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

27年时间,华若中就做了一件事,用聚苯乙烯树脂研制EPS产品,并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为了做出完美的“颗粒”,他向专家请教、向书本请教、让儿子改道,最终他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尊重。

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1)

2019年11月,江苏省无锡市兴达集团传出一个喜讯:该集团旗下的广东惠州兴达石化有限公司18万吨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项目总产能再创新高,成为了全球规模领先的EPS企业。在接受江苏媒体采访时,公司董事长华若中说:“从创业开始,这27年来我专心干一件事,专注于EPS这一个领域,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做企业需要有精益求精、精心锤炼的工匠精神。”

你可能不知道华若中,不知道他的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不知道他们的主要产品叫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但你的生活却很可能和他的生产息息相关。当你拆开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或者精密仪器、玻璃器皿等易碎品的包装时,你没准就是华若中的客户——包装箱里作为缓冲性物品的泡沫塑料就是兴达集团主要产品EPS的一种,资料显示,兴达集团的“锡发”牌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也就是说,每三个包装箱中,就至少有一个使用的是华若中公司生产的泡塑材料。此外,东北地区很多建筑外墙体中也有华若中公司生产的EPS隔热保温材料。

正是依靠研发这些不为大众熟知的泡塑产品,华若中成为了我国的“泡塑大王”。

一篇文章的机遇

1990年,华若中在出差途中随手翻看一篇杂志,其中一篇文章《“赤膊”家电等“衣”穿》吸引了他的注意。文中介绍,进入90年代,彩电、洗衣机、冰箱已普及,而且中国的家电也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原本质量很好的家电,但打开包装箱,却出现种种破损,被外商频频索赔。文章指出,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包装不好造成的,国外早就采用质轻、耐冲击的EPS原料做包装,而我们却还是在机件与箱体之间塞满白花花的纸条。在生活中,打“赤膊”的人没有一件正经衣服,至多是让人看笑话,打“赤膊”的家电却会伤到“五脏六腑”。

华若中随即想到:中国怎么就不能生产包装材料呢?家电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大,包装材料的缺口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市场绝不会容忍包装材料制约家电产量,该出手时就出手!

东奔西走觅市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出差回来,华若中就拿着那本杂志,四处打听,中国自己的EPS在哪里?当华若中获悉,国内生产EPS最早、产量最高的企业是上海塑料七厂时,不禁兴奋得连声叫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己的企业曾给上海塑料七厂生产过反应釜设备。”

1991年5月下旬,华若中冒雨来到上海塑料七厂。厂方技术人员介绍,世界上最大的EPS需求市场虽然在中国,但是90%靠进口。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树脂珠粒,生产技术性强、应用广泛、国内紧缺,是需求不断增长的产品,必定大有前途。我国有些比家电更贵重的电子产品,为了不打“赤膊”,就只好进口包装材料,而且进口权还被几家公司垄断着。

此后,华若中频频出现在上海、南京、北京各地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力图触摸到EPS市场的脉搏。在与众多人的交谈中,他得到这么一条信息:企业绝大多数人对这种“小粒子”不屑一顾,因为EPS珠粒是中间产品,最终成型的还是泡沫塑料制品工厂,大家都想做终端,直接卖到市场上去。

激情办厂求发展

兵贵神速。华若中即刻赶往北京,想从北京泡沫塑料厂得到验证——办泡塑厂是否可行。早在无锡,他就打听到了北京泡沫塑料厂的厂址,下了火车就直奔其驻地东铁匠营。这年9月,华若中再次来到北京,拜访了成立不久的中国塑料协会,得知1990年中国EPS耗用18万吨、1991年耗用25万吨,而国内的EPS年产量却不到3万吨;德国每年人均耗用4.3公斤,韩国人均耗用2.8公斤,日本2.2公斤,中国台湾1.8公斤,中国大陆人均耗用还不到0.08公斤。这些数据,让华若中十分兴奋。如果中国大陆达到台湾的人均耗用水平,按当年12亿人口计算,就是200多万吨,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2)

1991年,已经42岁,不具备任何化工领域从业经验的华若中依靠银行的20万元贷款,带着十几个人在荒地上筹建新厂,成立了兴达泡塑材料厂。(未完待续)

编者按:当年42岁的华若中辞去了国有企业的稳定工作,毅然选择了办厂创业,他在新砌的围墙上用石灰水写上了“奋发图强,建厂育人”八个大字。但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良将,他又会在EPS行业中怎样异军突起、创造奇迹呢。敬请关注下一期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公众号。

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3)

作者:(整理自看准资讯网,有删改)编辑&排版:周杨本文有删减,

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4)

华若中家族 华若中一辈子(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