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冷战(冷战风云之美苏争霸)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冷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冷战(冷战风云之美苏争霸)

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冷战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

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提出了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赫鲁晓夫之所以敢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也是因为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原因。自此,美苏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争霸对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中,美苏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双方的角逐遍及全球。双方互有胜负,鼎盛时期的苏联甚至一度压倒美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美国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展开的殊死较量,国际局势随之也风云变幻。美苏争霸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50年代中期,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对奥和约的签定,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西方国家认为,这是苏联的一次实质性让步,东西方关系开始“解冻”。承认了联邦德国,1955年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59年9月,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他也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会谈。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物的印象。实际上,美国也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在关系缓和的同时,争斗也在进行着。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美苏争霸中的中国

美苏冷战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挑战。

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政权,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最终败下阵来,根本原因是经济、科技实力落后于美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