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坚守的16条铁律(华为的人才策略)

华为坚守的16条铁律(华为的人才策略)(1)

华为的人才策略主要有三点:

一、求贤若渴

在华为的早期,任正非刚创业没几年的时候,任正非就有一个原则,就是坚持招优秀的大学生,而且在同等条件下,可以给到市场工资的2-3倍。因为华为知道,在自己所从事的通讯行业里,知识的价值远大于金钱。这就是华为用“知识资本”取代“人力资本”的最重要因素,也只有“知识型人才”才是华为所需要的员工。再补充一点,在华为创业早期,中国高考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名校的更是少之又少,精英创业,降维打击,这是华为一开始就有的认知,或者说这是任正非本身优秀的洞察。

二、以奋斗者为本

这句话,可能已经听到很多人耳朵里都起老茧了。很多公司也学华为,把这句话当成口号,鼓励大家努力奋斗,无论是996还是007,都是应该的。

但可能大多数公司都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华为是首批采用市场原则激励人才的公司,也就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只要员工负责的项目在正常推进,员工的工资就会持续上涨。一个员工在一年里涨薪4、5次,很常见。华为的最高纪录是一年涨薪11次。

高起薪,持续加薪,这才是华为员工愿意为华为奋斗的最底层动力,如果一家公司只是让员工为公司奋斗,但在薪资上却扣扣索索,那只是想白嫖而已。

三、充分授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心声,特别是名校毕业的。中国的大学生只要稍有机会,他们就会勇往直前,努力向上攀登。华为第一任人力资源部部长陈珠芳说过:“任正非聪明得很,没有钱,他就给你做事的权力,给责任,给托付”。有很多时候管理者过分相信钱的作用,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除了钱以外,还有很多类似信任、成就、愉悦等工作感受。有时候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就是这些金钱以外的东西。

对于优秀人才,大多数公司看到的只是给不起的薪酬,而“尊重”、“授权”,这二点恰恰是给得起的。如果和适当的股权、期权激励融合,那么任何规模的公司都有机会克服雇不起优秀人才的难题,就像初创期的华为一样。

最后想说的是,高绩效是建立在合理的分配激励基础上的,否则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长久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