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今天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

地形

石窟旁有武州川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形和北京恭王府类似,山南水北的,风水上讲叫吉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

地图

石窟开凿于魏晋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

云冈石窟第18窟

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仅有2厘米,佛龛共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

云冈石窟第13窟

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出十分浓烈的中国皇家政治色彩和民族特色,其不仅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北魏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

景区前

我是今年6月底去的,由于景区离市区比较近,所以交通非常方便,有很多趟公交可以过去,大概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能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

阙门

下车后,最先看到的是一排阙门。阙,通缺,缺口的意思。源自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后来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人们可以建造门楼后,阙门就成为了一种礼仪性质的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

汉阙

阙门最早出现在周代,汉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多用在城池、宫殿、宅邸、祠堂和陵墓的入口处。魏晋开始逐渐消失,但皇城的宫门还多有保留。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

洛阳隋唐都城公园

比如这是复原的唐代武则天时期,洛阳的皇城大门——应天门。很明显两侧有汉阙的影子。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

故宫 午门

再往后,比如北京故宫的大门——午门,两侧明显也是由汉阙演变而来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

阙门

说回这个大门,一般阙门是成对出现的,但是景区这边的阙门是三个,介绍说中间是阙门,两侧是它的子阙,,,,反正这种形制我是第一次见。当然,究其原因,是景区想单独分出一个出口和入口导致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

莲瓣纹

我们看这个阙门的基座,外侧一圈呈“R”型的叫做莲瓣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

卷草纹

正方形的框框上,虽然看不清,但十有八九是卷草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

香音神

框内形象为龙门石窟中经典的飞天造型,通常两两成对出现,为天乐神乾闼【tà】婆和天歌神紧那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一对恩爱夫妻,后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中的两位天神,又合称为“香音神”。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5)

忍冬纹

图形中央是莲花图案,四角应该是忍冬纹,这个不太确定。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6)

大门

这两个大门也是魏晋风格的。正脊两端是鸱尾。汉代的鸱尾翘角比较小,魏晋时期翘角变大,呈这种半月形。屋脊上有展翅欲飞的凤鸟纹,以及中央的火焰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7)

汉代檐口平直

汉代建筑一般檐口比较平直,但垂脊末端的瓦当会上翘,南北朝时期檐口不再平直,而是微微上翘。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8)

一出三的斗拱

屋檐下是一出三的斗拱,学名叫做“一斗三升”,就是一个底座分出三个叉。这种形制汉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斗拱还都是平行于屋面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9)

出跳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垂直于屋面的斗拱,学名叫做“出跳”,一层叫做“出一跳”,两层叫做“出两跳”,以此类推。魏晋时期还出现了这种“人字栱”。

你觉得仿得怎么样?

很用心

一般般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0)

大门的“云冈石窟”四个字是黄庭坚的楷书辑成,也就是拼凑成的。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描写过云冈石窟的样貌:“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之后就是售票处了,云冈石窟的门票是120元/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1)

本次我们的游览路线为出售票处后,沿着昙曜广场一路向西,经过佛光大道、灵岩寺后,往北拐到石窟区,从第一窟一直看到最西面的北魏无名僧匠纪念塔,期间会去到北面山谷中的龙王庙,和南面的佛影殿,最后原路返回。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2)

昙曜广场西侧

进入景区后,首先来到的是昙曜广场。是为纪念第一个开凿石窟的北魏高僧昙曜而建。

院子整体仿魏晋风格,南北各开一门,东侧为戏台,西侧为景区大门,四周再围以回廊。院中的“昙曜”雕像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先生担纲雕就。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3)

“昙曜”雕像

昙曜本是西域高僧,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之后,随大批移民进入当时北魏的首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并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遇。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灭佛时,据说昙曜誓与佛法共存亡,后经太子再三劝解,逃到中山,就是今天的河北定县。八年后,也就是文成帝复法后的第二年,昙曜回到大同,在城内“巧遇”皇帝车驾,上演了一出“马识善人”的好戏,就是马咬住昙曜的衣角,皇帝闻声下车,见一高僧立于人前,精神矍铄,于是拜为国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4)

昙曜广场东侧

这事十有八九是提前安排好的作秀。一方面,昙曜需要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进而顺理成章地被拜为国师;另一方面,虽说恢复佛教,但大部分人还在观望,皇帝需要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表示自己复法的决心。至于让马咬住衣角嘛,方法有很多的,袖子里放些马爱吃的,或者袖子浸泡些盐水,等等,事在人为的。

毕竟,如果你是皇帝,你会不经考察,直接让一个街上的和尚当国师?理由则是自家的马咬住了他的衣服?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5)

大门

景区的大门是一个四柱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庑殿顶设计。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6)

屋顶

注意看屋顶的瓦片,外圈有黄色琉璃瓦。北魏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琉璃瓦了,但也只是少量使用,当时的正殿主要流行在青瓦上涂核桃油,以此来显得流光溢彩。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7)

佛光大道

山门过后是佛光大道。两侧有13对“大象驮塔”造型,塑像高8.73米,用砂岩雕刻而成。塔基为六牙白象,塔身满雕穿鲜卑族服饰的北魏供养人形象。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8)

六牙白象

六牙白象在佛教中有特殊含义,相传佛祖释迦摩尼的母亲在怀孕前,就是梦到六牙白象口含莲花进入腹中。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29)

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西域风格时期 (三国至两晋时期),以龟兹、敦煌、麦积山等,沿河西走廊一带地区早期的佛教造像为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0)

第二个时期为中国化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北魏平城时期的云冈石窟群造像为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1)

第三个时期是世俗化时期(隋唐至宋),以龙门石窟、五台山唐代造像、大足石窟宋代造像为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2)

第四个时期是民族化时期(辽、金、回鹘、元),以天津独乐寺、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朔州崇福寺以及新疆回鹘、伯孜克里克等游牧民族佛教造像为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3)

第五个时期是藏传佛教时期 (7 世纪至今),以西藏布达拉宫壁画和唐卡为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4)

北魏皇帝礼佛图

再往前的壁画,北侧为北魏皇帝礼佛图,南侧为皇后礼佛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5)

码头

这里也是可以划船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6)

再往前走,看到两尊菩萨塑像,菩萨手里拿的不是凡物,正是宝莲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7)

博山炉

哈哈,是博山炉,博山炉是一种香炉,点燃内部的香料后,烟气透过镂空的盖子飘出,宛如海中仙山“博山”,因而得名。也有一种说法说,汉代博山炉多产自山东博山,因而得名。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8)

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兑现申遗承诺,2008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启动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7.68亿,使云冈石窟核心景区面积扩大10倍,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年,云冈石窟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瞧瞧这个对称做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39)

灵岩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0)

乌龟

寺庙名叫灵岩寺,如果从高空俯瞰,会发现寺院造型非常有趣。寺院整体好像一只趴在水中的乌龟,四个观景台为四肢,最后弯曲的石桥为尾巴,一直延伸到岸边。

云冈石窟原本称为武州山石窟,或者灵岩寺石窟,两个名字最早都见于《魏书·释老传》。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1)

山门

寺庙山门为六柱五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正脊末端有鸱尾,脊上有凤鸟纹和火焰纹,中间为金翅鸟。山门中供奉交脚的弥勒菩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2)

侧门

山门两侧开有侧门,拐角处还设有角楼,整体形制是仿北魏佛寺风格。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3)

第一进院子

而当初北魏的寺庙布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佛塔位于寺庙前面,整个寺庙以佛塔为核心。唐代开始,就逐渐在寺院后面,或者旁边建塔。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4)

泉州开元寺(唐)

比如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的福建泉州开元寺,两座塔就是放置在寺庙东西两侧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5)

大同华严寺(宋)

而大同城内的宋代华严寺,佛塔也是位于主体建筑右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6)

九江西林寺(明)

以及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后来数次重建被毁,改开后以明代风格重修的江西九江西林寺,就是苏东坡《题西林壁》的那个西林,它的佛塔就位于寺庙的正后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7)

应县木塔(辽金)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建于辽金时期的应县木塔,就还是保留了前塔后寺的传统布局。

素材多就是好啊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8)

灵岩寺佛塔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49)

云冈石窟第39窟

说回灵岩寺,这座塔明显是仿制了第39窟中的佛塔造型。佛塔分五层,四面开龛造像。塔身下层刻四相图,描述了佛陀从“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直至“涅槃入灭”的画面。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0)

魏晋时期的院落沿袭了汉代的特点,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四面还围以环廊。看得出,汉代的气温应该相对比较高。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1)

千佛殿

再往前,是千佛殿,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2)

千佛殿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3)

第18窟

之所以叫“千佛殿”,应该源自佛陀身上穿的这件雕满佛像的衣服,灵感应该来自于第18窟的千佛衣。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4)

大雄宝殿

再往后是大雄宝殿,重檐庑殿顶。细节上跟前面的差不多。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5)

“灌浴太子”

重点在于屋脊中间的“灌浴太子”图。这源自古代印度婴儿出生后,为除去污秽要取恒河水为其沐浴。图像直接取自第6窟,悉达多太子居中,穿内裤,立于台几之上。两侧各雕一合掌半跪菩萨。菩萨头顶上方分别雕四条蛇形龙为太子洗浴。有学者推测是《修行本起经》中记载的为太子灌浴的龙王二兄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6)

之后就出了灵岩寺了。

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这个对小编真的很重要,也可以鼓励我做出更多有意思的文章呀!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7)

大兴安岭北部一带

云冈石窟是开凿于北魏时期,而北魏的皇族是鲜卑人,他们源自于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东胡。在大约夏商周的夏代时期,他们生活在大鲜卑山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的嫩江西北和大兴安岭北部,以采集、打猎为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8)

呼伦湖一带

东汉初年迁至呼伦湖一带。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59)

河套草原一代

后来随着匈奴的瓦解,汉末再次南迁,并建立起强大的军事联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0)

灵岩寺西北望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并称帝,是为北魏道武帝。之后的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不断开拓,特别是太武帝拓跋焘文韬武略,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后又灭北燕,灭北凉,最终完成对北方的统一,至此形成南北朝的格局。太武帝还在经济上减轻租赋,予民休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文化上,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加快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1)

岸边

但随着佛教的兴盛,寺院经济持续膨胀,出家人口不断增加,国家的税源和兵源却不断减少;同时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田产,僧侣又不用纳税,且信佛出家者不断增多,限制了人口的增长。这是志在统一南北的太武帝拓跋焘所不能容忍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2)

昙媚石碑

导火线发生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当时为镇压关中叛乱,大军经过长安时,在一所寺院中发现了兵器。太武帝怀疑僧侣与叛军通谋,于是下令诛杀寺 中僧人。随后在查抄寺院财产时,又发现酿酒器具和大量财物及藏匿妇女的 “淫室 ”。于是,太武帝以此为借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诛杀僧人。太武帝灭佛是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最为血腥残酷的一次。不仅坑杀所有僧人,毁坏佛像,而且对信仰佛教,制造泥、铜等各种佛像的人也要屠杀,致使“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3)

石窟的山门

八年后,为了统治需要,北魏政权还是选择了恢复佛教。

由于太武帝拓跋焘在开始灭佛的第六年死于非命,于是佛教界、神学界便利用这种巧合与偶然,宣扬这是反佛遭到报应所致。其实这挺精神胜利法的,即便就是因果报应,一方死了成千上万人,另一方只死了一个,这个报应力度是不是有点太小了呀。

实事求是的讲,史书明确记载,太武帝拓跋焘是死于宦官宗爱的暗杀。宗爱因与东宫的官员有过节,于是进谗言致使官员被杀,太子拓跋晃惊惧而死,就是那个对昙曜和尚礼遇有加的太子,死时年仅二十四岁。之后宗爱怕太武帝惩罚,于是铤而走险,最终弑君。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4)

太武帝拓跋焘

但即便是这样,太武帝拓跋焘也是所有北魏皇帝里面最长寿的。我们翻开图表就会发现,北魏开国149年,前后历任十四位皇帝,只有太武帝拓跋焘一人活过了40岁,其余人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5)

文成帝

而那位复法的文成帝,只活了26岁。其实短命是那个时代的常态,主要原因是那个年代医疗技术本身就非常落后。

至于三武一宗里面,其他三人的英年早逝,北周武帝是因军中劳累过度去世的;唐武宗信奉道教,嗑药嗑死的;周世宗也是军中劳累而死。而军中累死不说是常态吧,但也确定很常见。诸葛亮是军中累死的,朱棣也是军中累死的。

多说一句,很多人觉得指挥打仗是个纯脑力活,就好像很多人以为下围棋是个纯脑力活一样,其实指挥打仗是一个极其消耗体力和脑力、高强度的、无休止的工作。

休息?你是最高指挥官,你休息了,谁做决断?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6)

101(林彪)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101(林彪)在指挥完辽沈和平津战役后的身体状况。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7)

云冈石窟前

穿过山门,就正式到了云冈石窟前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8)

第1、2窟

可以看得出,进门处的石窟被毁严重。目前景区最前面的第1~第4窟都在修缮。

云冈石窟虽说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但是大面积的破坏还是主要集中在近代。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69)

破坏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为破坏。

第一:据记载,早在清末,好多佛窟就被村民占用,甚至许多村民平时做饭、睡觉都在佛像前,对佛像造成很大破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0)

云冈石窟遗失佛像

第二:1937年日军占领大同之后,以保护为借口将云冈石窟围起,对石窟进行盗取挖掘。到1944年撤离前,共8次对云冈石窟进行盗掘,云冈石窟在这一时期丢失了大量的石刻资料,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1)

第三:文革时期掀起的“破四旧”运动中,云冈石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2)

第四: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外来军阀勾结当地村民,盗取了佛首、佛像达1400多尊。

另一方面,也有自然因素导致的破坏。

第一:石窟受岩体和地质环境的因素影响,经历的侵袭由来已久,风化问题从建造之处就开始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3)

边坡岩体

第二:石窟开凿的地方位于边坡岩体,这种地貌造成石窟边坡失稳,极易形成变形、滑移、崩塌、错落等状况,使石窟的许多地方都存在崩塌和落石的危险;

第三:降水通过直接冲刷、岩体渗水等形式使得石窟大面积潮湿。由于建国前无人看管,积水导致石窟长期干湿交替,下部石雕全部损毁。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4)

碧霞元君洞

第四:众所周知,大同是一个盛产煤炭的地方,据推测,大同人烧煤的历史可能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5千/2千年前)。而长期烧煤导致的酸雨也加速了石窟的分化,另外煤尘依附到石雕表面,具有吸收空气中水分的作用,对石窟的风化也起到了催化促进作用。

种种原因累积,导致云冈石窟受到大面积的、极其严重乃至不可逆的破坏。

民国时期虽然政府有保护意愿,但是局势动荡,再加重视不够,所以成效不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5)

第3窟

建国之后,1952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大同市古迹保养所”。之后几经变更,成为了今天的“云冈石窟研究院”。

至于具体的保护措施,50、60年代,国家穷困,主要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和初期试验。70年代开始,国家针对石窟的损毁情况做了几次大规模的修缮保护,成果斐然。到90年代初期,中央联合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共投资 1000万元,开始了对云冈石窟的保护维修工程。由于当时正是“八五”期间,所以也叫“八五”保护维修工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6)

109国道(蓝线)

同时,由于云冈石窟周围分布有数十座煤矿,每天数以万计的运煤车经由离石窟不到一公里的109国道运往全国各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7)

运煤专线(石窟北侧蓝线)

为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政府做出改线决定,各级政府共投资2.6亿,在石窟北约1500 米外,建设了一条新的运煤专线,并将原来的道路修改为旅游专线,也就是今天的公交线。经过改道之后,云冈石窟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8)

垂花门

之后,是一个明清风格的垂花门。

过了垂花门,前面是第五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79)

北山

但是我们先去到北面的山上看看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0)

山上北望

山上最北面有一座龙王庙,而旁边崖壁上有很多小型的石窟,是民间自发开凿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1)

北山小窟

云冈石窟中很多这种“二佛并坐”题材的造型。这源自于魏晋时期盛行的《法华经》。

《法华经》,全名《妙法莲花经》,以后秦弘始八年(406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流传最广,属于大乘佛教早期的一部经典。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2)

北山小窟

据《法华经》记载,过去无量千万亿劫就已成佛灭度的多宝佛,在他还是菩萨段位时,曾立下誓言“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以此证明《法华经》的真实不虚。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3)

北山小窟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突然有七宝塔从地下涌出,塔中发出大音声赞叹释迦牟尼佛说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4)

北山小窟

随后释迦牟尼佛依大乐【yào】说菩萨之请,开启七宝塔,塔内现出多宝佛,并为释迦佛让出半座,释迦佛进入塔中,与多宝佛并坐金刚座上,宣说妙法莲华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5)

龙王庙

石窟北就是龙王庙了,整体是一个仿宋建筑,下有龙吐水造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6)

正殿

寺庙正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鸱吻为宋代造型,无垂脊兽,但有望兽。檐柱有侧脚,是典型宋代特征。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7)

匾额落款是“羲之”,应该也是拼凑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8)

戏台(元代风格)

正殿两侧有朵殿,东西两侧还有配殿,正南边是一座戏台。元代的戏台没有前台、后台之分,演出时中间用帷幔隔开。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89)

明清戏台

明清开始,由于戏曲的进一步发展,内容变得丰富,乐器也开始增多,所以两侧预留了伴奏的地方,同时开始分前后场,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出将”、“入相”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0)

我们回到山下。

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经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文成帝复法后,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16~20窟,即昙曜五窟。特点是造像都非常巨大;中期分布在从第1~13窟(除第4窟),特点是石窟华丽、繁杂,人物面相丰圆适中,表情端庄;后期主要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民间雕刻的,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特点是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多为小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1)

第5、6窟

从第5~7窟外面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六年修建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2)

第5窟

进入第五窟后,北侧是一尊巨大的佛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并与两侧的佛像组成三世佛造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3)

诵经通道

佛像背后由供礼佛诵经的通道。据传此窟是孝文帝为纪念父亲而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4)

第5窟壁画

第5窟现存佛龛约150个,佛像2300余尊。清代曾对洞窟进行包泥彩绘,所以洞中颜色艳丽。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5)

第6窟

第6窟与第5窟是双窟,洞窟雕刻异常精美,有学者认为这是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所建的。石窟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8米,南北宽13.4米,窟高14.4米。南壁开一门一明窗,窟内塔柱分上下层,四面开龛,雕刻由大量的佛教故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宗教题材石刻连环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6)

南侧释迦摩尼佛

塔柱下层南侧雕刻释迦摩尼佛,清代曾包泥彩绘,已失去北魏原貌。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7)

西侧倚坐弥勒佛

西侧刻一尊倚坐弥勒佛,法相庄严。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8)

北侧“二佛并坐”

北侧为“二佛并坐”,联系第6窟是为冯太后所建,有学者认为这里隐喻了太后和皇帝共治天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99)

洞窟北侧

洞窟北侧是一尊坐佛,两侧由胁侍菩萨和力士造型,但风化过于严重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0)

东侧交脚的弥勒菩萨

而中心柱东侧雕刻的是一尊交脚的弥勒菩萨。

第6窟的雕刻有大量的佛教故事,感觉讲一天都讲不完。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1)

降神选择图

比如位于中心塔柱东侧下层的降神选择图,描绘了屋檐下的温和好施的摩耶夫人,也就是佛祖母亲,她面前堆满了将要布施的财物,有两人前来接受布施。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2)

占梦

紧挨着的是“占梦”,摩耶夫人梦见白象投胎,净饭王便请来占卜师为其占卜。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3)

树神现身图

还有位于中心塔柱南侧的“树神现身图”,佛经记载释迦太子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会出现三十二种瑞像,其中之一就是树神现身。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4)

药叉女

在印度树神的形象就是药叉女,代表了生命和繁衍。但裸体的药叉女形象不被北魏当地文化所接受,所以在雕刻时匠师们选择了头梳逆发身穿长裙的胡人形象。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5)

右肋而生

还有位于中心塔柱西侧的右肋而生,摩耶夫人身穿汉服,右手攀树枝。太子从右腋下出生,帝释天接取太子。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6)

七步宣言

位于中心塔柱西面的七步宣言,刚出生的太子穿汉服,右手上举,左手下垂,画面左侧雕两位演奏乐器的伎乐。云冈石窟第6窟这一题材的雕刻中为了避讳裸体太子而穿上了汉服,也没有出现佛经中记载的帝释天和梵天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两位身穿汉族长裙演奏乐器的伎乐,伞盖之上雕一腾空的飞天。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7)

灌浴太子图

以及同样位于中心塔柱西面的灌浴太子图,我们之前讲过了。

等等,很多的壁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8)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

最后还有一副很有意思,是位于南壁门栱和明窗之间的《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09)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

中间正襟危坐的是佛陀,东侧为文殊菩萨神态安然,坐在胡床上。西侧为维摩诘,右手高举塵【chén】尾,左手下撑床榻,身体倾斜以示疾病,表情傲慢。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pí】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财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得圣果成就,被称为大菩萨。

石刻讲述了佛陀来毗舍离城讲法时,当地大哥维摩诘不给面子,称病不去。于是佛陀派出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病的故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0)

第7、8窟

之后的第7、8窟也是双窟。木构建筑,第7窟为清代建的,第8窟为1993年仿照第7窟建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1)

第7窟

第7窟后室东西宽9.5米,南北深6米,高约13米。窟北分上下龛,下龛为二佛并坐,风化严重,上龛为纵三世佛。云冈石窟的纵三世佛不同于后来的燃灯佛、释迦摩尼佛和弥勒佛的组合,这里中间是代表未来世界的弥勒菩萨,两侧为代表现在的释迦摩尼佛和代表过去的多宝佛。而在云冈石窟造型中,三人位置并不固定。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2)

第7窟和第8窟间的通道

魏晋时期之所以非常信仰弥勒菩萨,因为《法华经》说: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也是真敢说啊。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3)

第8窟

第8窟形制跟第7窟类似,同样下龛风化严重,上龛雕刻一佛二菩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4)

大自在天

我们看东侧门拱上的雕刻,为一个三头六臂骑牛的造型,是印度教里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佛教将其吸纳后称为护法天王,称大自在天。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5)

鸠摩罗天

西侧相对的是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也是印度教的神,是大自在天的儿子,后被佛教吸纳。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6)

第9窟

然后来到第9窟。第9窟和第10窟也是双窟,同时由于9~13窟色彩艳丽,所以被称为“五华洞”。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7)

第9窟

第9窟明窗两旁雕有鹿头梵志和婆薮【sǒu】仙。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8)

鹿头梵志、婆薮【sǒu】仙

二人瘦骨嶙峋,双腿交叉坐于束帛座上,婆薮【sǒu】仙居左,手持鸡;鹿头梵志居右,手持骷髅。二人大有忏悔之一。这两人原本不属于佛教,后来皈依,成为罗汉。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19)

第9窟

另外石窟前室还有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各位如果来旅游可以找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0)

1974年的到此一游

当然,也可以看看这个。。。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1)

第10窟

第10窟跟第9窟形制一样。由于塑像清代也包泥彩绘过,技艺不敢恭维啊,这雕的跟个猴似的。正中为弥勒佛,右手施无畏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2)

第11窟

第11窟,同样有中心塔柱,分上下层,四面开龛刻石。下层雕四方佛,均为站立姿势。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3)

东侧碑记

石窟东侧墙壁上方有一块碑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题记。碑体长0.78米,高0.37米,碑文共24行336个字。石碑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为一个祈福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4)

第12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5)

第12窟

第12窟,因为雕刻了大量的北魏流行乐器,因为被称为“音乐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6)

第12窟

里面倒是没什么看的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7)

第13窟

第13窟,也是一个大像窟。窟中雕刻的是交脚的弥勒菩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8)

第13窟

佛像右脚嵌有两块黑石,与复法的文成帝脚部特征一致,所以被认为是象征文成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29)

第13窟

造像交脚 的姿势也具有特殊含义,交脚并不是佛教造像原有的姿势 ,而是鲜卑人常用的坐姿,其用在佛教造像身上也表明造像具有佛祖和鲜卑帝王双重身份。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0)

第14、15窟

之后的14、15、16窟都在修缮。

两千多年前的亚历山大东征,给印度次大陆带去了希腊化的雕塑艺术。之后在印度诞生了健陀罗艺术。而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又传入中原。

希腊雕塑有“人神共一”的理念,北魏道武帝时期 ,沙门法果便提出皇帝“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尔”等的理念。

于是“兴光元年(公元454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1)

16~20窟

而对应到16~20窟,则是第十六窟为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17窟为明元帝拓跋嗣,18窟为灭佛的太武帝拓跋焘,19窟为惊惧而死的太子拓跋晃,20窟为文成帝拓跋濬【jùn】。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啊,第17窟有点吓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2)

第17窟

第17窟为交脚弥勒佛,高15.6米,头部即腰部风化严重。造像头戴宝冠,胸前佩戴璎珞与蛇饰,下着羊肠大裙,为古代印度贵族的日常装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3)

第17窟

同时,这个洞窟为下沉式。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开始设计为坐像,后改为交脚像,被迫下挖导致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4)

第17窟

有点像泰罗奥特曼。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5)

第18窟

第18窟,为一立像,这位就是灭佛的太武帝拓跋焘了,估计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死后居然成佛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6)

第18窟

大佛袈裟上刻满千佛,代表了法难中的遇难者业已成佛,而不一的大小表示他们成佛前功德身份各异。

这是一个成佛悖论啊,灭佛事件中被杀的都成佛了,反而没被杀的还要在六道中痛苦挣扎。那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到底正确与否呢?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7)

第19窟

第19窟,三世佛各居一窟,主佛像高16.8米,而云冈第二大佛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8)

结跏趺坐

这种双腿交叉,足心向上的坐姿叫做结跏趺坐。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39)

第19窟

而佛像上的小孔,是古人在修复佛像时留下的。具体操作是先打若干小孔,再嵌入木楔,木楔之间用绳网连接,再在绳网上敷泥,便于重塑金身。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0)

罗睺罗父子相认

19窟还有一处“罗睺罗父子相认”塑像。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说释迦摩尼佛离家六年后,他妻子耶苏陀罗生下罗睺罗。又过了若干年,佛陀回家后,为了考验罗睺罗,于是将宫中所有人都变成佛陀的样子,而罗睺罗一眼就认出了佛陀本人,并站到了他身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1)

罗睺罗父子相认

而佛陀表情淡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轻抚罗睺罗额头,以表示父子亲情,血浓于水。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2)

第20窟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诗歌,最早就是由鲜卑语翻译成汉语的。时隔一千多年,我们依然能体会出诗歌中草原的壮丽富饶,和鲜卑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和阴山都在今天的河套草原一带,而“天似穹庐”的穹庐是什么呢?后世学者一直多有猜测,但大致都认为,它的形貌可能与蒙古族人住的蒙古包近似。

也许我们没必要那么麻烦,这几尊大佛的穹顶已经给出了答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3)

第20窟(穹庐顶)

第20窟,也就是云冈石窟的招牌——露天大佛。

其实第20窟跟之前的石窟一样,外侧都有石壁。但我们之前说过,这里的地形极易发生垮塌,所以石壁在开凿初期就已经崩塌。连带着,西侧代表未来的弥勒佛也没了。宗教是最喜欢讲隐喻的,未来佛垮塌代表什么呢?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4)

第20窟

20窟主像为释迦摩尼佛,高13.8米,高肉髻,面相方圆,广额丰颐,高鼻深目,嘴角微微上扬。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5)

第20窟

身著半袒右肩式袈裟,双手结禅定印,呈结跏趺坐。整体气势磅礴,又庄严慈祥,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和门面。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6)

晚期石窟

再往西走,就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晚期石窟了,当时受到南朝“瘦骨清像”的影响,人物多消瘦、长颈,肩窄而下削。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7)

第39窟

其中第39窟就是之前灵岩寺佛塔的原型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8)

北魏无名僧匠纪念塔

再往西就没什么了,最西面是一座覆钵式墓塔,叫做北魏无名僧匠纪念塔,一看就是近代修的。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49)

佛影殿

之后南面的佛影殿也没什么看头。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50)

云冈堡

回去的时候,如果抬头看,会看到山顶上有夯土墙。山上原本有一座古堡,名叫云冈堡,云冈石窟就是得名于此。

云冈堡建于大明嘉靖三十七年,为一处军事要塞。清代废为民堡,如今只剩墙垣。2008~2012年间,曾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

中间的关帝庙我就没有去到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怎么来的(全网最全的云冈石窟讲解)(151)

食货街

最后,其实原路返回是出不去的,毕竟,这么大一景区,修这么好,你两手空空就回去了?

出口在佛光大道南面的食货街,名字取自《汉书·食货志》

好啦,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好长啊。

记得点赞、评论、转发!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也对各地的风景名胜感兴趣,也想将来出去玩的时候有的吹,那就赶紧关注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