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晚年生活(近代高僧弘一法师)

李叔同不但是后人眼中德高望重的弘一法师,还是教育界的名流。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晚年生活(近代高僧弘一法师)(1)

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一师(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担任音乐和图画教师,他待人谦和从未与学生翻过脸。然而,纵然李叔同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所有学生却非常听话,甚至对他有些畏惧。每逢李叔同上课,课堂的纪律总是非常的好。

上课铃敲响以后,李叔同往往会赶在学生之前站在讲台上,并在黑板上写好本堂课的教学大纲,随后便坐在椅子上等待学生返回课堂。学生们在走廊里说说笑笑,但只要在门口看见了李叔同,便会立即收声,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所以当时大伙时常看见这样的景象,以大门作为分界线,门外吵闹无比,门里却鸦雀无声。

每个星期李叔同教弹琴时,总要先亲自示范一遍,随后向学生讲曲子里要注意的部分,随后由学生自行练习。一周过后,李叔同会检查学生们的练习情况。

每次检查时,李叔同会在钢琴上摆好要弹奏的曲谱,随后等待学生们上来展示成果。在这一天里,不论学生们在哪个时间段到来,李叔同都会在场。因此,每到这一天李叔同都要不吃不喝地坐在钢琴旁好几个小时,直到最后一个学生通过测验。倘若,学生弹得不尽人意,李叔同也不会指责,只会要求学生下次苦练。有时,他只是用眼神瞄了学生一眼,连话还没说,学生便主动要求下次好好练习。

弘一法师晚年生活(近代高僧弘一法师)(2)

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有学生不讲公德,朝着窗外或地上吐痰,也有些学生无心学业,在上课时阅读课外书等。李叔同在课堂上从不批评这些学生,只是等到下课铃敲响后,再用很轻但非常威严的语气对犯错误的学生说:“某某同学,等一下再出去。”被留堂的学生,自然是那些上课表现差强人意的,但作为老师的李叔同从来不在言语上斥责他们,反倒会十分礼貌地向他们鞠躬致意。

某次下课时,有个学生在离开教室时出手重了一些,将教室的门摔得震天响。他在走廊里走了几十步后李叔同走出教室,非常谦和地将这名学生叫了回来,随后告诫他:“下次再离开教室时,一定要轻轻关门。”随即,李叔同亲自打开了教室的门,再轻手轻脚地关上,为学生示范。做完这些之后,李叔同仍不忘朝着学生鞠躬。这名学生见状十分惭愧,从这以后他开关门都很轻,再也没有让门发出过噪音了。

某日,李叔同正在给学生弹奏示范曲,不知哪个捣蛋鬼放了个恶臭的闷屁,以至于,整个屋子都笼罩在臭气里。众位学生不知始作俑者是何人,纷纷用手堵住鼻子,发出鄙夷的声音。李叔同坐在琴凳上,自然闻到了不可名状的臭味,只不过他仅轻轻皱了皱眉,依旧将示范曲弹完。正因如此,李叔同的这节课才没有因为一个臭屁而耽误。只不过,在下课时,他将所有学生全都留下来,对大伙说道:“请等一下,我还有一件事要说。”

学生们还以为有什么要紧的事,纷纷庄严肃穆地听后差遣,谁知李叔同竟用十分认真的口吻对众人说:“将来若是要放屁,请去门外,不能在室内放。”说罢,李叔同一如既往地向学生们鞠躬。听李叔同这般说,每个学生都难忍笑意。李叔同前脚刚刚离开教室,屋子里的学生便是一阵哄堂大笑。即便是放屁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叔同都要亲力亲为作出规定,可见,李叔同对教育是多么一丝不苟。

弘一法师晚年生活(近代高僧弘一法师)(3)

李叔同是严厉的,但他的严厉却是不行于色的。李叔同之严厉,首先是对自己的严厉,他能做到的事,才会要求学生去做。他要求学生去做的,自己会做得更好,充分体现了何为言传身教。在那个年代,图画和音乐都不算是主要课程,但因为有李叔同担任老师,所以这两门课程成了重要的课程。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学生们都会如期来到琴房,听李叔同讲音乐知识,没有一个学生将音乐课视作无关紧要的副课。

李叔同的教育经历,或可给当代教职人员启示。李叔同虽然从不在嘴上多言,也不斥责任何学生,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向学生教授做人的道理。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教育比任何理论上的教育方式都要先进,也更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

【《李叔同年谱》、《浙江一师的李叔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