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经典语录及解释(中庸十三章的奇葩解释)

这一篇讲第十三章,本来这一章内容就不少,释义的错误也是同比例上升,而且是错得离谱!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第一段被解释为: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错在哪儿呢?首先,“远”确实可以引申出“排斥”的意思,但在这里明显过重。其次,“不可以为道”的主语其实是“不远人”的“道”,而不是“为道”的“人”。

既然我已经分析过“中庸之道”是“基本道德标准”,那么这句就该解释为:“中庸之道”不应该离普通人太远,如果人们制定出的道德标准是远离普通人的(即标准过高),那么这个标准就不能称为“中庸之道”了!

凭什么这样解释就一定对呢?我不会用“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这种“霸道总裁”式的态度,我一定和你讲道理:因为下面一段的传统解释错得最严重,与孔子本意全然相反!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被解释为:《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若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的解释好像没什么问题,其实越是这种看上去逻辑上没什么问题的解释越容易混淆视听。

孔子接着第一段的观点在第二段举了个例子来类比,就是《诗经》里的“伐柯”,然后他说:“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句的解释基本没有问题: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

这里的“远”和第一段里的“远”都是一个意思,就是“离得远”而不是“排斥”!既然这句基本翻译对了,那后面一句“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按照之前的解释,和孔子“类比伐柯”能有什么逻辑联系?所以更精准的解释应该是:

一只手拿着一根“标准”的斧柄进行对照,另一只手砍削木头以制斧柄,认为差不多可以达到标准了,但斜眼一看还觉得差很远。

中庸经典语录及解释(中庸十三章的奇葩解释)(1)

说明这个方法“不合适”!也就是说孔子并不认同“执柯以伐柯”这种方式。从语法上讲,“执柯以伐柯”和“以人治人”就是同一种句型结构。因此孔子对“君子以人治人”也是不认同的。何况前面还有个“故”字表示因果,即“执柯以伐柯”是“君子以人治人”的前车之鉴。这种方法既然行不通,当然要“改而止”(修改和废止)了!

这才是真正的、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却硬生生被“奇葩释义”侮辱了智商!为什么说“君子以人治人”的方法行不通?你先得搞清楚前后两个“人”的区别:前面的“人”对应的就是“执柯”的“柯”,即符合“标准”的君子自己,而后面的“人”对应的是“伐柯”的“柯”,即还没达到“标准”的人。这和本章开头第一段“人之为道而远人”里的两个人也完全对应!“中庸之道”行不通的原因不就是“智者、贤者过之”而“愚者、不肖者不及”吗?所以就要修改和废止一部分内容,即适当降低要求、放宽标准!于是有了下面这两句: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明明是分开的两句话,却被“尬翻”成了“名词解释”: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那么我认为应该如何解释呢?第一句:性格忠厚且懂得宽恕的人离“中庸之道”就不算远了(这叫“降低分数线、扩大招生范围”,对象是“考生”)。第二句:这个道德标准如果实施到我们身上,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那也别用到他人身上(这叫“降低题目难度”,对象是“出题的考官”)。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修正方案”!

前一种是“修改”标准,让更多的人能够达到标准;后一种是“废止”一些不切实际的、连制定标准的人都不愿做而且做不到的标准。这才叫“改而止”!

接着,针对自己属于“制定标准”那个级别的的“人”,孔子就“现身说法”,在第三段阐述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段前面四条就是他自己没能做到的事,自然也不能强求别人。随即孔子又谦称自己即便按照“基本道德标准”所要求的言行(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也有不足,因此需要时刻勉励自己(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超过标准的道德言行也不敢做到极致,以免造成在制定标准时要求过高(有余不敢尽)。否则有余为何不敢尽?变成“圣人”难道不好吗?

最后“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这句也被翻译得似是而非: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顾”什么时候有“符合”的意思?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不能进行“读后感翻译”的重要原因。似是而非的翻译导致的结果就是“大谬不然”!

这里的“顾”是“顾忌”或“顾及”的意思,就是作为君子,言和行要相互顾忌,不能差距太大。“言行互相顾忌”虽与“言行相符”意思差距不大,但关键要看“慥慥”是什么意思?

你能在字典里查到的“慥”就只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两个“慥”字叠用,解释为“忠厚诚实的样子”。引用的证据是什么呢?就只有《中庸》里的这句。这就有点“罗生门”了,或者说“到底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到底因为有了《中庸》里的这句,才导致出现“忠厚诚实”的解释,还是先有这个意思,然后孔子用了这个词?

要判断这件事,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种解释:仓促、急忙的样子。出自《越绝书·内传陈成恒》:“越王慥然避位。”

我特意查了一下包含这句的上下文及背景:

子贡曰:“夫吴王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 越王慥然避位。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恩。”

子贡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属于那种“老同学聚会上”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成功人士”。他善于辞令,长于外交还很会赚钱。这里的越王就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勾践确实一心想报仇,见到子贡当然要听听他的意见,听到子贡对吴王一针见血的评价,于是“急忙”离位起立、表示敬意,继续恭听子贡的见解。结合历史事件与上下文看,“慥然”在这里相当于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

中庸经典语录及解释(中庸十三章的奇葩解释)(2)

我分析了这么多到底想说明什么呢?一个汉字被创造出来后所形成的各种意思,从单一到多样都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基本上都有逻辑联系。“慥”在一个字的时候是“仓促、急忙”的意思,在两个字的时候却解释为“忠厚诚实”,任我的脑洞再大,也难以在这两个解释当中找出什么逻辑联系来!如果有,那必定也是“尬联”。

所以,“慥慥”的意思绝对不是“忠厚诚实”的意思,而是偏“仓促、急忙”的意思,更精确地说是“诚惶诚恐”的意思!为什么?因为君子“言要顾忌行”,“行又要顾忌言”,是不能如普通人那样随心所欲的,更不会像小人那样毫不忌惮,所以“怎么能不诚惶诚恐呢?”这才是“君子胡不慥慥尔”正确、合理的解释!

唉,乱译《中庸》者,胡不臊臊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