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整合(认识语文教材部编)

第二课《济南(济 ji 上声)的冬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整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整合(认识语文教材部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整合

第二课《济南(济 ji 上声)的冬天》

老舍

文学常识: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正,zheng,上声,不能读成阴平)红旗人,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另一位是相声大师人称“小蘑菇”的常宝堃先生,抗美援朝时期,牺牲于朝鲜战场)。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先生的作品多次被中高考选中,成为文学类作品考察的重点,比如《马裤先生》等。老舍先生也曾经受BBC之邀,远涉重洋去录制中国现代汉语,他老人家也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先驱。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济南的冬天

(从题目上看,我们会发现:济南,交代了创作的地点,也就是背景,背景通常包括:时间、地点、季节、原因等;冬天,交代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汉语通常的语法是将状语放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本文当中,“像我”独立出来了,既表示强调,彼此之间形成呼应,兼具格式美,韵律美),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此处写出了济南冬天与北平,伦敦冬天的不同,旨在指出济南的冬天风不大,晴天常在的特点,又与热带相比,强调了阳光虽足,但并不“毒”。同时以“怪事”、“害怕”称呼济南冬天的特点,是利用反语,有欲扬先抑之感)。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后以“宝地”做节,突出国人的浓浓乡情,本文有总领全文之意)。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强烈的代入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写景散文的要点,是要将美景转化为文字,引发读者想象与联想,使读者在文字中体会景色的美好,在先进高技术条件下,文字转音频等手段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在近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中国文人要用手中的如椽巨笔描绘出秀美壮丽的景色,谈何容易)?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冬天要有冬天的样子,冬天什么样呢?天气要是冷的,雪是要下的,然后不冷的济南,既给了人们冬天之感,又使人们可以不至于“猫冬”,这样的雨露均沾的中庸思想,是刻入在国人骨髓的)。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小雪怡情,大雪碍事,有雪的冬天才是冬天)。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而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水光接天,浑然入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