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高频考点(教资考点多而杂)

对于想参加教资考试的伙伴们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不是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是不知从何学起。三科摆在眼前,内容又多又杂,如何从庞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出考点,成为了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因素。

既是庞杂,那梳理一定不简单?别怕,小7带你从0到1完成梳理,轻松get教资考试最全考点!

一、科目一——《综合素质》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站得高才能看的远,今天我们就首先站在出题人的角度,看看《综合素质》的真题分布及分值情况吧!

该科目分为五章,具体如下:

职业理念:单选 4 道 8 分,材料题 1 题 14 分,总分值 22 分。

法律法规:单选 8 道,总分值 16 分。

教师职业道德:单选 4 道 8 分,材料题 1 题 14 分,总分值 22 分。

文化素养:单选 9 道,总分值 18 分。

基本能力:单选 4 道 8 分,材料题 1 题 14 分,写作 50 分,总分值 72 分。

上述看似只有五章,但考察知识点面很广——教育法律法规、天文地理、古今历史、Office操作、逻辑推理、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均会涉及。

以下为大家必须必须要认真学习的点:

(1)基本理念(5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课改评价观)

(2)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

这部分会考察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选择题不难,材料分析题也很容易得分。

(3)教育法律法规

我们都知道科一中涉及到的法条很多,这可以理解,毕竟老师嘛,和教育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不可不知。其中以下几条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①未成年保护法第21、39条;

②教师法第7、37、39条;

③义务教育法第22、27条;

④教育法第42条;

⑤改革发展纲要第53条;

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6条;

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13条,

除上述的其他条例可以通过做题记忆,大致方法如下:

审题主要看细节 年龄做法找倾向 选项注重找异同

以上为大家必须要认真学习的点,而文化素养、基本能力这两模块,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出题形式复杂多变,复习起来漫无边际,小7建议大家以看代背,搭配做题

二、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科目二出现了学段差异,幼儿园、小学、中学考察内容各不相同。整体而言有一定难度,我们先来看下题型:

幼儿园: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活动设计、论述题

小学: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

中学: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

从题型上我们就能看出,要背诵的地方很多,而且没有技巧,该背就是要背,但是背也不是茫无目的地瞎背,下边我们来详细说明背诵重点。

①幼教:幼儿园课程及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幼教政策法规、幼儿心理、幼儿游戏指导、幼小衔接等;

②小学:教学评价与反思、班级管理、教学实施、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学习心理、态度与品德、课程等;

③中学:中学生学习心理、德育、教育基础基础与基本能力、中学教学、中学生课程等。

以上这些重点章节是大家必须要认真学习的!

科二是大家公认的有难度科目,因为涉及专业的内容会比较多,比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但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希望大家能抓住重点,提炼方法,一次通关!说到提炼方法,小7建议大家在复习科二的时候,可以多采用一些记忆方法,一方面有助于自己快速记忆,另一方面增加备考的生动性。这里推荐几个:

1.思维导图法

教资笔试高频考点(教资考点多而杂)(1)

教资笔试高频考点(教资考点多而杂)(2)

学习理论算是重难点,大家在记忆的时候容易搞混,这样有条理地列出来就会好很多。

2.表格梳理法

教资笔试高频考点(教资考点多而杂)(3)

教资笔试高频考点(教资考点多而杂)(4)

上述知识点肉眼可见的繁杂,但用表格整理之后就清晰了很多。

其实不管是思维导图法还是表格梳理法,方法的核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在梳理过程中大脑对知识的二次加工。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加工方式,拿下这些“唬人”的知识点!

三、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该科目只有中学学段会考察,且高中难度会高于初中,主要考察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会考察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内容,而它们正是考察的是重中之重。

其中学科专业知识会以选择题、简答题(解答题)等进行考察,因为学科不同,题型会有差异,但考察内容基本会涉及到中学到大学的知识;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考察多会结合相关课堂实录,让你对其进行剖析,指出老师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这一部分在解答时有个窍门,那就是结合自己的上课体验和科二的具体知识来解答;教学设计则是给出一篇课文或某一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设计要求,让你来设计整堂课或某一课堂片段。

很多同学对教学设计的思路不太清楚,小7为大家呈现一版教学设计模板,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灵活借鉴: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_____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方法,,能正确运用_____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练习/类比/分组讨论的方法,理解并掌握______公式/定义/概念/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感受到______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及运用______方法、概念。
  2. 教学难点:掌握及理解_______方法/概念(可以和教学重点相同,具体看本节教学题目和内容而定)。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______。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说一说:“___________?”

学生总结得出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小结引出本节课课题。

2. 讲授新课

环节一:XXX(此环节想达到的目的,比如会读亿以内的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________,请学生们观察分析,并说一说:“___________?”

学生总结得出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XXX(此环节想达到的目的,比如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师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探究,思考:“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_________________,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环节三:XXX(此环节想达到的目的,比如能快速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师组织学生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快速/区分_______?”

学生总结得出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

3. 巩固练习

书中练习题:______

4. 小结

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来回答,最后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四)作业布置

  1. 书本课后练习题:______
  2. 动手操作题:______
  3. 让学生找出与新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例子

(五)板书设计

课题:______

关键词:______

练习题1:______

练习题2:______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模板分享,但已经涵盖了教学设计应有的全部环节。一般来说,初中的教学设计会让你对某一个环节进行设计,比如仅针对“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相对简单一些;而高中一般是要求设计整堂课,即从教学目标一直到板书设计,具体大家可以参考往年真题。

另外再说一句,如果你是相关学科对口专业或对某一科很擅长的考生,那在备考这部分时会轻松一些,但如果你在备考学科方面的功底不是很深厚,就要多下点功夫了!

“一起考教师”不仅志在为您的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提供最靠谱的产品和服务,也愿为您其他方面的困惑提供最真诚的建议和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