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成分测试指标及范围 读懂体成分检测结果

#创作挑战赛#

在帮人减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都是只关注体脂秤的体重数据,其他的数据很少关注,今天我们说一说其他的数据。

体脂秤的数据通常包括:体重、BMI、脂肪率、肌肉、体型(部分会有)、内脏脂肪等级、体脂指数、基础代谢率、水分、脂肪重量、蛋白质、骨量、身体年龄、去脂体重、正常体重等数据测量指标或参考指标。

体重

体重指标是减肥人群或者使用体脂秤人群最关注的一个数据。然而,体重需要关注,但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体重这个数据上,为什么呢?

体重是我们执行减肥饮食过程的一个结果,腰臀围、体脂率也是执行的结果,全面的关注这些数据,才会更科学,更健康的减重。

体重变化和哪些情况有关?

多数的生活习惯、生理状态、心理变化都会影响体重的变化。

举个例子

暴饮暴食,直接导致体重增增加;

熬夜会增加肌肉分解,体重增加;

紧张、焦虑会导致过量饮食、激素紊乱,然后体重增加;

部分女性生理期,可能出现体重不减;

......

所以,要关注体重,但是不能把只关注体重!

BMI

这是一个因变量。因为我们的身高是确定的,体重是在变化的,BMI也会跟着变化。

BMI有什么作用?

可以用来作为肥胖成都的参考标准。

身体成分测试指标及范围 读懂体成分检测结果(1)

所以,BMI是一个衡量性质的指标,我们不用需要时刻关注它,而是要周期性的关注变化!

脂肪率/脂肪量

脂肪率是脂肪所占比例;我认为这是所有减肥人士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指标,因为减重减的可能是瘦体重,减脂才是减肥人士应该追求的。

减脂和哪些有因素有关呢?

主要是:饮食和运动,一些日常习惯也可能对脂肪率/脂肪量的增减产生影响。

现在常用的减脂饮食包括:低碳饮食(碳循环、低碳等)、高蛋白饮食、生酮饮食等。还有一些饮食模式:健康饮食模式、断食模式(5:2断食、16:8饮食等),这些饮食也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减少体脂率,长期坚持兄啊过会更好。

运动减脂是现在很多人深入骨髓的理念。真实的情况是:运动确实可以帮我们减脂,但是效果有限(不进行举证了),不如控制饮食来的效果好!

肌肉

肌肉是多数体脂秤都会显示的一个数据。很多人的肌肉量都是偏低的,通常是因为缺少体育锻炼和饮食的问题。而且改善肌肉量偏低的情况也是一个漫长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哦!

体肌肉含量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改善:

1.加强营养。平时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清、牛奶、牛肉、虾、深海鱼、鸡胸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对增长肌肉有很好的帮助。

2.经常进行力量练习。可以在家中进行锻炼,也可以到健身房进行锻炼,可以做哑铃的锻炼、俯卧撑、引体向上以及下蹲练习等,都可以增强肢体的肌力。

3.控制好基础疾病。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肌肉容易流失,所以尽量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简而言之,就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需求。

体脂秤中的这个数据多数是通过公式计算的,所以就算你的体脂秤没有测量出来也不用担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BMR(男)=(13.7x体重(kg)) (5.0x身高(cm))-(6.8x年龄) 67

BMR(女)=(9.6x体重(kg)) (1.8x身高(cm))-(4.7x年龄) 661

基础代谢率有什么用?

在控制热量的时候,基础代谢率是热量的一个警戒线:即每日热量摄入不建议低于基础代谢量。

体型、内脏脂肪等级、体脂指数

这三个数据也是因体重、体脂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是衡量性的指标。

体型通常是综合考虑BMI、脂肪率、腰臀围(腰臀比)然后分类:偏瘦、正常、微胖、超重、肥胖(也有划分为:梨形身材、苹果形身材)

内脏脂肪常用内脏脂肪指数来评定等级。大致分1-30个等级。内脏脂肪指数的含义:数值1-9指脂肪在正常范围;10-14指脂肪量偏高;指数在15-29,脂肪含量高。这个数值通常是通过ct或者是核磁扫描内脏周周脂肪面积所得,所以体脂秤的这个内脏脂肪等级的精确度是存疑的。

蛋白质

从接触的减肥人群来看,大多数人的蛋白质含量是偏低 的。体内蛋白质含量偏低,一般是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所致(这里需要排除疾病影响)。

所以如果想提高这个蛋白质含量,一方面是需要适当增加摄入量,同时需要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增加摄入量的方法是提高饮食中优质蛋白的比例;提高吸收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抗阻运动;

正常体重

正常体重是用公式直接计算,也可以用BMI进行倒推得出范围(很少使用)。主要是用来指定减肥目标。

标准体重(kg)计算公式:身高(cm)-105;正常体制共范围则是在标准体重的基础上上下浮动10%;

其他的指标不再继续详细介绍,如果有疑问可以下方留言、

最后再说明:由于体成分检测技术限制,家用体脂秤的检测理论基础基本都是:生物电阻抗。很多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喝水、排便、排尿、进食、月经等。所以我建议大家更多地去关注体脂秤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纠结某一天体重或者体成分数据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