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

2月25日,

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与政府工作报告同步发布,

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

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

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市容环境

促进就业创业、做好扶弱助困

推动教育发展、加强医疗养老

保障食药安全、改善居住条件

实施文体惠民、推进便民服务

方便市民出行

● 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三期。

● 完成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

● 启动锦江绿道(一期)工程,建成熊猫绿道102公里、锦城绿道(一期)34公里。

● 持续推进“互联网 交通治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中心城区年均高峰拥堵指数不超过1.70。

● 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新增20个行政村通客车。

● 加密中环路至绕城高速区域公交线网,新开线路10条以上,新增线路里程30公里以上。新增延时公交10条以上。

提升市容环境

● 实施人工增雨,治理大气污染;在中心城区开展“科技治霾超细清水雾系统”项目试点示范。

● 完成全市“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和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升级。

● 完成第八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再生水利用工程,实现向中小河流环境补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万亩。

● 完成二环路增绿提质工程,提升二环路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实现立交桥桥柱绿化覆盖4万平方米。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1)

● 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26个。

● 完成龙泉山脉生态修复提升工程1.5万亩。

● 完成长安垃圾场扩能项目,新增生活垃圾填埋库容500万立方米。

● 全市新建环卫公厕200座、改造环卫公厕109座。

● 完成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病害治理1万个。

● 打造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街22条。

● 完成村容村貌薄弱村治理100个。

● 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00座、旅游厕所30所。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2)

促进就业创业

● 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6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7.3万人。

● 对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创业补贴。

● 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7万人。

● 建成运营青年人才之家22个,开展活动130场,服务青年蓉漂、青年人才1万人次。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3)

做好扶弱助困

● 为1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2.5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7000名视力和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 资助10万人次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 扶持1.1万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5.7万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 免费救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救尽救,社区管理率达85%。

● 给予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960元奖扶金;给予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6240元或7800元扶助金。

● 帮扶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4个百分点,扶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本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6个百分点。

● 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 为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500至1000元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 对建档困难职工和环卫工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1.5万人。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4)

推动教育发展

● 对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两类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实现应助尽助。

● 对公办中职学校成都籍学生及非成都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住宿费,对民办中职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住宿费补助。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10万个

● 推进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新增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20所、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30个。

● 建成“留守儿童之家”市级示范点9个,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5)

加强医疗养老

● 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完成7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完成9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提档升级,完成500家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

● 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0%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

●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

●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养老院61个。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6)

保障食药安全

● 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和法治观念普及,建成“互联网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体验站”22个。

● 在药品零售环节推广电子处方,全市电子处方试点药店达1000家以上。

● 开通移动端便民购药电子地图。

● 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等级评定达95%。

● 全市80%的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明厨亮灶”网络实时监管达5000家。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7)

改善居住条件

● 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9486户。

● 完成中心城区老旧院落改造235个。

● 基本建成公租房4000套,竣工公租房5000套。

● 加快实施公建配套攻坚行动,中心城区建成公共服务设施160处。

● 新(改)建标准化莱市场7个。

● 建成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200个、综合应急示范社区440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44个。

● 推动470个社区达到消防安全标准,新增消防车22辆,新建消防站4座。

● 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700户。

● 完成中心城区老旧院落电力一户一表改造1.2万户。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8)

实施文体惠民

● 建成成都城市音乐厅。

● 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44个。

●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公益电影进影院放映3000场,涉农社区、特殊人群公益电影放映1.4万场(不含进影院3000场)。

● 举办“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32场、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档案展。

●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400场次,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260万人次。

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成都民生实事共分为十个大类共68项)(9)

成都城市音乐厅外景效果图▲

推进便民服务

● 建成投用不动产登记中心(城东办证点)。

● 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个、社区(村)法律之家47个。

● 每日发布“蓉价网”莱篮子商品价格信息。

● 全面推广“一窗一人”联合办税模式,方便纳税人通办国地税业务。

● 建设并试运行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处置平台(一期)。

● 加强流通市场监管和消费环境建设,建成“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位”100家。

● 新增光纤宽带用户50万户,新增100个行政村(社区)光纤覆盖到户。

● 借助银行智慧终端设备,在500个以上银行网点为缴存职工提供便捷自助服务。

● 加强派出所窗口办理公安证件照便利化,全市新增往来港澳签注一体机22台、自助照相亭128个。

信息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李涵

转自:成都高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