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铁一样的纪律(90年铁一般的纪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90年来,军令如山、执纪如铁这一红色基因,始终在一代代三连官兵血脉中流淌。持续弘扬“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这一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传承“第一军规”精神,也成了三连全面建设过硬,官兵政治思想坚定的独特密码。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坚守铁一样的纪律(90年铁一般的纪律)(1)

走进见证人民军队“第一军规”诞生的“红三连”,聆听——

90年,“铁一般的纪律”铸兵心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康子湛

坚守铁一样的纪律(90年铁一般的纪律)(2)

九十年前,“红三连”的先辈们在现场见证了毛主席颁布人民军队的“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九十年来,一代代三连官兵在入连时都会重温这一荣耀场景,把自觉的纪律意识深植于心。王立军摄

盛夏的一天,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红三连”官兵围坐在会议室,由党员带头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共同条令。

会议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幅油画:1928年4月3日,站在沙田圩老虎冲一处田坎上的毛泽东,掰着手指、逐条逐项向部队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鲜艳的工农红军军旗下,“红三连”的先辈们昂首挺胸、凝神聆听,见证人民军队“第一军规”的诞生。

90年来,军令如山、执纪如铁这一红色基因,始终在一代代三连官兵血脉中流淌。持续弘扬“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这一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传承“第一军规”精神,也成了三连全面建设过硬,官兵政治思想坚定的独特密码。

昨天铁血阻击坚守阵地,今天改革关头冲锋在前——

“只有始终坚持严明纪律,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自打从“红三连”当兵锻炼回来,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干事王沛逢人便说三连好。

三连好在哪?王干事在当兵锻炼体会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当时,旅里组织山林地野战生存与作战课目训练。他随“红三连”官兵挺进林海。连续半个多月阴雨绵绵,官兵的衣服和鞋子就像在水里泡过一样。森林内道路崎岖泥泞,步履维艰。

行进过程中,林区工人见战士训练辛苦,便拿出自己的干粮相赠。“谢谢了,但你的食物我不能要。”上等兵叶文豪饿得直打晃,依然不忘训练纪律。

一个月后,三连官兵掌握了62种可食用动植物、13种药材的识别及食用方法。

“自觉的纪律性,是一代代三连人坚守的精神高地。” 三连官兵人人熟知这样一段连史:1934年10月,红军踏上长征路后,面对优势敌人的疯狂追击,“红三连”前身部队——中革军委警卫团二连,在后卫中担负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突破国民党军队封锁线的任务。

在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中,第一天战斗后,连队阵地上剩下不到60人,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只剩下三排长罗英初指挥战斗。官兵严守战斗纪律,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无一人撤退。3天内他们打退敌人47次进攻,以铁血阻击为机关渡江赢得时间。此役,全连最后仅剩22名战士,其余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三连现任指导员申海伦说,连队从烽火硝烟中走来,传承下来的一条宝贵政治工作经验便是:“只有始终坚持严明的纪律,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016年5月,又一场考验摆在三连党支部面前:连队从传统步兵向合成部队转型。

如何打好转型这一仗?严守改革纪律,成为他们攻坚克难的“法宝”。改革调整中,三连要搬到几十公里外的新营区。第一次考察回来,连长李元军如实向全连通报了新营区建设情况:营房老旧,远不如现有环境条件。紧接着,李元军做出部署,除带走生活必需品,其他东西全部留给“后来人”。

后来,四营十二连搬入三连营房后,十二连指导员孟琨感慨:“简直可以拎包入住,三连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移防搬迁一年多来,三连严格落实新编制新体制下的新要求,不打折扣落实上级指示和新大纲规定,从难从严展开实战化训练,在全旅率先完成转型,多次担负新课目探索示范任务。

过去“被窝支委会”建强党组织,如今严把标准主动退回入党名额——

“党员先进性不在某时某刻,而在每时每刻”

“我家近日连降暴雨,我已经联系当地人武部加入防汛预备队……”7月1日下午,三连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正在家乡休假的党员小刘,通过微信视频向党支部书记申海伦汇报个人近况。

“把组织制度当铁律,军营内外不走样,党管党员一点不含糊。”旅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说,三连历经20余次转隶、整编,党支部坚持落实组织纪律一以贯之、一丝不苟,始终做到“建制打乱、制度不乱,人员分散、组织不散”。

在连史馆,连长李元军指着一条红毛毯告诉记者:1927年9月,秋收起义遭遇挫折后,5000人的起义部队仅剩下700余人。有的连队怕有人当逃兵,睡觉时用绳子把大家拴在一起,可捆得住胳膊腿拴不住心,信念不坚定的还是走了。当时三连严守纪律、人员齐整、斗志高昂。看到这一情况,毛主席在连队发展了全军首批战士党员,并亲自带领他们入党宣誓。

送走毛主席后,党代表罗荣桓、连长曾士峨、副连长张宗逊心情激动,3人分头查铺查哨后,挤在一条红毛毯里召开了“被窝支委会”。后来,党支部带领连队官兵坚定不移跟着毛主席走上井冈山,在全军留下“被窝支委会”的传奇故事。

90年来,在一次次的考验中,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在一代代三连官兵的骨子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前不久,三连主动退回一个党员发展名额,一时在全旅引发讨论热潮。

当时,被确立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士官小杜,因一时放松要求违反纪律。支部研究党员发展对象时,有支委提议,“家丑不可外扬,对小杜给予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得了”。然而,党支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退回了一个入党名额。

未能入党的小杜把对这段经历的感受写进了下一封入党申请书:“这次教训告诉我,党员先进性不在某时某刻,而在每时每刻。”他还表示,不会放松追求入党的脚步。

越是严字当头,越能催生坚强党性。“红三连”党支部经常性开展“学法规、明职责、强素质”活动,系统学习条令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在防微杜渐中增强官兵遵规守纪意识,打好“预防针”。

风气是检验支部堡垒作用的“试金石”。三连党支部对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不搞暗箱操作、不搞迁就照顾、不搞个人说了算。战士学技术、考学、选取士官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卡,在全连形成了凭素质立身、凭本事说话的良好氛围。

申海伦告诉记者,近两年,三连选晋士官13人、考学提干4人、发展党员11人,无一破规矩、闯“红线”。

昔日入果园秋毫无犯,现在独守营房寸步不离——

“干部不在班长在,班长不在制度在”

1948年秋天,第四野战军攻打锦州时,一支部队驻扎在苹果园里,却没一个人伸手去摘苹果。毛主席知道后感慨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

自觉而坚定地遵守纪律,这样的朴素情怀始终在人民军队血液中流淌。一年深秋,“红三连”参加实兵演习,连续机动3昼夜,官兵们多次路过果园瓜地,没有一人违反群众纪律。尖刀班官兵的装具不慎碰掉一个果园的6个苹果,撤离时给67岁的果农刘建新送去20元钱赔礼道歉。刘大爷无论如何都不肯收,战士们硬要把钱留下。

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传承和发展中,日渐成为一种高度的政治自觉。

排长康凯告诉记者,他刚到三连报到,就被老连长曹春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深深感染——

1998年夏,黑龙江省遭遇特大洪水,连队奉命赴牡丹江抗洪,任务地点离曹春明家就几里地。期间,他有3次执行任务路过家附近,都没回家。洪峰席卷而来时,当地的房屋、庄稼全被洪水淹没。望着被洪水淹没的家乡,曹春明严守任务纪律,直至抗洪结束,才请假回家。

在三连,记者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连队驻训期间外出训练,战士杨万因后背受伤,只剩他一人留守帐篷。他坚持连队日常生活制度,一个人整队、喊口令、齐步走到往日的集合地点,立正站好,唱完连歌才开饭。

其他连队有人认为他在作秀,可一连几十天他都坚持如此。连队外出训练37天,他一个人的队伍也坚守了37天。他说:“干部不在班长在,班长不在制度还在。”

从90年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今天多次修订完善的共同条令,遵章守纪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广大官兵的行为自觉和政治自觉。

纪律是什么,一首在三连传唱已久的《西柏坡组歌》这样生动地诠释——

歌词唱到:“我们从哪里认识你?”

三连的答案是:“从人民子弟兵遵守严格的自觉的纪律中。”

铁律是这样炼成的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王雁鹰

红军创建初期成分复杂,缺乏政治自觉性和严格纪律性。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途中,有的战士挖老百姓的红薯吃,把打土豪所得据为己有,不听指挥。在遂川县城打土豪时,有个班长因无所获,一把火将土豪宅院烧成废墟,引起极大民愤。

如何使工农红军不“蜕变成新式流寇”,从本质上区别于旧军队,从而找到正确出路?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

1928年4月3日,毛泽东正式颁布被誉为第一军规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开启了我军纪律建设的最初探索。此后,这一制度不断充实完善,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30年,红军制定了我军历史上首部规范军队纪律的法规——《中国工农红军纪律条例草案》。纪律制度和条例在红军中贯彻执行,有效克服了旧军队遗留的军阀作风,纠正了纪律观念淡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想,改善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使红军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增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我们党多次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先后3次修订和颁发《纪律条例》或《纪律条令》,要求部队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和俘虏政策。新四军在攻打苏北运河西岸洋河镇时对敌火攻,战斗前后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向群众征集的火攻器材也都照价给钱。被俘伪军感叹:“新四军不仅以力服人,且能于作战混乱之际,表现其严明之纪律,如此服人以德,谁不钦佩。”

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全军有了统一的纪律和行为规范,为胜利解放全国提供了纪律保证。

渡江战役发起前,第三野战军制定颁发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各项纪律规定细致入微,党中央收到“守则”草案后,毛泽东连声称赞“很好,很好,很好,很好!”解放上海后,在蒙蒙细雨中,野战军官兵和衣睡在潮湿的马路边上也不踏进民房一步,连敌人也不得不为之敬畏。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颁布包括《纪律条例(草案)》在内的三大共同条令,开启以“五统四性”为主要内容的正规化建设征程,军队执行纪律更加自觉和严格。针对受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军队纪律曾一度松弛的情况,邓小平严肃指出“整顿军队必须严格整顿纪律”。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中央军委不断赋予军队纪律建设更多内容、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改革强军号角吹响后,要求全军“增强组织意识、号令意识、纪律意识”,锻造“四铁”军委机关、“四铁”过硬部队,为新时代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唱响人民军队的纪律之歌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王彬

坚守铁一样的纪律(90年铁一般的纪律)(3)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诞生于1935年。80多年来,无数革命先辈唱着这首歌南征北战,踏遍千山万水、战胜各路强敌。这首传唱至今的歌曲,正是我军纪律严明的真实写照。

这纪律是严格的,也是建立在启发自觉基础上的。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将自觉性融入严格规范之中,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特有的政治优势。新时代,向着“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目标迈进,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

军队的纪律贯注着阶级、政党和国家的意志主张,与军队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我们依靠自觉的严格的纪律,赢得了人民群众,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指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这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完成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军自建军之日起,就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军魂。张国焘在长征路上另立“中央”,又在长征结束之后叛党、叛逃。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带不走一名战士,即使是与他形影不离的警卫员也不愿跟从。如今,面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仍然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只有坚持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方能自觉维护核心、绝对听从指挥,实现“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

没有纪律就没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一支军队也就谈不上战斗力。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后,北洋海军将领并不认真执行,李鸿章得知此情,不但不加以训斥,反而认为“武夫难拘绳墨”,执法不必太严。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耻辱惨败,全军覆没。反观1950年的冬天,长津湖畔,我志愿军将士严守战场纪律,有的战士连鞋都没有,却冒着极寒温度坚守阵地。为完成任务,不少人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被冰封雪裹、壮烈牺牲,成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最有力的诠释。

自觉的严格的纪律还与政治生态密切相关。1947年底,随着解放区扩大,部队中出现了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党中央利用作战间隙,普遍开展“三查”“三整”活动,严肃纪律、正规秩序,部队风气为之扭转。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全军上下强力推进正风肃纪,革弊鼎新、激浊扬清;军队更有“军队的样子”,全军面貌为之一新。

“军号嘹亮步伐整齐,人民军队有铁的纪律……”这是一首官兵入伍之初人人都要学唱的《严守纪律歌》。这是我们的军旅起步之歌,更应当成为我们军旅生涯的常伴之歌。“令必行,禁必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迈步强军路上,发扬“坚持自觉的严格的纪律”这一优良传统,人民军队的纪律之歌必将代代传承,越唱越嘹亮。

坚守铁一样的纪律(90年铁一般的纪律)(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