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

据武昌县志:公元223年,东吴孙权依山负险筑夏口城,东连吴越,西接巴蜀,北控秦晋,南极潇湘,这就是史载最早的武昌城,历时1782年。其间1840—1949的100余年,是武昌历史发展最为辉煌的100年,而这辉煌的集中体现,就在武昌古城东北隅的昙华林。

名称由来: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文字记载始于清代,在光绪九年(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就出现了。究其称谓由来,至少有三说:其一是附会而来。传说此处多小型庭院,居者多善植昙花,因为“花”与“华”在古代通用,人们就将花名附会成街名“昙华林”了。其二是音讹而来。传说此古街人家,多喜植花,花由于音讹而流传至今。其三是佛语衍化而来。街名“昙华”,其意出自佛经《妙法莲华经》中的如来语:“优昙钵花,时以现耳”。佛教传说,转轮王出生,昙花生,说的是昙花难得出现,按梵文译音和古代文言文通用的说法,昙花即昙华。而“林”应该是“丛林”的简称。

地理位置:昙华林地处武昌古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包括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公里,有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

1、花园山。昙华林石碑后的小山是花园山,位于昙华林街区腹地,东西走向,西麓临近得胜桥的全安巷,西望凤凰山,东北有螃蟹岬作为屏障;南与胭脂山相峙,全长900米,海拔45.8米,面积9万平方米。从山腰俯瞰,昙华林的传统民居颇有特色。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1)

2半山腰上的这座建筑是1920年建成的花园山牧师楼,据说从1862年起,花园山一直是武汉天主教的权力指挥中心,这座瑞典主任牧师的府邸建筑,属北欧风格的建筑特色,现在是个咖啡馆。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2)

3花园山顶有一座“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武昌圣堂,专门为本会修女兴建的聚会祈祷场所。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成立于1806年,总部在意大利罗马。该堂落成于1888年的复活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当年是由鄂东代牧区主教江成德主持设计并监督施工的,系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1948年底,圣约瑟善功修女会的美国修女全部回国,该会的中国修女数人,亦随她们去了美国。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3)

4座落于昙华林的瑞典行道会华中总会旧址,附近的居民都习惯称其为瑞典教区。教区建筑系中华基督教瑞典行道会1890年建造。瑞典行道会属基督教北欧信义宗,该宗因主张“因信称义”而得名,由于“因信称义”最早是由马丁•路德在倡导宗教改革时提出的,所以,信义宗也被称为路德宗。1890年12月25日,该会的传教牧师韩宗盛等4人抵达武昌昙华林,从此,他们开始了在湖北的传教活动。抗战期间瑞典领事馆从汉口迁入教区内,1952年闭馆。穿过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呈现眼前,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等,其主要建筑基本上保存完好。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4)

5、仁济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这所医院与一位英国传教士杨格非的名字联在一起,1861年,该教士在与昙华林临近的戈甲营建礼拜堂,尔后开设诊所和义塾为教众和附近的居民服务;7年后,传教士将诊所和义塾迁至昙华林并加以扩建成;1883年正式改名仁济医院。1878年这里又创办了武昌仁济男医院和武昌仁济护校,1880年武昌仁济女医院也在这里创办。1895年对仁济医院主体建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翻新,留下现在的建筑群。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5)

6、翁守谦旧居建于1912年左右,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式布局,主体建筑装饰采用欧式风格。翁守谦是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期间,兄弟多人战死,不知何故1912年来到此地定居。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6)

7、基督教崇真堂1864年建成,是基督教在湖北省第一座教堂,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创建。该堂1924年改建后,一次可容纳500人做礼拜。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7)

8、昙华林32建造于1900年前后,为中西合璧建筑,马蹄形建筑平面,总建筑面积386平方米。院门仿江南民居式石库门。主体为中西合璧2层洋房,入口门廊为科林斯复合式双柱,后面是U字型天井院落。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8)

9、武汉十四中原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1907年,张之洞先后在此开办公立小学和中学堂,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也位于校园内,抗战期间郭沫若、周恩来等都曾在此办公。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9)

昙华林的老建筑、老遗址还有老故事远不止上述这几点,如果将武昌地方志细细展开,昙华林的历史几乎浓缩了武昌近一两百年的变迁。如今的昙华林既是老街坊生活的传统居所,又是追访老武昌历史文化的必游之地,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慢慢品味。

武昌 旅游攻略(闹市偏安昙华林)(10)

安静的昙华林一角

原创内容,仅供大家欣赏和讨论,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请关注“江湖老武汉”微信公众号 ( jianghulaowuhan)

江湖老武汉:唯一关注老武汉历史文化的微信公众号,武汉深度游靠谱信息攻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