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

东北的广袤大地、人迹罕至、生机勃发适合各路精灵修行,因而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原始萨满教通灵信仰。几千年间,东三省一直成为保家仙、出马仙民间信仰的沃土,直到郭真人出现,才开创东北正统道教弘传局面。

东北道教的护法神将

佛教的护法为韦陀菩萨,道教的护法是王灵官,这是所有佛道宫观通用的规制,只有在东北特殊,东北道教的护法用的是东北保护神“黑老太太”。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1)

韦陀菩萨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2)

王灵官

相传黑老太太是一只黑狐(一说是黑熊),曾被追捕猎杀,幸得郭真人所救,后追随郭真人入道修真,终有所成,后来郭真人开创东北道教,黑老太太就一路护持,成为道教护法,自此道教开始接纳萨满文化中的保家仙,开创纳仙入道之先河。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3)

黑老太太(东北护法神)

少年好道

郭真人道名郭守真,沈阳太清宫的创建人,当年其道徒散布东三省各处建观弘道,郭真人是名副其实的东北道教开山祖师。

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郭真人生于江苏丹阳。丹阳是一个盛产道教祖师的风水宝地,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罗浮山开山祖师、小仙翁葛洪也都出生于此。

郭真人天资聪敏,读书过目不忘,青少年便视功名如浮云,立志隐逸名山修行。

中年修道遇瓶颈

崇祯三年(1630年),24岁的郭真人由江南一路千里游历至辽东,见九顶铁刹山数峰崛起,峭拔雄奇,山上云光洞中石龙、石虎天造地设,栩栩如生,心中快慰、便决定隐居此山,潜心修行。

郭真人于云光洞中一修就是17年,开始学儒参佛,后来专心专研黄老之道,虽尽心竭力,仍感未见道本,感叹不得师传,难入真道,于是决定下山访道。

自清顺治四年(1647年),历经两年多时间,郭真人足迹遍布关内名山大川,访道寻师。直到山东即墨马鞍山聚仙宫,拜谒监院李常明道长。李常明道长乃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常字辈弟子,曾为明万历年间进士,学识渊博、道法高深,且精通药理,因病施药,药到病除。乡里传颂,李道长随意用泥搓成药丸都能治病,因为道长又被雅称为泥丸道人。

山东拜师学道

郭真人拜谒完李道长,深感“心源契合”,表达了拜师学道的愿望。李道长视郭真人谈吐不凡、道心坚定、不畏艰辛,是可造之才,便正式收郭为徒,列入龙门派第八代守字辈弟子,赐道号郭守真。

郭守真对李常明恩师教诲无限感恩,有诗《遇师》一首:

“隔断红尘别有天,

磨穿铁杵已多年。

猛然打破无缝塔,

偶尔栽成出火莲。

运起坎离天上月,

佩来卯酉水中眠。

雪深无尽寒梅放,

荷我仙师指道渊。”

表达无师指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恩师指点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道缘师恩。

白云观受戒精进

郭守真在聚仙宫苦修两年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拜别师父,来到了北京白云观,拜谒师伯王常月。王常月乃白云观方丈,亦是道教500年难遇的祖师级大师,历史记载活了159岁,应该是有史载的最长寿的修行高人,著有《龙门心法》被后世道教弟子奉为修行圭臬。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4)

龙门心法

郭守真请求师伯在白云观受戒修行,白云观乃天下道教第一丛林,香火鼎盛,道教经典汗牛充栋,郭守真于此受戒修真,经典、教义、戒律等烂熟于胸,又得王常月大师亲自点传,道修道行精进猛长。

郭守真为此段经历亦赋诗一首《受戒》:

“玄宗信范最称雄,

计许仙人跨鹤冲。

恭遇天开金碧阙,

仰攀畿近白云宫。

皇皇玉籍输春圃,

湛湛天香霈太空。

独我服膺和海众,

任他南北与西东。”

表达在白云观的精进收获。

重回铁刹山修行 大道得成

在北京白云观受戒圆满,郭守真又回到了辽东九顶铁刹山云光洞,继续净心修行。据《九顶铁刹山志》记载郭真人:“饥餐松子,渴饮洞内泉水,久则不饥不渴,余阴殆尽,怡然乾健,温养而神通大化,涵虚以妙证金身”。已臻丘处机祖师之“心外无道,道外无心”境界。

真人道成,为弘龙门道统,始于云光洞建成三清观,主供玉皇、配奉真武、三官大帝。继而,又修道十年,才开始“延徒受戒,大兴教法”,收龙门派第九代太字辈弟子。一时香火旺盛,铁刹山道业也初具规模。

揭榜祈雨弘道良机

康熙二年(1663年),盛京(今沈阳)连日大旱,时任盛京将军乌库里为解除旱情,命各州县张榜告示,延请各方高士祈雨。

郭真人得知,认为赴盛京祈雨正是弘扬龙门道统之良机,于是亲率五大弟子下山,揭榜祈雨,盛京百姓纷纷前来围观,信疑参半。真人设坛祈雨,盛京果然大降甘露,全城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郭真人一鸣惊人。

驻盛京将军乌库礼见郭真人祈雨成功,大为拜服,待为上宾,郭真人见将军礼诚,提出在盛京传经布道之愿望,乌库礼欢心应允,并拨专款于盛京城西北角建一座三教堂(今太清宫)。从此乌库礼对真人执师礼相待。

自盛京祈雨成功,郭真人声名大噪,远近前来参谒者络绎不绝。真人见弘道局面已开,命弟子分赴辽宁千山,以及黑龙江、吉林等地修观布道,从此龙门派全真弟子,遍布东北三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郭真人年至八旬,康熙帝御赐道藏一部藏于三教堂。

羽化成真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郭真人年至九旬,重新闭关静修,不问尘俗,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盘膝端坐而羽化,享年102岁。

众弟子将真人鞋杖埋于三教堂后院,次年建塔立祠,追尊“致虚守静郭大真人”。

后世道众认为在龙门第八代弟子中,郭真人成就最大,因而后人重修三教堂石塔,并铭文:“龙门八代,唯公独尊;千闾道派,由此渊源。”

三教堂的后身后世

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重修三教堂,改名为太清宫,成为东北道教第一丛林。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5)

太清宫

解放后,1956年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道长倡议建立中国道教协会,岳方丈为众望所归,当选为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并受到周总理等领导人接见与支持。

东北诡仙录百科(东北民间的仙道江湖)(6)

首任中道协会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