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

庄子:想要事有所成,需遵守一个“顺”字。

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1)

在道家思想之中,讲究的是顺应自然的智慧,老子说顺应自然,符合大道的规律处事,必然能够摆脱灾祸,收获该有的成就和结果。

对于自己的事业,学会顺应,找准风口,是猪都能飞起来。

对于自己的感情,学会顺应,珍惜该珍惜的人,远离应该远离的事,才能免受伤害。

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会顺应,一切都像是早就注定了,不违背天意,不背离规律。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运用外在的智慧之光,复归内在的规律,不给自己留下祸患,这叫做因其自然之常道。

永远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总在想着自己想去做什么,根据自己的客观环境与条件,找寻一些自己需要走的路,需要珍惜的人,自然不会有错。

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2)

什么是违背规律呢?

“螳臂挡车”就是违背规律,但是生活中有多少个“螳螂”从未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挡车。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颜阖要去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他跟蘧伯玉请教说:“卫灵公天性凶残,会危害国家,他的才智能认识到别人的错误,但是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应该怎么办?”

蘧伯玉就对颜阖说:“你要警惕,要端正自身,表面上顺从他,与时俱进,内心顺着他的本性去疏导。疏导他,不要轻易外露,否则就会造成毁灭,也会让你显得图名声,也会招致祸害。他如果天真的像一个孩子,那你也做一个无知无识的孩子,如果他和你不分界限,你也和他不分界限,他无拘无束你也无拘无束。”

接着蘧伯玉又说:“你知道螳螂吗?奋力举起双臂去阻挡车轮,却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胜任,这就因为它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了,要警戒。

还有那养虎的人,他不敢拿活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就是怕引发老虎凶残的天性,也不敢把小动物直接丢给老虎,怕激发残忍的天性,要顺着他的饥饱来喂食,受到他的喜怒情绪,虎之所以伤人,是因为人们违背了虎的性情。”

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3)

在《庄子》这个故事中,蘧伯玉告诉颜阖的道理,就是我们人生的正确方式。

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随着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发展去行事,而不是跟随着自己的主观情感。

因为主观情感会背离事物的客观事实,就好像是“螳臂挡车”一样,它从来没有意识到车是一个庞大的物体,而自己是一个弱小的存在,不能正确的认知自己,就是主观意识最大的局限。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好像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一样。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某一种样子,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孩子自己心里想成为什么样。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顺应而非改变,苏东坡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就有非常独到的方式。

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4)

苏东坡教育自己儿子的时候,从来没有去强硬的逼着自己的儿子做什么,而是顺应自己孩子的天性发展。

苏东坡的孩子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了。

学会顺着孩子的意识去做,这样的效果和方式,远比强行改变要有用的多,还能够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之所以能成功地治理水患,就是采用了顺的方式。

顺应水的规律去引导和疏通,而不是强硬的堵,最后才能收获一个良好的结果。

所以任何时候,学会“顺”,胜过所有的智慧。

庄子名言加赏析(庄子想要事有所成)(5)

有的人非常激进,人生的结局未必能好,而有的人悠哉悠哉的,反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顺与逆的区别,这也是人生该有的智慧。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