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能力训练(化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每个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考虑的课题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化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化学教学能力训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化学教学能力训练(化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化学教学能力训练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每个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考虑的课题。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化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使化学教学具有时代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本原则。一般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从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材必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运用。而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和发展越来越与教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教育的相应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生产。

当前化学学科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各个领域其它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化学正在迅速地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中去,同人类、自然、社会相互依存。如化学与农业、医药、化工、环境、新材料、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备课中,要随时了解化学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有关的新信息,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以充实教案。破除传统理论脱离实际的观念,真正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不断学习与探索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欲望并讨诸实践。对农业来说,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了农业化学学科,教师要能把化学同农业的产业化进行有机结合,向学生宣传化学对农业高速发展的重大贡献。诸如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以及粮食储藏、食品加工所需的保护剂、防腐剂、调味剂、着色剂和各种增补营养的强化剂等,都是化学应用研究的成果。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人们已能够大量制造人工合成材料,以逐步替代由自然界直接提供的天然材料,其中化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化学在新材料的研制利用方面不断作出了新的成就。例如,新型陶瓷材料、仿生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化学在营养与药物研究方面,要使学生了解简单的医学常识,例如常见的10多种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生理的作用以及防癌的研究。现代医药的特点是药物具有针对性和无副作用性,如科学家正尝试把放射性物质如镧放入C60内,再把C60植入癌症患者体内进行局部化疗,从而可以大大减轻目前常规化疗方法给病人带来的巨大痛苦。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酸雨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土壤流失、有毒化学品污染及垃圾成灾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以及化学在治理这些环境问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联系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确立了化学学科的中心地位,化学教师只有善于在教学中把化学和现代科技进行有机地结合,使之具有时代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化学在当前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他们学习的目的就会更加明确,素质才会不断提高,才能使化学教学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用简明的方法探求原理,使化学教学更具直观性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及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实验现象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探求真理,而且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概括的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双手更加灵巧,思维更加成熟,更加合乎逻辑,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基础理论,认识到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质。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一定要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来表演那些深奥的知识,帮助同学们解决观念问题”。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由于我国目前现行化学教材中主要以模仿、验证型实验为主,有些实验距离生活较远、实验操作手段过于专业化,因此学生对这些机械、重复型的实验不能产生很深刻的映象。如何在化学实验中改变这种弊端,变被动实验为学生主动参与,力求用简单明了的实验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探究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的课题。

如《有机化学》教材上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酐和苯酚反应制取酚酞的化学方程式,但通过怎样的实验手段来完成这一反应没有作深入介绍。我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觉得,酚酞作为一种常用化学指示剂,学生从初中就开始跟它打交道了,同学们只知“酸遇酚酞不变色,碱遇酚酞变红色”的道理,而酚酞究竟是怎么制得的则不清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当我在黑板上写下反应式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⑴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⑵为什么反应需要加热?

⑶反应结束后如何提取出酚酞?

⑷你如何设计出这一反应的步骤?

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逐渐理出了头绪。我根据大家的回答,总结出三种实验方法让他们具体操作,通过实验我要求学生再对这一反应进行修正,得出了这一实验的最简步骤:取试管一支,加入邻苯二甲酸酐0.2克和苯酚0.1克,往里滴加浓硫酸1滴, 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1分钟,待冷后加入乙醇2ml,振摇,静置片刻,吸取清液即得酚酞试剂。经过酸碱试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完成后学生普遍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就豁然开朗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为了降低课本上实验操作上的难度,加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我还经常对实验过程和仪器进行一些改变,使化学实验简单明了、操作方便、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如在讲解水的硬度时,我准备了一杯井水、少量肥皂水和离子交换树脂,井水中由于含钙、镁离子浓度较高,加入肥皂水会出现絮状沉淀;当把井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再加入肥皂水时,出现沉淀的现象消失了。这个实验对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像这类操作简单的实验,化学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做到信手拈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我经常要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反应原理简单但动手能力较强且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项目。如肥皂、雪化膏、固体酒精的制取、阿斯匹林的合成等,这些实验课本上有反应式,但学生对具体的制备方法缺乏了解。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实验过程进行验证,成功地制得到了自己生产的产品,非常激动,有的学生用瓶子把自己“制造”的雪花膏带回去给别人看,以“炫耀”自己的成果。通过这些实验,学生的实验兴趣有了明显提高,都希望能多做一些这类“印象深刻”的实验。同学们在做这类实验报告的总结时,兴奋之情跃然纸上,看了真使人高兴,也更坚定了我的教学信心。

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最佳环境,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变为现实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具有特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

重视理论向实际运用的转化,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解释我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不仅是化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正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在设计教学的过程通过开拓学生的思路,切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训练,为今后能胜任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打下牢固基础。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还需要深入到工农业生产中去,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熟悉与化学行业有联系企业的生产特点,给学生提供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化学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更加有血有肉。如在化学教学中我通过设计综合化学实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反应过程,制得目的产品,这是一个锻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尝试。这一实践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后,培养他们综合实验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使化学理论在实际中得到了最紧密的结合,学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重视,对实验中出现的一点异常现象都希望得到明确的答案,在实验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最佳的发挥。我曾设计让学生完成了“从废电池中回收硫酸锌”、“从苯合成苯甲酸”、“磷化液的配制”、“涤纶废丝的回收制清漆”等近十个综合实验课题,这些课题很多是从生产中来,学生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了较大地提高。有位同学暑假期间去当地一家乡镇化工厂勤工俭学,当工人们正为甲醇中含水而无法制得合格的甲醇钠而犯愁时,他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加氧化钙和金属镁的方法,提纯得到无水甲醇,令人们刮目相看。还有一位同学在当地化工厂实习时发现电镀产品存在着镀层不均匀的现象,他在对电镀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该厂产品在电镀时都垂直竖立在电镀池中,随着电镀的不断进行,电渡池中出现了沉淀使电镀液浓度出现差别,从而影响产品镀层质量,他提出把待镀产品平放在电镀池中,立即解决了这一问题,受到了厂家的好评。

实践证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理解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必然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有时为了查找一个物质的具体用途或寻找一种简易的实验方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知识的积累、资料的整理必然会给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您用精采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和灵巧的实验手段吸引住同学们一双双探求知识的眼睛时,您会觉得这是一个事半功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