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到"吼"孩子这个事儿,很对家长都有自己的理由:

"孩子太不听话啦,你跟他好好说,根本听不进心里去。"

"吼也是没办法,吼完之后自己也后悔也心疼。"

"他要是听话一些,我也不想吼啊!"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每个行为都有一个理由,但是,家长们选择用吼来达到对孩子的震慑教育,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与危害,家长们真的了解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档节目,叫做《@所有人》,其中有一期是邀请的演员小陶虹作为嘉宾,也是为人母的她就分享了一个自己吼孩子的事例:

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1)

有一次出门前,他的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牛奶倒在了衣服上,导致刚换上准备穿着出门的新衣服一大片污渍,她看到后冲上去就是劈头盖脸的吼:"你怎么回事啊?!!"

女儿被她这么一吼,直接吓的一哆嗦,当即就愣住在原地,满眼惊恐无措。

忘了说话,也忘了哭泣。

当她看到女儿这个表情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所以,当女儿再次不小心把东西碰倒在地的时候,她没有批评也没有吼,而是慢慢的上前轻轻的抱住了有些手足无措的女儿。

这一次,沉默颤抖中的女儿有了安全感,在妈妈的安抚怀抱中,哇的一声哭出来。

从心理学上来说,厚本身就是感情的一种宣泄方式,是不好好说话的表现,属于语言暴力中的一种,会对人造成精神伤害。

家长们可能又要反驳了,所面对家长的额吼孩子当然会害怕,不过只有害怕了才会长记性,才能记住有些事情不能做,对孩子的利大于弊,害怕只是短暂性的,更多是培养了孩子的好习惯。真的是这样的麽?看来没这么简单。

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2)

"吼"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1.造成性格缺陷

经常对孩子吼,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肯定是有着恐吓作用的,没有反抗之力的孩子只能在家长的吼骂下无条件的妥协服从。而且有的时候,孩子年龄小,很多行为都是在学习和探索中的,他们会犯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但在家长看来就是孩子的不听话、粗心大意,便对孩子大吼大叫,这个时候的孩子也是处于一种无措状态,正是需要人安慰和引导的时机,家长的吼叫会让他们增加无措和恐惧,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再去主动进行摸索。

2.造成心理扭曲

可能有人要说,怎么对孩子吼一下还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了,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这就是说明一个督导额问题,一两次的使用吼这种方法对孩子,可能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长时间的采用这种方法,只要孩子一犯错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对孩子绝对是不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同时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很多有着变态心理倾向的虐动物者,他们很多人都陈述自己小的时候遭受过来自父母的暴力式教育管理。正式因为最亲近的父母都对自己做出如此的具有伤害性的行为,逐渐的孩子心理便会扭曲。

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3)

3.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

记住,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有着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影响的,因为孩子人生成长中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父母也是最早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人,当家长采取用"吼"来教育孩子的时候,在孩子眼中看来,这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有可能在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他人犯错误,孩子也会采用"吼"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这在孩子眼中看来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他们是没有概念的,只是单纯的学习父母处事方法。

4.对孩子人际交往造成影响

父母用"吼"来表达爱,进行对孩子的教育和管制,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自负,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学会了父母"吼"的这个方法,把这个方法用在对待他人身上。所以,不论孩子是性格内向还是用"吼"来训斥他人的犯错,都是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的。孩子内向自卑,不主动去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也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消极自卑的人为友,更不必说其待人态度是以"吼"来达到目的。

慢慢的,孩子的人际交往受挫,没有交心的朋友,越来越把自己封闭起来,心理也更加的扭曲古怪。

最重要的,如果家长觉得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用"吼"来表达爱,最最伤害到额还是亲子间的关系。

演员陈乔恩就分享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自己的小的时候和害怕妈妈,因为妈妈很严厉,自己甚至都不敢和妈妈对视,因为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又会对自己吼骂,因为恐惧,导致现在自己都和母亲之间有着隔阂,母女俩同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都觉得有种窒息的压迫感,很少进行交流互动。

不光是明星的分享,像我的一个朋友就给我说过,有次孩子考试成绩退步了,自己没有忍住吼了两句,谁知孩子也心情很不好,就顶起了罪,最后朋友气急没忍住,重重的扇了孩子一巴掌,涨红着眼看着母亲,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相顾无言下孩子捂着泛红肿起的脸回了自己的卧室,朋友也是愣愣的看着房门关紧,再低头看还在隐隐泛麻的手掌,后悔不已。

后面的将近一个多月时间,孩子和她没说过一句话,甚至就来眼神的接触都寥寥无几。

"后悔啊,打在儿身,痛在我心。"

所以说,对孩子"吼",伤害最大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每一次的吼骂,都是在减少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对父母的依赖感,增加的是生疏和抗拒。

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4)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

其实父母的"吼"有时候确实是出于无奈,也可能是一时的心急气燥,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家长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控制情绪,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破解"父母吼",可以用这三招:

1.控制情绪,稳定下来

遇到孩子犯错不听话,家长生气很正常,但这个时候切忌冲动,不妨试着深呼吸或者直接先离开现场,去转移一下注意力,等自身情绪稳定下来,再去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孩子也需要稳定情绪,有的时候一些错误发生孩子也不是有意的,他们也手足无措,或者是他们并不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开始激动的为自己辩解,在家长眼里看来就像是狡辩和推卸责任,所以一定要双方都偶稳定下来情绪。

2.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媒介

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就是沟通和交流,因为静下来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把事情都理顺说清,家长了解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知道孩子哪里存在着思想误解,就可以从根本上进行教导,孩子也可以更直接的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并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印象。

别让以爱为名的表达流于暴力语言(爱之深责之切用)(5)

3.多陪伴,多教导

多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是那种呆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了,更多的是注重互动和教导,如果想要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多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让孩子早早的就有这个意识,也就会减少犯错的概率,相对应的,家长也就不会总是"吼"孩子了。

教育孩子,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润物细无声!

当孩子犯错,家长多一些耐心,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