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作者喜欢写生活琐事(悟作者李喜栋)

悟(文)

李喜栋

槐树花繁密馨香簌簌飘落的早晨,我在长青公园加入晨练暴走的队伍(虽然腿疼,瘸拐艰难,但坚持了下来),感觉生活美美的。重要的是精神愉悦,这是处世行事的基础、根本和源泉,每每看到人们或忙或闲地放形于此园,心中便会升腾起幸福的小雾霭,人民幸福是这个社会的最美状态,感谢这个时代,在这个奔小康实现中国梦、走向“大同”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年轻的跳着鬼步舞,韵律操,年轻的妈妈看护着到处乱跑的咿呀孩童,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小步慢跑,太极刚柔,长剑慢舞,单杠双杠,踢腿弯腰,毽子羽毛......公园里的众生态,时时刻刻能给人以正向的启迪。这是个表现幸福的地方,爱心滋长的地方,心灵疗伤休养的福地。

京剧爱好者的状态不错,几位阿姨在亭子里享受着名角名曲的滋润,长剑在手,大有闻鸡起舞的意味。血糖高了暴走累了的自己躺在公园一颗大树下能坐十几人的圆形围椅上,昏昏沉沉渐渐睡去,京剧唱段播放的妙音始终萦绕耳际,伴我迷沉,稀释我的高糖。不知过了多久,醒转来,头脑好了不少,京剧换了曲目,换了唱腔,旦角换生角。坐起来,抬起发涩的病眼寻找京剧的发声处,原来是换成了另一波爱好者,清一色的中老年男子,一把京胡,一段段名曲,滋味相当醇正,声声入耳润心。听戏其实就是听曲调听味道,不知戏词没关系的。那典型的曲调总令人“愈益发舒”,缓了神经,愉了心情,是急躁的克星,就像佛歌唱起,只听得准“南无阿弥陀佛”或只反复唱了这一句词,可曲调抑扬,百听不厌,一切心浮气躁邪沉恶念全扫除,心生慈悲,境界随之上升。这曲调教化之功虽不及佛界梵音,也有之一二,深感妙哉。这几个名段我是知道的,《四郎探母》《借东风》《智取威虎山》,字正腔圆,高亢辽阔,冲击着听者的胸骨清醒着意气风发者的神经,换了唱者,我竟不知,睡梦中发生了多少事呢,是睡的深沉还是交接的无斧凿痕迹?这是一个票友团,相同的兴趣爱好,聚拢在每个清晨周末,多么幸福之事呀!然而敏感的自己忽然心生悲凉,觉得生活不及别人,对比强烈。是不是拿别人的强项和自己的弱项对比?实在是不对等,可是人们往往就这样自己来定制生活的原则,谬也。起身离去吧,该是回去的时候了。京剧唱声依然抑扬,而后渐渐变淡,以至几丝,终化为乌有。

人的欲求无穷尽,不知足是痛苦之源。看着熙熙攘攘来往人群,知道各有所忙,积极向上,自己为何自寻苦痛呢?

对,用断舍离的理念清理自己,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追赶生活。

明天,再来。再来看槐树花儿落满地,闻槐树花香飘满园。

2018.08.07于赤峰

哪个作者喜欢写生活琐事(悟作者李喜栋)(1)

来自网络图片

哪个作者喜欢写生活琐事(悟作者李喜栋)(2)

手机拍摄

哪个作者喜欢写生活琐事(悟作者李喜栋)(3)

手机拍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