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燕的10首诗(史上公认最好的3首咏燕词)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描写燕的10首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燕的10首诗(史上公认最好的3首咏燕词)

描写燕的10首诗

燕子,北方春天的象征,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鸟类之一。虽然燕子不是家禽,但它总是在人家衔泥筑巢,与人类的关系比较亲近。同时,燕子也是一种益鸟,以捕食蚊蝇为生。鉴于以上三个特点,燕子在古人的心目中,代表的意象也比较丰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的诗词。

比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再如白玉蟾的《燕》:秋千节后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郑谷《咏燕》: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这些诗歌,有的是专门咏燕,有的是托燕言事,都十分优美。今天,我们主要来分享3首优美的咏燕词。

1.《双双燕•咏燕》 南宋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羽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螟。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双双燕,作为一个词牌,是史达祖的原创,这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首咏燕词。过了春社日,燕子就回到了北方,开始在帘幕中穿梭。这时,去年的寒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两只燕子,一前一后,差池前往旧巢,试图回家。只不过,这时人家变了模样,雕梁画栋,屋顶重描,与去年大不相同。两只燕子就叽叽喳喳地在那里商量个不停。大概觉得这里不再适合做巢了,轻快地拂过花稍而去,只留下了一点儿影子。这里,把燕子的形象描绘的惟妙惟肖,用词明快,活泼有趣。

芳香的小路上,刚刚被雨水浸润。燕子喜欢贴地飞行,竞相比试一下谁飞得更加轻盈。等玩够了,待到天昏回到红楼巢中。估计睡得太香了,就忘记了给红楼中的女主人传递音讯。害<美女紧锁愁眉,天天独自倚栏张望,无所适从。下阕由燕到人,揭示了词的主旨。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这里隐含着一个典故。据说有个叫王榭的人,一次出海遇到风浪,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此地的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名曰乌衣国。岛上有一个老头和老太太,把女儿许配给了王榭,王榭就在这里安了家。等时间长了,就想回故乡。到了故乡以后,王榭家中梁上有两只燕子。此时,王榭觉得还是故乡好,就不打算再回乌衣国了。第二年,两只燕子又来了,见王榭不肯回去,两只燕子就飞走了。以后,即使到了春天,这里也再也没有燕子飞来。

这首词巧妙地把乌衣国的典故加以运用,非常贴切。而全词最绝的,是没有一个“燕”字,仅是通过时间、地点、颜色、习性、典故等特征,就使人们一下子就认识到:这就是写的燕子。在构思上可谓精巧到了极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阮郎归》 南宋 曾觌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曾觌是宋孝宗当建王时的门客,等孝宗即位后,恃宠干政,大肆敛财,算是一位著名的奸臣。但论写词,还是有些功力的。特别是这首咏燕词,不但是他自己最知名的作品,也是史上咏燕词的佼佼者。

柳荫庭院,燕子飞来,从此白昼开始变长了。随着雨水的增多,小池塘也涨水了。燕子就在这里剪水嬉戏。燕子飞行轻快,所到之处,浮萍开散,杨花飞舞。大概燕子也惋惜落红随流水而去,便衔起落红回巢去了。全词婉丽柔美,燕子形象刻画十分传神。

3.《鹧鸪天•咏燕》 南宋 赵长卿

梁上双双海燕归。故人应不寄新诗。柳梧阴里高还下,帘幕中间去复回。

追盛事,忆乌衣。王家巷陌日沉西。兴亡无限惊心语,说向时人总不知。

作者赵长卿是赵宋皇亲宗室,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赵长卿不好奢华,淡泊名利,隐居乡间,纵情山水。其词作清新活泼,多为咏物描景。尽管如此,作为皇家子孙,对于江山家国还是有一定情怀的。这首词,就属于托物言志,以咏燕来表达对故国的惋惜和哀伤。

梁上双燕从海上归来,故人大概没有寄诗来,所以,燕子只是在树荫里高低飞舞,在帘幕间来回穿越。当年国家繁荣兴盛的景象,犹如梦里的乌衣国一样,都以化作烟云。原来朱门大户如同太阳西下,已然荒凉不堪。国家兴亡,有太多的感慨。但是,现在的人却都不知道。这里是一个双关。一层意思,是燕子在向人讲,但人类却不懂。另一层意思,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当时的人们都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