍正十年正月入值保和殿,且被雍正临终授为顾命,遗诏死后配享太庙,宠冠群臣,但他们在内阁一直排名马齐之后。只是由于马齐在雍正朝的史料记载严重欠缺,没有雍正帝之于张廷玉、鄂尔泰那么多亲密接触扶持的文字证明,显得盛名不显,甚至被人们遗忘了他一直是内阁首辅。

马齐的资历老,能力强,威望高,在康熙朝两度出任武英殿大学士,达十七年之久。而且,他在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九岁时任左都御史,就和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一起列位议政大臣,开清史先例。康熙帝曾多次赞赏他廉洁奉公、刚直不阿。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圣祖驾崩,世宗继立,雍正帝当即“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清世宗实录》卷一)。

雍正的六大宠臣(雍正首辅并非张廷玉鄂尔泰)(1)

雍正明黄辑线绣云龙天马皮龙袍(故宫藏博物院)

雍正帝特颁谕旨,强调自己因丧父内心纷烦,掩抑即位成功的喜悦,命群臣所有启奏诸事,除其藩邸事务外,都须交送四大臣;而凡有谕旨,必经四大臣传出。

雍正帝以这种方式首重允禩,晋和硕廉亲王,封理藩院尚书,委管工部事务,对争位最大对手以示优宠,旨在稳住八王党的不满情绪。马齐曾是允禩的死忠粉丝,险被康熙处死。康熙当时认为马齐打了小算盘,欲在谋立允禩成功后恣肆专行。

雍正改元定局后,逐步将与允禩亲密之人尽行遣散,如强迫允禟至西宁军前效力,以大不敬之罪抓捕允䄉回京拘禁,软禁大将军王允禵在景陵附近的马兰峪读书,并派人领重兵监视。雍正对允禩予以孤立,并多次晓谕臣下不要重蹈朋党习气,对名义上的二号首长敲山震虎。他的黑名单中,似乎没了马齐的名字。

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世宗率大学士马齐等奉圣祖皇帝及其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设更衣帐房。新制的神牌,油漆味大。雍正大怒,命管工部的允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庙前一昼夜。雍正帝对允禩等防范训斥,敲打严惩。然而,雍正在晋升帮助自己即位成功的两大重臣: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为太保时,将保和殿大学士马齐一并加为太保。

太保与太师、太傅位列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最显贵的荣誉称号。雍正封完太保后,又追赠曾外公、一等公佟图赖太师,追赠舅公、一等公佟国纲、佟国维太傅。

虽然太保马齐没有像隆科多、年羹尧那样得到双眼孔雀蓝、四团龙补褂、黄带及鞍马紫辔的赏赐,但隆、年二人很快盛极而衰,而马齐却没有因为曾带头举荐允禩为皇太子,遭到雍正帝的疯狂打击。

2

马齐推举允禩为储君的事情,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八年间。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太子胤礽被以疾病废储,幽禁高墙内,康熙帝郁怒成疾,无日不流涕,甚至梦见太皇太后颜色殊不乐,但隔远默坐,与平时不同,还梦见赫舍里氏皇后以皇太子被冤说情。他以梦说与诸臣听,用意很鲜明:痛心,复储。

国舅兼国丈、前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佟国维启奏:“皇上治事精明,断无错误。此事于圣躬关系甚大,请度日后若易于措置,祈速赐睿断;若难于措置,亦祈速赐睿断。总之,将原定意指熟虑施行为是。”(《清史稿·佟国维传》)

佟国维为外甥兼女婿的江山永续考虑,但不为胤礽考虑。他是支持皇八子胤禩的。虽然康熙帝对这位舅舅兼岳父,总直呼其名甚至经常训斥,但对他的一片苦心还是欣然接受。于是,康熙下发谕旨,命诸大臣保奏诸皇子中优秀者为皇太子。

时任武英殿大学士马齐曾任户部尚书时,同太子胤礽有过合作。但,他心向胤禩。

胤禩广有善缘,有八贤王之誉。裕亲王福全曾向弟弟康熙举荐他: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胤礽虽有深明大义、为人谨慎的一面,但被康熙过分宠爱放任而性情乖张,不免在共事中同刚直的马齐闹了不少矛盾。

雍正的六大宠臣(雍正首辅并非张廷玉鄂尔泰)(2)

康熙特谕不许马齐参预此事,有三种可能:一是他德高望重一呼百应,二是他位高权重影响朝局,三是他不满胤礽另推胤禩。马齐没有体会到康熙有意复立胤礽的用意。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阿灵阿等书“八”字密示诸大臣,胤禩取得了绝大多数票。

康熙郁闷了一段时间。第二年正月,康熙问群臣,去年他身体违和时,命大家推举新储君人选,为什么大家都选了胤禩。究竟是谁在暗箱操作?

大臣们都说是自发的,没有首倡者。康熙仍不罢休,直接说是佟国维、马齐授意,群臣附议了他们。

作为一个垂暮老父,康熙帝对于胤礽既废之后,诸皇子觊觎储位结党营私,骨肉成仇,让他无不心痛。于他而言,胤礽出身丧母,两岁立储,是他亲手抚育成才,颇有帝王气象,但因其溺爱骄纵,过失不少,究非大恶。他懊悔仓促废之,更恨这些势利的大臣助长“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四)。

康熙不想彻底放弃自己精心培育的嫡长子,更担心胤禩借着太子被废的机会, 邀结人心,与朝臣结党谋夺储位,成为另一个更加强横的“皇太子”,威胁自己的皇权。他不但要将胤禩锁拿,交予议政王大臣会议审理,更要威慑他的支持者。

马齐自证清白,称不知情,但没讲究说话的策略,态度很强硬,还拂袖而出。

康熙很恼火,找来大学士张玉书问话。张玉书落井下石,直指马齐称大家都要立胤禩,故而他和大学士温达才同行保奏。

康熙大怒:“如此不诛,将谁诛乎?”(《清史列传·马齐传》)下令将马齐族人一并捉拿,拟将马齐斩立决,最后因“任用日久,不忍加诛”,交由胤禩拘禁。

然而不久,康熙帝又将马齐起用,负责与俄罗斯的贸易事务,后又命他总管内务府。几年后,康熙帝见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成为了言官核心,领导汉官大有倾倒满臣之势,很是不满,于是命马齐复掌武英殿,在抗衡中重占了上风。

马齐能在康熙绝对权威下,大难不死,复任首辅,与其杰出的理政能力不无关系。

3

不仅如此,马齐应该是一个秉公持正的朝廷大佬。不然在雍正帝对政敌兄弟及其支持者疯狂打击时,为何却厚待曾极力推举胤禩为储君的马齐?

虽然雍正帝曾说过马齐等大学士“不肯尽心办事”,“漫不经心”(《雍正起居注》第一册),但他强调:马齐出任大学士二十多年,非常敬谨宽厚。康熙帝出巡,马齐每次随从,都是出力很多。他连马齐因议立允禩被贬的那几年也忘记了!

他充分肯定了马齐善于办理朝政,任劳勤勉,总理事务竭尽忠诚。雍正特赏其一等轻车都尉,加上他所袭的一等男爵,合为新给世职二等伯。

雍正六年三月,大学士张廷玉由文渊阁改授保和殿时,马齐已独掌保和殿五年。

雍正的六大宠臣(雍正首辅并非张廷玉鄂尔泰)(3)

雍正帝与张廷玉剧照

张廷玉、鄂尔泰职事保和殿,俱为少保,名列太保马齐后。雍正还与马齐家缔结了儿女亲家。雍正五年七月,皇四子弘历奉命迎娶马齐弟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嫡福晋。雍正有意让马齐的侄女成为后继之君的皇后,即乾隆帝最爱的孝贤纯皇后。

李荣保累迁不过察哈尔总管,雍正择其女为未公开储君的元妃,无疑是看重马齐的缘故。雍正还将马齐另一弟弟马武,授领侍卫内大臣,死后按伯爵待遇赐抚恤。

此时,雍正帝正在忙于严惩已改名的允禩,将其定罪四十款,很快圈禁至死。而康熙四十七年群臣推举允禩为储之事,雍正帝并未忘记。雍正二年,他追责已死多年的前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与左都御史揆叙,夺官,削谥,将他们的墓碑改镌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他将助其登基的第一功臣隆科多定罪幽死,也有牵连议立允禩的原因。

马齐作为议立允禩的操盘手,是反胤禛继位的带头大哥,却没因此遭雍正秋后算账、严厉追责,反而受到顶级优待,成为政坛常青树和皇帝的姻亲,很让人奇怪。

这,或是马齐早早投靠了雍正,与允禩撇清了关系;或是马齐并未实际操盘,对答康熙时,完全根据允禩的人望做出的判断,结果做了康熙的出气筒。

更让人奇怪的是,马齐作为雍正朝内阁首辅,历时十三年,这段历史却为《清史稿》记载得极其简单:“世宗即位,降敕褒谕,予一等阿达哈哈番,寻命袭其祖哈什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进二等伯,加太子太保。雍正元年,改保和殿,进太保。三年,复降诏褒其忠诚,加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其子富良袭。十三年,引疾乞罢,许致仕。”其以病请求退休之事,还是雍正驾崩、乾隆即位一月后的事情。

这,与他在乾隆朝四年的荣休生活中所得的皇帝嘉奖、病重慰劳及死后赐祭葬,也显得蜻蜓点水。难道是赞赏“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的乾隆帝,有意为皇阿玛雍正和伯岳父马齐不为人知的共事隐瞒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