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

不知道各位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遇见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孩子做事拖沓、走路慢吞吞,你却只能在旁边干着急

我之前遇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她也是一位老师,在她与孩子相处的日常对话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她家里是一名男孩,胖嘟嘟很可爱,今年已经上了小学。但是孩子正因为身体上的胖嘟嘟,养成了做事、说话的节奏都很慢的习惯。说实话,有的时候,我也会替孩子着急。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1)

闲聊的时候,我便问起了家长,为什么孩子有时候做事情节奏缓慢,你还能特别有耐心地指导他呢?

她是这样说的:“其实他有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的节奏比别人慢一点,因为在孩子的心里他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2)

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可以把事情做完,或者他能把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时间上的长短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家长应当如何帮孩子改掉“拖拉”的习惯?

家长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过于急躁,应当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自己想到问题所在,这样解决起来才会更有效,更彻底。

★ 让孩子从“认识时间”开始做起

孩子上了学前班之后,会学习数字。家长可以自己做一个简易时钟,帮助孩子去认识时间,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让孩子认识整点即可,复杂的分秒对于孩子难度过大。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3)

孩子在学前班的时候,老师也会让孩子对于时间有一个概念,所以家长们,在家中帮助孩子巩固记忆就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需要帮助他们形成习惯

家长们也要结合真实的时钟,帮助孩子简单的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进而向家长询问,这时候家长再以解答的方式去简易化讲解,加深孩子的印象。

★ 教孩子学会“时间排序”,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

关注生活细节,从点滴中发现,在孩子潜移默化中,这一点可以参照幼儿园的时间安排方式。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4)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每天老师们都会将一天的日程进行规划安排好,尤其是生活习惯。孩子在生活中,除了父母,每天就是面对老师。

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一些事情,学习——吃饭——午睡——课外活动等、回到教室之后洗手继续学习。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5)

孩子既然可以记住幼儿园中的一切,是不是家长也可以模仿幼儿园的这些“流程”?让孩子在家中的日常活动,排出必要活动的时间表,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习惯。

★ 通过适当的奖励,对孩子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每天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孩子可以获得什么?既能不断加深孩子的印象,也可以提升孩子的积极性,比如适当的奖励!这样,对于亲子关系也会有所提升。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6)

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家长在旁边计时,如果这个过程比上一次穿衣服的时间缩短,家长可以增添一些奖励,相信在鼓励和引导下帮助孩子形成习惯。

孩子从小学习做时间计划,对未来起到很大帮助

孩子掌握了计划的能力,从小锻炼孩子思维模式,更能增加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对孩子的未来也将有很大帮助,家长想要成功引导孩子,需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1)根据孩子年龄适当增加规划难度

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他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可以更上一层,适当帮助孩子在其他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规划。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7)

比如在晚上吃完饭,孩子要看电视、整理自己的玩具、进行课外班的作业的完成。这些,按照难度、事情的紧要程度进行分类,再次帮助孩子提升做事效率。

2)增加孩子在实行施加规划时的趣味性

经过几天的磨合,孩子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规矩,就不再需要家长时刻看顾。让孩子在按照计划表进行完成之后进行“打卡”,并得到一定的积分兑换愿望这都是可以的。

以这样的趣味游戏的方式,我相信在家长的耐心之下,孩子的坚持之下,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时还让孩子更加自律。

小孩做事拖沓,不积极怎么办?(孩子平时行为拖沓)(8)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积极;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既养成意识,也学会思考,对于孩子日后的做事方式、规律形成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

作为家长,都是希望孩子日后的发展得越来越好,在抓紧引导他们的同时适当放松。从小学会掌握“长大的节奏”,不急不躁,这样的孩子,日后怎么会不优秀?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你们的小孩。请给予一些宽容,一些耐心,让快乐变成他们童年时候的常态,让学习变成他们成长的道具,让未来在他们的手中闪闪发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