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卫星,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飞行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统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飞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累计执行100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累计执行69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累计执行127次,文昌航天发射场累计执行4次,西昌是放飞“长征”次数最多的航天发射场。

1935年,大凉山深处,“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成就了长征中的一段佳话。

1984年,同样在大凉山深处,“年轻”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火箭,将中国航天的“长征”延伸至更加深邃无垠的太空。

长征,“长征”,斗转星移,一脉赓续。

这里见证了中国速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第三个100次仅用了4年多时间,中国航天叩问苍穹的脚步越来越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的发射任务也越来越密。

近年来,西昌长期处于高密度任务状态,仅2013年以来,就实施了航天发射48次,他们用辉煌战绩跟上了中国速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

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员鄢利清

这种速度,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的速度。担任此次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的鄢利清说,“以前培养指挥员至少要三四年以上,如今,在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锻炼磨砺下,培养周期能够缩短至1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

系统指挥员贾桂文

前不久,年轻的系统指挥员贾桂文,作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的亲切接见。他说,这主要得益于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在高密度航天发射实战任务中,自身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实现快速成长。

贾桂文只是西昌发射场许多优秀年轻指挥员的代表,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快速发展,高密度发射常态化,实战的磨砺促使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80后”“90后成为测发一线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成为航天发射的核心力量。

这里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4)

“火把飞上天啦!”1984年4月8日傍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

那时,崇拜“火”的彝族老乡,还从未在这片热土上见过这么大的“火把”。几十年过去了,“火把”一次次向着太空飞去,大家的感叹也从最初的“火把”变成了现在的“莫慌,不是地震,是卫星发射”。

更让当地人自豪的是,这里成了有名的“北斗港”“探月港”,还被评为了全国魅力城市。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5)

西昌当地的火把节

从2000年10月31日起,中心实施了全部的35次北斗发射任务,成功将47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从2007年10月24日起,“嫦娥”姐妹先后从这里走向深空,开启奔月之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

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天链……49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的同时,向世界一流发射场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

“目前,中心已实现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2到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5次以上的重要跃升,完全具备执行高密度任务的发射能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

这里还将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7)

西昌航天人善于创造奇迹,敢于创造奇迹。发射“长征”最多,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更多的瞬间被铭刻在历史上:跪着擦地板“请进”亚洲一号,14个月建成“亚洲第一塔”,澳星保卫战”最无畏地“逆行”抢救卫星、火箭,风云二号低温泄回再加注发射,2018年100天连续实施7次发射,3箭多星、上面级同时在场测试,3天进行7次状态转换,14小时连续执行两次发射跟踪测量任务,平均每周卫星长管时间120个小时……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

“成熟可靠的体系和装备建设、严格的质量管理,以及奋斗追梦的热血斗志是航天发射的制胜基因,是确保成功的重要法宝。”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介绍说。

今年,西昌还要执行14次发射任务。面对高密度,西昌航天人信心满满:将按照“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指示要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发发成功、连捷全胜的战绩,来支撑中国航天由大向强发展!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王 胜、王玉磊、梁珂岩 ▋视频:詹正旗、刘文勇 ▋编辑:李 鑫、江程杰 ▋邮箱:ourspace0424@163.com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月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