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

本篇文章,毛主席写于1937年8月,是在《实践论》之后,又一篇为解决党内部分同志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冒进主义、机会主义、形而上学等错误思想的大作。这两篇理论文章的核心内容,都在当时延安设立的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红军抗日军政大学做过授课,可以说,毛主席的系列文章,在那个时期为培养党的集军事指挥、政治建设、革命斗争等能力于一身的领导干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1)

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基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问题的对立统一法则结合中国革命进行了全面阐述,我们今天这篇文章讲第一部分的内容:两种宇宙观。涉及到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论点,我仍尽量以最简单的例子进行解释,以便大家的阅读和理解。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2)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矛盾从何而来?是宇宙诞生之初就本来存在的吗?还是有了人类等文明出现之后才浮出水面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和观念从全局上决定着我们对于矛盾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的《矛盾论》第一个部分就要讲两种宇宙观。我不知道各位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对于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应当持有的观点是:唯物(世界是可知的)辩证(运动是绝对的),矛盾是普遍和对立统一的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3)

下面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梳理一下。关于对宇宙的认知,大家都知道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大观点。其中“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知的,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即“我在故我思”,强调实事求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世界,这种观点也叫“理学”、“唯物辩证学”。例如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等人,他们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万事万物是客观的、运动的、可改变的,所以资产阶级、剥削、矛盾等并不是宇宙诞生之初就有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产生的人类,在文明建立之后不断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能够通过革命斗争战胜、消灭、转变的。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4)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意识的、不可知的,是主观存在的,物质是意识派生的结果,即“我思故我在”,强调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本源”的世界是由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意识(神)创造的、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也叫“玄学”、“形而上学”。例如柏拉图、黑格尔等人,他们是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静止的、永恒的,我们感觉世界发生了“变化”只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产生的结果,并非是真正的“客观世界”发生了改变。所以资产阶级、剥削、矛盾等是宇宙被“创造”之初就有的,不会随着人的意志和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一切苦闷都是虚幻、自寻烦恼的,需要改变的不是所谓的世界或制度,而是自己。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5)

仅用粗浅的、朴素的观点来看,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能接受唯物主义的看法,所谓盘古、女娲、上帝等造物主的神话都是虚幻的。尤其是随着近两百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迷信、宗教等传统糟粕都有所摒弃。确实,宇宙中、地球上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但这不是说它们就不能解释,只是物质运动(思维发展)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而已。那么,用唯物主义者的眼光去看世界,就能知道万事万物是客观的,但也是发展的、变化的、矛盾的,是在人类的意识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使之改变的。而且人的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更大。例如一对双胞胎,他/她们可以说一模一样,但即使在一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在在二者自由发展的情况下,也可能五十年后一个成为了领袖、一个成为了乞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命运或天意,而是两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做出的不同抉择。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6)

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同理,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才有社会制度的变革。毛主席赞同这一点,并提出了他对于事物与矛盾的看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时,外部条件也起必要作用。例如我们中国的近代革命,如果没有外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产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马列主义),那就会因得不到正确指导而失败。但如果我国内部没有封建腐朽、殖民统治、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等等矛盾,革命也不可能有发生的土壤。

毛选一至四版注释版(第一卷第十八篇)(7)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正确的认识矛盾,搞清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才更有可能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法,掌握辩证法的宇宙观,学会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

下篇文章讲矛盾的普遍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