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举措:郏县新农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鸿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举措:郏县新农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举措:郏县新农民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举措:郏县新农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鸿雨

10月30日下午,在位于郏县白庙乡白庙村的增会家庭农场红薯种植基地内,来自全县的50名职业农民培训学员观摩了商薯、烟薯25(蜜薯)、小香薯等十多个品种的红薯,大家认真比对,共同探讨红薯种植管理技术。

增会家庭农场负责人冯增会退伍后打过工、开过饭店,后来看到山东一则关于红薯种植的新闻,便萌发了发展优质红薯的念头。经过学习,目前他种植红薯500亩(1亩≈666.67平方米),每年所繁薯苗可种植5万余亩,成了响当当的“红薯大王”,年净收入200余万元。

冯增会是郏县重点培养扶持的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试点引路、连片发展”的推进模式,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作为重点培育、扶持对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先后有4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获得项目支持,扶持资金超过2000万元。

为提升培育质量,该县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优选一批青年农场主参加省部级培训。加大资金支持和服务力度,把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作为实践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县农业农村局遴选60余名科技人员,实行包村联户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后续跟踪服务与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业园区39个、田间学校18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处。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1300亩,以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为主,先后带动农户550余户,辐射面积4000多亩,2018年被县农业农村部门确定为小麦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560多名农民被县农业农村部门认证为新型职业农民,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2家;注册家庭农场258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家、市级家庭农场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重点龙头企业4家。

近年来,该县新型职业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0多个(项),带动一大批农户加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