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打夯喊号子模板(垫地脚打夯的号子声)

作者:白文和

来源:作者著《故乡忆事》一书,谢绝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50年代打夯喊号子模板(垫地脚打夯的号子声)(1)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1956 年唐山地区兴建了四镇中学,每县七、八、十来所。我所上的乐亭县会里中学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招收四个班,240 多人。第二、第三年也都招生,但教室等全无,都得要当年现建。

1958 年是第三个年头,学校招收新生要建教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等共二十多间。春季农忙不好找打工的,正好学校放农忙假,20 来个同学自愿参加义务建校。其中我们 9 个男同学负责垫地脚打夯。

工匠划好线儿,我们先挖出墙槽子。槽宽、深均为 1 米,3 个教室连建长约 33 米。打夯用具是将一个碌碡竖起来,用两根各长 4 米、粗 0.1 米的木棍夹起来,中间塞几只旧布鞋,用绳子从碌碡两边将木棍连起来,再用两根各长 1米、粗 3 公分的木棒将绳摽紧,两根木棒竖起交叉绑起来。这样,“夯”就做成了。

打夯开始了,先将夯抬进墙槽内,人也随之进槽,每边四个人,两人面对面抬棍,一人站中间把住摽绳的木棒,人称把夯的。把夯的起核心作用:一是掌握夯的平稳,二是掌握夯的落点,三是指挥夯的走向,四是调动大家情绪,五是掌握快慢节奏。那些天里,我一直是把夯手,指挥主要是通过“号子”实现的。

我们 9 名同学中,有初二的,也有初一的,正是血气方刚、生龙活虎的年龄,热情高、干劲儿足,也有较浮躁的一面儿。大家都来自农村,对打夯虽没亲历过,但都见过,所以对这样并不复杂的体力活儿,那是一干即会。

我开始叫号了:“同学们 / 高抬 / 起 / 耶”!大家和声:“哎嗨呦喂”。在唱和声中,大家把夯抬起、落下。

这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人们会意地一笑,有的还捂起嘴,“噗嗤”笑出了声。是啊,过去看别人打夯倒没觉咋的,这回自己干了,还真是新鲜,好玩儿。对我来说更是赶鸭子上架,哪喊过这玩子?但毕竟一直在当学生干部,出头露面的事不少,因此对喊号子这等事,并不怎么犯怵。我接着喊第二句:“我们 / 来打 / 夯 / 啊,”和声:“哎咳哟呵呵”,第二夯抬起、落下。第一声“和”将“哎”字挑得很高,第二声“和”将“咳”字挑得很高。因墙槽子较宽得排两夯,我又喊了:“先靠 / 左边 / 来 / 耶”,以后的和声就是重复前两句。夯移向左边后,我又喊了:

“一个劲地 / 往前 / 夯 / 啊”!下边的号子是:“不打那 /眼镜 / 夯 / 哎”,“不打那 / 马蹄 / 夯 / 哦”;“夯夯 / 劲儿使 / 匀 / 奈”,“夯夯 / 要平 / 张 / 哎”……以上属于打夯号子的老套路,几乎人人皆用。我根据现实情况,将号子加进了新意:“学校 / 搞扩 / 建 / 呐”,“我们 / 出力 /量 / 哎”;“教育 / 大发 / 展 / 啊”,“国家 / 多栋 / 梁 / 哎”;“校舍 / 早建 / 成 / 啊”,“迎接 / 新师 / 生 / 喂”。

墙槽地脚都打过一遍之后,就回填一层掺了生石灰的土(灰土要有一定湿度,约 5 公分厚),接着打第二层。

打完再填,直到离地面 20 公分左右再去打另一栋房地脚。

临近中午,大家既累又饿了,就需要改变气氛,使大家保持旺盛精力。“同学们 / 别着 / 急 / 耶”,“只剩下 /四五 / 米 / 呀”;“一鼓 / 作气 / 夯 / 哎”,“夯完 / 就休/ 息 / 呀”;“中午咱 / 吃烙 / 饼 / 哎”,“还有那 / 小米儿 / 稀 / 耶”。下午收工前也有个相对疲劳时段,我又喊了:

“同学们 / 注意 / 听 / 哎”,“我有个 / 好消 / 息 / 呀”;“晚上 / 看电 / 影 / 哎”,“渡江 / 侦察 / 记 / 耶”。有时为了掀起个小高潮,我喊到:“同学们 / 往前 / 看 / 呐”,“女生们 / 在和 / 泥 / 呀”;“挑水 / 步伐 / 稳 / 哎”,“抬土/ 走得 / 急 / 耶”;“咱们得 / 加把 / 劲儿 / 哎”,“可不 /能拉 / 稀 / 呦”。

除了临时编词儿喊号子外,我还得把紧两根木棒,掌握每夯的距离和平稳。前边说的“眼镜夯”,“马蹄夯”,把夯人是能够调整的。你觉得夯走远了,可以往近里移一些;你觉得夯起歪了,可以正一下。因为夯抬起来至少有半米高,夯在空中悬着的这一瞬间,是可以适当做些调整的。

几天下来,地脚全打完了,管施工的老师和盖房的瓦匠非常满意,既为学校基建节省了开支,又保证了施工时间。秋季新生入学前,两排新教室以及办公室、教师宿舍矗立在校园里,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2009 年春节期间,在我离开会里中学 50 年的时候,专门回母校了一次。我伫立在学习了三年的教室前,当年的班主任及其他老师,60 位同学一一闪现在眼前;我又走到我们打夯建成的教室前,当年的号子声又响在耳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