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的三大原则(什么是API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三大原则(什么是API智能合约)(1)

智能合约是一种只有通过区块链才能实现的新技术。普通、标准的合同涵盖了当事人之间协议的条款,且常通过法律来强制执行;智能合约是数字化的,存储在区块链中,并使用加密代码强制执行协议。

换句话说,智能合约只是软件程序,与所有程序一样,它们完全按照程序员的意图执行。智能合约就像编程应用程序一样:“一旦出现,就去执行。”基本上通过数学计算,智能合约可以协商协议中的条款,自动验证履行,甚至执行约定的条款,所有这些都不需要通过中央组织来批准。智能合约使公证人、代理人和律师等中间人几乎毫无意义。

智能合约的三大原则(什么是API智能合约)(2)

智能合约如何运作呢?

智能合约的概念最初是由计算机科学家、密码学家Nick Szabo于1993年构思出来的。在1994年的一篇文章中,Nick写道:“智能合约的总体目标是满足共同的合同条件(例如付款项、留置权、保密性,甚至强制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以及对可信中介的需求。相关的经济目标包括减少欺诈损失、仲裁和执行成本以及其他交易成本。现今存在的一些技术可以被视为粗略的智能合约,例如POS终端和(信用卡)、电子数据交换(EDI)以及公共网络带宽的agoric分配。

尽管智能合约在2009年比特币诞生时才出现一线生机,但以太坊完全接受了它,使得在其分布式账本中执行和存储智能合约成为可能。以太坊的平台专为执行智能合约而设计,使交易和ICO(初始代币发行)成为可能且无可挑剔。在许多方面,智能合约是所有区块链技术的基石。

此外,许多新兴的区块链初创公司依赖于智能合约有望创造的革命。就像有一个验证比特币交易的节点网络一样,智能合约也使用节点网络来验证协议的各个方面是否已经完成。他们不需要像律师这样的中间人来验证这些方面是否存在,这些节点和智能合约中的代码本身就可验证。这也使得智能合约透明且可被所有相关方追溯。因此,各方之间的信任不再具有争议。某些时候律师仍会被需要,但大部分工作都已完成。

最后,由于智能合约嵌在所有数据都以分散的分布式方式存储的区块链中,因此直到合同履行完成,没有人能够控制资金。这笔钱通常是区块链的本地加密货币,就像以太坊的以太币一样。

智能合约的三大原则(什么是API智能合约)(3)

API智能合约是怎样的?

栈界区块链建立在灵活性和模块化的基础上,可以适应各种智能合约功能和规范。最初,我们选择实施用于智能合同的以太坊虚拟机(EVM)规范。

出于所有可能性,选择 EVM 有三个主要原因:它非常强大,稳定安全,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采用这并不意味著我们不会或不能支持其他智能合约规格的前进。事实上,随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目标是支持各种智能合约的架构。

许可:在应用层(目前是 EVM 标准)和共识引擎之间,我们实施了一个细粒度的账户许可系统。帐户可以设置为:i 管理员(可以具有更改网络参数值的低级权限)ii 验证者(可以参与网络区块验证)iii 开发人员(可以将合同部署到区块链)iv 用户(可以向网络提交交易请求),v 组(两个或多个权限的组合)。

如前所述,栈界 EVM 旨在观察以太坊操作代码规范。但是,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栈界 EVM 也声明授予了正确的权限。通过在地的每个节点上运行的安全本机功能实施许可,类似于预编译的合同。在为栈界中枢选择默认许可权限时,我们考虑到了安全性,分散性和可用性之间的权衡。最终我们决定默认帐户权限是一个有权加入验证池并将事务发送到网络的组。没有帐号拥有管理员权限,只有栈界控制的帐号才具有合同部署功能 。

这意味栈界中枢是一个公共链,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验证机构并发送交易。但是,由于栈界中枢专门用于填补企业的会计计算与交叉链交易的角色,并充当产品链的出生地和安全检查点,因此我们决定保持合同部署关闭的状态。但相反的是,栈界将部署和管理完成中枢所需功能的智能合约。通过这种方式,栈界中枢将保证只为所需的易提供便利,却无法为此而保持轻便,高效和安全。开放式智能合约部署是为开放式开发链保留的,欢迎并鼓励第三方开发人员构建任何他们可以想象的东西。

(作者:API栈界,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