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

1974年,香港无线电视出品的《啼笑因缘》上映,豪门恩怨,奶狗少爷,贫民女孩,一男三女。这套如今都在沿用的剧本设定,正式开启了香港豪门爱情剧席卷亚洲的传奇,随后的二十年,两岸三地的黄金八点档基本都是豪门里的勾心斗角。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

刚刚签约宝丽金不温不火的许冠杰阿Sam听到同名主题曲,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粤语歌也有听众买单,同年发布单曲《鬼马双星》,全港皆惊。原来俚语气息浓厚的粤语,也能被人传唱。两个月后,填词人苏翁直言它是“石破天惊地震撼整个乐坛”“开启港岛新时代”。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

而时代风流,人间得意。才子佳人无疑要占据一席。

当选美小姐和TVB的造星工厂开足马力,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明星太多,歌曲太少。

兴许是那年头大家脸还比较薄,不敢改两段和弦就敢说自己是原创歌手,至于面对和弦现场挠头的场面的,更是难以想象。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

既然原创太难,很快就有人想到了破局的办法——翻唱。

摇滚太烈,爵士太雅,民谣太悲,日本刚好。或悠扬,或伤感,或励志,或救赎。并且经典歌曲早已经过市场验证,拿来就能用。至于日本,诸位,那可以昭和歌姬的时代呀,传唱全球的金曲数以万计。

日本的唱片公司大手一挥——卖。于是乎,一大批经典旋律被引入香港,拿回来填个词,再加上香港歌手当年极具个人色彩的演绎,就是一首全新的歌曲。李克勤的《红日》,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梅艳芳的《女人花》,张国荣的《风继续吹》,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歌声摇曳红尘之中,一大批痴男怨女在深夜中黯然。

直到十八年后,1992年阿Sam举办了一场有史以来现场人数最少,含金量最高的演唱会。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4)

演唱会以圆桌宴会的形式邀请诸位好友,开场谭咏麟称呼阿Sam为香港歌神,只恨难为女儿身,不能以身相许。

梅姑直言8岁开始听阿Sam唱歌,所有歌曲倒背如流,哥哥张国荣封麦三年后再开金口,而刘德华,张学友,黎明日后的四大天王,咖位离单独献唱差的太远。演唱完主持人提问:三位巨星,如果选一首自己的歌送给阿Sam,要选哪一首。张学友立马接话:在香港,没人能在阿Sam面前自称巨星。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5)

当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颁奖典礼上,上台的大姐大俞铮,当场称其为“九十年代歌神接班人”的称号。

张学友惶恐不安,直言:香港只有一个歌神,我只是一个爱唱歌的神经病。

整个乐坛盛世如画。直到一年后,黄家驹在采访中调侃:香港哪有什么乐坛,就只剩娱乐圈了。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6)

随即被全民声讨,但几个月后家驹不幸离世,作为家驹对香港乐坛最后的评价,人们不再充满戾气,而是理性探讨后,才发现,这个群星璀璨、高潮迭起的黄金时代,一幕幕令人追怀的笙歌,一曲曲啼笑皆非的情爱,一段段盘根交错的友谊,故事的号角从海的那头传来。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7)

#1

歌姬往事——山口百惠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8)

1979 年,日本各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理由是他们对于某个决策表示不满意,要求相关单位撤回。无关政治,无关经济,人们上街的原因,是希望山口百惠的新电影换个男主角。仅此而已。

当时亚洲范围内娱乐,乃至经济报纸都报道这篇新闻,没有人觉得奇怪,毕竟那可是山口百惠啊。

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交好,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引进了第一部日本电视剧《血疑》。结果是后来那一代大半个娱乐圈都患上了“山口百惠情结”。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9)

典型的当属张艺谋。

这位来自西北的闷汉子,嘴上不说,电影选角上一览无遗。“谋女郎”一代又一代,神似‘’山口百惠”的脸永不变。第一代的“谋女郎”巩俐,刚出道即被称为“小山口百惠”。第二代章子怡,又被称为“小巩俐”,乃至后来的周冬雨,仔细观察,她们几个某一个瞬间总有几分山口百惠的样子。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0)

另一位来自山西的小镇青年贾樟柯采访中坦陈,当年自己的房间里贴满了女神山口百惠的海报。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1)

这份情结,港台人也有。

张国荣,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喜爱,翻唱了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う侧 》,拿下金唱片奖,确立乐坛地位;哥哥隐退之时,数次泪奔,更是以这首歌作为结尾。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2)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五十年前,1926年,川端康成发表了处女作《伊豆的舞女》,一时洛阳纸贵,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此后数十年间,这部作品也被数次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

如果不是川端康成,世人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多地谈到伊豆,带着娓娓的伤感。这是日本第一个享誉全球的文艺圣地,而五十年后,1974年春,年仅14岁的山口百惠带着《伊豆的舞女》初登银幕,蜿蜒的山道,摇曳的芦草,错落的房屋,还有那个昭和时代特有的风情,所有的映像都成了最后阿熏那洁白无暇的面孔,紧咬着嘴唇,夺眶而出的泪水,直欲挥断的手臂,让伊豆除了文青圣地外,又多了一个称号:殉情山崖。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3)

与戏里的伤感结局不同,戏外,该剧的男女主山口百惠和三浦,五年时间里,两人共合作了16部影视剧。于1980年完婚,至今携手已四十载。在告别演唱会上,年仅21岁就红遍亚洲的山口百惠,一袭白衣,发间浪漫的百合花,站在告别演唱会的舞台上说:“谢谢大家包容我的任性”然后将白色话筒放在舞台中央,飘然而去。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4)

中岛美雪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求名求利者,大多难得自在。但也有例外,中岛美雪得算一个。

她有梦想,但也现实,刚毕业时,留在母校当一名普通的国文老师,过了两年她工作受挫、谋职不顺,又逢父亲绵延病榻,于是痛定思痛,写了一首《时代》,没成想迅速蹿红,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5)

在接下来的40年里,成为了日本Oricon公信榜开设以来唯一横跨四个世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单曲榜冠军的歌手。

而真正被国人熟知的原因,源于这些年大家调侃的那句:中岛美雪和玉置浩二养活了半个华语乐坛。

靡靡之音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王菲从默默无闻王靖雯变天后的那首《容易受伤的女人》;让任贤齐成为台湾一哥的那首《伤心太平洋》,甜系女孩鼻祖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些歌曲,原唱均为雪阿姨。据统计,雪阿姨保守预估有超过七十首歌都被翻唱成为华语经典作品。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6)

她的自在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她的终身未嫁,祖师奶奶说“婚姻是女人的枷锁”,没了这枷锁自然快乐。虽然理由众说纷纭,但从来没有哪个被证实过。传得最神乎其神的,是她曾经的偶像吉田拓郎的那段恋情。

吉田拓郎是日本民谣之父,影响了一代日本人,甚至整个亚洲乐坛,有人称他是“神一样的人”。他为邓丽君的《襟裳岬》谱过曲,他的《夏日休》曾经激发罗大佑写出了《童年》。在他49岁的那一年,他自嘲江郎才尽,向中岛美雪邀歌,希望是“遗书一样的歌曲”,就是后来的那首《给我一个永远的谎言》。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7)

台上唱歌的人相视而笑,台下的人赶紧说在一起,在一起。

只是没有就是没有,雪阿姨不是郡主,对已婚男人说不出那句:我偏要勉强。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8)

松任谷由实

比起男人,女人间的八卦似乎更为人津津乐道。比如松任谷由实,和中岛美雪神仙打架几十年。

至于成就嘛,没多少,也就是:

公信榜连续18年拥有冠军专辑,日本史上第一的歌手。

公信榜冠军专辑拥有24张,女性第一,solo第一,历代第二。

日本第一个专辑总销量突破2000万的歌手。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19)

她的《春天来吧》被选入日本中学国语教科书,还被不同国家引进作为纯音乐BGM来为影视作品作配乐。是那种即使不熟悉她本人,也听过这首歌的程度。

2013年,为了表彰松任谷由实在日本文化领域乐坛做出的贡献,日本政府特别为她颁发了紫綬褒章。不过这个奖么,中岛美雪还比她提前两年拿到了,可见也没那么难嘛。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0)

松任谷由实还是有名的毒舌天后,经常得罪人,她曾经评价近藤真彦“脑浆从耳朵里流出来了”,也曾经嘲过滨崎步把功夫都用在化妆上了,“睫毛跟蟑螂脚一样”。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1)

单打独斗总有人还会争“谁更红”,那Pink Lady绝对是组合里的无冕之王了。

说她们是70年代最火的超级偶像组合,也不会有人反驳的。虽然组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四年多,但就在那几年时间里,他们的单曲如洪水般横扫日本市场,五张百万单曲,9张女团冠军单曲,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还引发无数模仿的女性团体纷纷出现。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2)

《左手投手》、《怪物》、《透明人》,这些歌曲的走红和传唱度,在AKB毕业生如云,却一个人轮不上一句词的今天,大约是很难再有赶超的女子二人团体了。对了,三十年后,有个模仿的组合叫Twins,人们只记得08年的艳照门,而无人提起,因为慈善旧金山前亲商政府定9月14日为法定“Twins日”。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3)

罢了。俱往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

世纪渣男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4)

80年代的是日本泡沫经济前最后、最极致的狂欢,娱乐圈也是同样疯狂,但谁都无法否认,1980年的前三年,女明星里,松田圣子是无敌的。

她靠着一首《裸足的季节》拿到“山口百惠接班人”的称号,一袭白色连衣裙和红色腰带,成为她个人标志,她的“圣子头”,瞬间风靡日本和全亚洲。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5)

天赋型的美少女偶像,时机也刚刚好,她火得理所当然,出道当年就登上了红白歌会的舞台。即使她后来总以恶女形象示人,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人至今谈起“永远的偶像”,也一定是松田圣子。

当然,对于大众来说,另一位偶像下海顶着救世主称号的“圣子老师”也许更广为人知,这属于老杨的专业了,按下不表。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6)

话说回来,后来几年,倒也不是圣子不发力了,只是比她出道晚一年的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势头正猛。

说来也巧,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出道时就顶着“圣子头”,大概中森明菜自己也没想到,就这样唱着一首《慢动作》,甜甜地走进了大众的心,成为了松田圣子日后最大的对手;小泉今日子唱歌勉强能打,和圣子、明菜硬凑了个昭和三歌姬的头衔,也算有名有号的一脉人物了。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7)

然而没有如果,美貌即正义,若没有歌声,中森明菜单靠那张脸也能出道。美到徐克的《倩女幽魂》,一开始就准备启用她作为聂小倩的候选人,剧里小倩的洗头图,也是照着她的模样画的。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8)

发了几张专辑后,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每次的造型、服装和风格都和她无比服帖,似乎天生写着“中森明菜”的名字。一首《Desire情热》,一首《我的爱人》,连续两年获得日本唱片大奖,是她的里程碑,也是日本乐坛的里程碑。

而小泉今日子另辟蹊径,剪了一头爽利的短发,结果大获成功。《鲜艳的红衣女孩》、《艳泪的女儿》、《魔女》各个成绩傲人。紧接着拍了电视剧,结果就是剧红、电影红带着人红,单曲也畅销。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29)

那些年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相知相依,互为知己,但和松田圣子几乎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纠葛,观众叫圣子“山口百惠的接班人”,转头一看明菜也明艳动人,得,接班人两个也不嫌多。不仅工作,连感情也纠葛到了一起。

先说个冷知识,诸君知道渣男一词是谁发明的吗。很长时间百度百科上搜索渣男,词条里的示例榜首都会是一个人,那就是年轻时被称称作少女杀手、老了被称为“日本第一渣男”的近藤真彦,对,就是那个被松任谷由实说脑浆从耳朵里流出来了的那个。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0)

80年代,他也风头一时,然而改不掉花心的毛病。

事业上的事迹自不必多说,有名的歌扎堆的多,翻唱的也不少,比如陈慧琳的《千千阙歌》。如果大哥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犯过的错误,那近藤真彦也就是一错再错了。

他和中森明菜交往的过程中,掩盖了和梅姑正在交往的事实,并且多次劈腿,甚至劈到了松田圣子头上。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1)

梅姑大概到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他赴日7次,死前也要见他最后一面,所唱的最后一首歌,是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梅姑穿着婚纱向人间挥手,不知为谁留恋。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2)

中森明菜也想不明白,在那个还没有三千年一遇美女的时代,自己顶着全球最美top10脸蛋,和男友奖项退出,自动退出颁奖。降薪入驻男友新公司,就连近藤真彦说因为没钱买房不能结婚这种话后,中森明菜拿多年积蓄8000万日元,自购房产作为婚房。就这样都栓不住一个渣男的心,看到他和松田圣子的约会照片,伤心欲绝在家割腕自杀。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3)

也许是飞蛾扑火的下场看的太多,松田圣子大概是想明白了,转而劈腿其他伴舞美男去了。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4)

杰尼斯执迷在近藤56岁的这一年也想明白了,姑姥爷,人间不适合你,快走吧,和21岁的小女生发生不伦关系长达5年,这不,谢贤后续的操作到底是性情流露,还是致敬偶像,真不好说。

#3

尾声

自1974年山口百惠出道,至今以半个世纪。

一切璀璨繁华,也没逃脱出时间的算计。

伫立在海间的岛屿,也是人世的缩影。

往昔情事纷纷,如伊豆的大雪落下。

雪和岛屿碰到一起,都是旧梦破碎的声音。

日本人评价香港乐坛(亚洲往事香港乐坛)(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