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长补短名人故事(密须奋智劝二好友)

在春秋时期,越国有两个大夫,一个叫甲父史,一个叫公石师。两个人一块儿在越国担任重要职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们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甲父史聪明、多谋,遇到疑难事,总能想出一些办法来,堪称点子大师。但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不果断,处理问题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下不了决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执行力太弱。而公石师则是个利索人儿,遇事说干就干,从不畏首畏尾,执行力很强,可他的短处是不善于动脑筋,碰到疑难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开始,俩人同朝为官 ,关系十分密切,互相之间取长补短,配合默契,把国家管理得有条不紊,一时间让越国成了当时东南各诸侯国中的一个强国,俩人的友谊也日益增进。

关于取长补短名人故事(密须奋智劝二好友)(1)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二人在治理国家方面发生了意见分歧。此后,彼此又碍着面子,谁也不好意思先去找对方道歉,这样以来隔阂就越来越深,再也不能合作了,于是二人上朝廷一齐辞去了职务。二人的辞职,对越国影响非常大,国力慢慢衰败,而旁边的吴国终日虎视眈眈,伺机待动。

这件事被他俩的朋友密须奋发现了。密须奋是个重友情、讲大局的人。他看到甲父史二人的行为之后,十分痛心:两个人有分歧是常事,为什么拿着国家的大事开玩笑呢?再说也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只要大家坐下来商量商量就行了。于是,密须奋决定进城去说服甲父史与公石师重新和好。

关于取长补短名人故事(密须奋智劝二好友)(2)

一路上,密须奋冥思苦想,心里一直在琢磨用什么好办法去说服二人呢?他好久都没有想出良策。进了城门之后,一街两坊摆满了海产和山货,叫卖声与人们的吵闹声交相呼应,甚是热闹。突然,一个卖海蜇的声音吸引了密须奋。他灵机一动:“有了,就用它去劝诫二人!”于是,他加快脚步,向甲父史的家赶去。

密须奋将二人找到一起,寒暄过后,深情地说:“今天老朋友见面,我没有什么礼物奉送,给你们讲几个小故事消遣一下吧!

“在大海里,有两种小动物,一个叫海虾,一个叫海蜇。海蜇没有眼睛,捕捉食物十分困难。小海虾呢,既长有眼睛,又有一双长长的触角,遇到异常情况,腰一躬就逃走了。然而小虾的御敌能力太差了,常常被其它鱼类吞到肚子里。它为了保持活命并不断地繁殖后代,便寄居在海蜇的身体下面,一旦渔民来捕捉,或发现有其它鱼类的攻击,便提前发出危险的信号,海蜇便马上沉入深水躲避,小虾则以海蜇的食物残屑为食。这样,他俩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在海边还有一种名叫琐结的贝类,它腹中寄居着小蟹。每到了饥饿的时候,琐结便张开双壳,让小蟹游出去觅食。小蟹回来后,就附带给它带来了食物,它就能饱餐一顿。一旦某个琐结上寄生的小蟹遇难不返,这个琐结也就随之而死。这两种小海物生死相关,谁也离不开谁。

“再就是夏屋山上的蟨鼠和邛邛岠虚。蟨鼠是个前腿麻痹的半残废,但是它善于掠取鲜嫩的青草;邛邛岠虚有个生理缺限,就是前腿长,不能弯腰取食,但善于奔跑。这样,蟨鼠为邛邛岠虚提供食物,遇到灾难时,邛邛岠虚则背负着蟨鼠迅速逃跑。它们之间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

关于取长补短名人故事(密须奋智劝二好友)(3)

说到这里,密须奋拉起二人的手,恳求地说:“你们两人的情况,都很像我上面说的那几种共栖动物。你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结合到一起。如虎添翼;分开来,一事无成,在今后的共事中,应该相互理解,取长补短,就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现在国家危在旦夕,你二人更应抛弃前嫌,重新合作,救国于危难之中。”

密须奋的一席话,形象生动,说得甲父史与积公石师的脸一个劲地发烧。甲父史和公石师终于握手言欢,再次成了莫逆之交。他们说:“要不是密须奋诚挚地劝说,我们的前途就危险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