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苏省南极人吊牌年入40亿(从卖产品到卖吊牌)

浙江江苏省南极人吊牌年入40亿(从卖产品到卖吊牌)(1)

从卖产品再到如今的“卖品牌”,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起步远远慢于恒源祥,且受后者启发,但,南极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品牌授权的路上越走越远。

究其根源,与创始人张玉祥“先人一步”的战略有着直接关联。此外,相比较于常规的品牌授权,南极人将自身定位于“服务商”,为供应商、经销商等提供精准的服务,并始终坚守着“帮助中国万千供应商、经销商持续成功”的使命。

不过,伴随着品牌授权规模的持续扩大,产品品控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警醒南极人的扩张步伐或许需要缓一缓,以加强品控管理,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本刊记者 / 孙建奋

原文标题:南极人,做一场严肃的吊牌生意

谈起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127.SZ;证券简称:南极电商),大部分消费者或许不熟悉,不过,说到南极电商的前身——南极人,就一定不陌生。当然,部分消费者对于南极人的印象——这是一家保暖内衣品牌,但事实是,南极人早已实现转型,将南极人品牌授权给供应商和经销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由供应商、经销商负责,也就是俗称的“吊牌生意经”。

自2015年借壳上市以来,南极电商通过收购与合作,已经形成以南极人品牌为核心,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品牌为补充的品牌矩阵,同时,丰富自身的产品品类,在市场上有着“万物皆可南极人”的说法,可见南极电商旗下品牌产品品类的繁多。凭借着“先人一步”的战略以及持续耕耘电商行业积攒的行业经验,南极电商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

近五年来,南极电商的供应商、经销商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天猫、京东等的线上店铺也随之增长,由此构筑成南极人品牌在各大电商平台天然的流量壁垒。伴随着品牌授权规模的快速发展,南极电商在2019年年报中明确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消费品巨头”,持续坚定“帮助中国优质供应链持续成功,为中国家庭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的使命。

从卖产品到“吊牌”

1998年,张玉祥成立了集产销一体化的上海南极人纺织品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了南极人品牌。彼时,南极人首创的保暖内衣,凭借着更薄、更暖、更舒适的特性,迅速风靡全国,公司在成立的第四个月创造了1个亿的销售额。

南极人保暖内衣的首战告捷给了张玉祥信心,但同时,他也认识到单纯地做保暖系列产品必定无法支撑南极人的长远发展战略,延伸产品品类将是公司获得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他盯上了羽绒服行业。他认为当时的羽绒服时尚化和个性化程度不足,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并提出了“都市羽绒服”概念,聘请多位知名服装设计师参与设计,产品用料则选用国际大牌辅料如杜邦防漏绒胆、日韩面料、日本YKK拉链,最终设计出了兼具时尚、保暖于一身的“南极人都市羽绒服”。

彼时,深谙广告营销策略的张玉祥,请来了知名演员葛优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斥巨资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南极人都市羽绒服”广告。结果,该款羽绒服引爆市场,助力南极人迅速立足市场,市场份额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当时的龙头波司登。

南极人羽绒服的又一次成功,让张玉祥充分意识到了打造知名品牌的重要性。为此,南极人陆续签约刘德华、袁咏仪等多位一线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并在央视等知名媒体投放巨额广告费用,让“南极人不怕冷”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打响了南极人在国内的知名度。2004年,南极人累计销售收入达10亿元,产品类型覆盖保暖、休闲、羽绒、毛衫、家纺等纺织品领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对于国内制造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更是深受其害,这导致线下服装行业竞争越加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同一年,张玉祥作出了一个影响南极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全面转型。具体而言,南极人将剥离生产和销售两个重资产环节,只保留“南极人”品牌,开启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此后,南极人在2010年、2012年又分别开启了电商服务、NGTT(南极人共同体简称)共同体商业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链。

NGTT构建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平台商和品牌商五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链,这一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南极电商快速发展,这点从南极电商近年来的GMV、经销商/供应商数量突飞猛进可以分析得出。

2015年,南极人借壳上市,登陆资本市场的南极人,让外界得以对其从传统服装制造业转型成为品牌授权商所取得的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成交金额(GMV)方面,南极电商旗下所有品牌在各大渠道的GMV从2016年的7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06亿元,增长幅度超过3倍,年复合增长率约62%,这得益于其生产商、经销商数量的迅猛发展。南极电商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经销商数量从2014年的804家增加至2020年底的6585家,以平均每年新增超过800家的数量在快速增长;生产商数量从2014年的319家增加1281家至2020年底的1600家,同样获得高速发展;线上店铺数量从2017年的4442家增加3729家至2020年底的8171家,以平均每年超过900家的数量在飞速发展。

财务数据方面,南极电商的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3.89亿元增加35.18亿元至39.07亿元,增长幅度超过9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02%;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1.72亿元增加10.34亿元至12.06亿元,增长幅度逾6倍,年复合增长率为62.73%。

浙江江苏省南极人吊牌年入40亿(从卖产品到卖吊牌)(2)

从南极电商旗下品牌的GMV、生产商/经销商数量、营收情况的快速增长来分析,张玉祥做出的南极人转型战略,显然是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也说明南极人的品牌授权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此外,南极电商品牌授权业务毛利率常年在90%以上,显而易见,品牌授权是一门颇有“钱”途的生意。

此文未完待续,精彩明天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