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

如今的硬件DIY总感觉有些逐渐淡去的意味,即使要和身边的朋友们聊有关DIY的话题都已经颇有些困难了,更不要说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你聊那些有关DIY的历史和经历。不可否认,这个世界足以及时行乐的东西已经太多,如果没有一点点DIY的情怀留存心中,将无法坚持下去。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

时至2017年,掐指一算,我折腾硬件有整整18年时间了,这也恰好是电脑硬件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我亲历了Intel和AMD“互相伤害”最激烈的过程。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

也见证了Intel 775接口的酷睿发布的历史时刻,乃至成为了后期AMD处理器在架构和效能上全面落后于Intel处理器的重要转折点。

我很庆幸自己一开始就与Intel相伴,并从中感受到很多DIY的神奇乐趣。更幸运的是,很多自己用过的古老的Intel平台我都不曾丢弃,而是将它们保留至今,偶尔还会把它们拿出来回味和感受一下。同时一些极具纪念意义、难能可贵的“瞬间”或者“成绩”,我还特意为它们做了留存。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3)

我的第一套Intel平台---440BX

Intel的BX平台于我而言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也是我认为DIY味道最为浓厚的一个平台。我的Intel 440BX平台配置于1998年底,入手的第一颗CPU是当时赫赫有名奔腾II 350,主板搭配的是华硕的P3B-F,也是后来最经典最耐玩的BX主板之一。这些硬件当年都价格不菲,但由于我初入大学,还处在花父母钱不心疼的无良年龄,各种任性买买买,如今想起来真是惭愧。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不是DIY的精髓,更不是DIY该有的样子……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4)

不过硬件真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当时的奔腾II所展现出来的性能还真有些傲视群雄的感觉。可不久,在BX平台上赛扬300A这颗CPU的出现真的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让我知道“超频”的魅力有多么的巨大。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5)

为了不断的冲击更高频率,入手了更好的SLOT 1的连接卡、更高效的CPU散热器和散热硅脂,终于达成558MHZ这个不可思议的高频率,速度感觉快得飞起来。不过后来的Intel 440BX远远不止于此,后期随着新赛扬、乃至Intel图拉丁核心CPU的诞生,440BX继续点燃了DIYER所有的激情和想象力。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6)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7)

随后体验了超频成绩翻倍和频率破G的双重惊喜!一颗“铜矿”核心的新赛扬533A,通过SLOT 1转接卡在P3B-F这张BX主板上,成功达成1066MHZ的超高频率,频率翻倍!当时的超频真是随心所欲的节奏,不但不锁定外频,倍频也可以调节,自由度真是太高了。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8)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9)

不过,440BX主板似乎还不满足,竟然依靠一件称为“370接口转370接口”的神器用上了Intel有口皆碑的图拉丁核心CPU。这种DIY的疯狂之事放到今天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和SLOT 1的转接卡重叠配合使用,已经让新的图拉丁核心CPU在老BX主板上运行,而且还很稳定,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0)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1)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2)

为了Intel 440BX的经典,我后期特意搜集保留当时最经典的三张440BX主板。它们分别是华硕的P3B-F、技嘉的BX2000和微星的MS-6199。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3)

815EPT,性能级的图拉丁体验:

有人说后来Intel经典的酷睿架构就是起源于图拉丁架构,不管是否可信,但图拉丁核心CPU的经典是毫无疑问的。它属于典型的频率不高,功耗不高,发热量也不高,但综合效能却极高的平台。我先后用过好几张非常经典的815EPT主板,都保留了下来:

它们是华硕的TUSL2-C、微星的815EPT PRO和技嘉的60XET。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4)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5)

当时的图拉丁处理器之王当之无愧是属于奔腾-S 1.4G的,但可惜这颗传说中的CPU并不对外零售,我好不容易费尽周折托朋友从一台当时的康柏服务器上拆了一颗给我,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给了超大的面子的,为此我也欠了人家很大一个人情……不过在我当时看来,什么都值了。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6)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7)

478接口的时代,高频率太强劲太炽热了

478接口的Intel平台也是充满了无数惊喜的,在所有用过的478接口主板中,最后留存下来的是这张升技的IS-7主板,主板的芯片组为865PE,也是当时热门的超频王牌主板之一。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8)

可如今的升技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不过这依旧无法掩盖其疯狂的超频水准。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19)

其中一颗赛扬1.8和一颗赛扬D 2.4G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频率蹭蹭蹭往上狂飙的感觉,现在想想都觉得刺激。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0)

赛扬1.8被狂超到3.46G,超频幅度高达92%。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1)

这个赛扬D 2.4G由于长时间的加电压、大幅度超频,金属的外壳已经有少许氧化的迹象了,不过在当时这颗处理器狂飙到4.2G的景象真是让人血脉喷张。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2)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3)

775接口,我经历了Intel的胶水双核也见证了“扣肉”奇迹

Intel在硬件设计的理念上无疑是非常超前的,因此当我知道奔腾D 805双核处理器的时候,我真是觉得酷毙了。也在第一时间让自家亲戚当了试验田,率先入手了奔腾D 805,幸亏她对性能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奔腾D 805胶水双核也足够满足她的要求了,因此并没有对平台有任何吐槽。而后来自己真正见识了以奔腾E2140为代表的“扣肉”核心处理器后,才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双核、什么是低频率低功耗高性能的意义。在我看来,也正是从这一代Intel处理器开始,彻底定义了其高性能低功耗的方向。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4)

当时的E2140真心是大红大紫的,作为一颗入门级的处理器竟然压得AMD的整个速龙X2产品线喘不过气来,真是让人始料未及。而随后45nm工艺的推出,更是实现了高性能和高频率的双赢,就算放到这么多年后的今天,775接口的Intel酷睿处理器作为入门级平台使用,依旧足够。直到现在,我依旧有一套搭载了E5800处理器的G41平台在服役,主板是微星的G41M-S26。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5)

爱死赛扬了!全家亲戚老小都赛扬!

直到后来Intel处理器的接口逐渐发展到1156、1155接口,我依旧持续着我的DIY折腾之旅,先后入手过i5 760、i7 2600K、i7 4770K等多款高性能处理器,与主流级中高端显卡搭配可以得到非常出色的高性能体验。随后我自己更是养成了搭配两套主流Intel平台的习惯,一套高端的超频平台,另一套就是同接口最入门赛扬或奔腾平台.此刻Intel出色的入门平台性能已经备受认可,因此我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几乎清一色的配置了Intel的入门级平台,不但速度飞快足够,还能享受到低功耗低发热量和低故障率的好处。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6)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7)

它们是赛扬G1620搭配B75、以及超经典的赛扬G550搭配H61。

赛扬真是一个太经典的系列了,从过去的超频小钢炮到如今的高性能低功耗,而且还低价格,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入门机搭配的首选,真是让人叹服。

DIY,我继续热血沸腾着!

我今天的平台毫无疑问的紧随着Intel的脚步,将自己的平台更新到了Intel最新的1150接口,如约的用上了性能出色的“SkyLake”。

高端平台为i7 6700K和Z170,搭载了一张GTX1080 GAMING X的显卡,性能不言而喻。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8)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29)

每一代的赛扬处理器我是当然不会落下,第一时间就入手了赛扬G3900处理器和H110主板搭配,感受每一代Intel赛扬的魅力。

五年前的intel(几十年的Intel古老PC平台保存至今)(30)

于我而言,见证Intel这十多年来的进步历史无疑也是见证了自己的青春,这种难以磨灭的DIY情怀不知还能在我们的世界里激情燃烧多少个岁月……只待时光冉冉,少年白头……

多年之后,当拿出这些当年的Intel老平台重新搭建起来,一一点亮,听着风扇旋转的声音,如同一台台古老的战车在隆隆作响,哽咽在喉、感慨万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